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医生与误诊

(2018-07-29 00:20:29)
标签:

杂谈

保健

患者

防暑

降温

分类: 教育论坛

临床医学科学的发展,说到底就是为了不断地提高诊断的正确性和治疗的合理性。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人类经历了从失败到成功的漫长路程。可以说没有诊治的失败就没有成功。没有诊治的错误也就没有正确。不过,历来人们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很不公正,重视正面的经验,轻视反面的教训,甚至把误诊误治与发生的医疗事故等同起来,以致不能客观地正视现实。应该说,医学离痛苦最近,离死亡最近,因此,也是离人的本质最近,离人的生活真象最近。社会发展到了今天,是应该认真思考医疗失误问题的时候了。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所以人们常说:生命无价。

  病人到医院看病,就等于把自己的生命交给了医生,交给了一个陌生人(多数情况下),交给了一个不知根不知底的一个人。这时的医生就如同阎王爷(掌握着生死大权)!

  作为医生,每天在与病痛、死亡打交道,他/她何尝不想远离病痛、死亡?但是,人体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级最复杂的生命形式,大量的生命现象仍是一个个的谜团。医学对大量的疾病仍然束手无策,有的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此,医生面对着病痛、死亡,多数时候只能叹息和无奈。

 医生自古就是令人崇敬的职业,然而从扁鹊、华佗至今,天下没有不失误的神医。我自己30多年当医生的经历清楚地告诉我自己,小医生出小错,大医生出大错。“名医都是从死人堆上站起来的”!我自己也不例外。我们为什么还不能正视这样的事实呢?还要等到何年何月呢?分析就医的过程发现就是两个环节:诊断与治疗。这两个环节中,诊断又是治疗的前提,任何疾病的有效治疗来源于正确的诊断。因此,诊断是否正确、准确、得当、及时就成了就医的首要环节。

 医疗上,医疗质量判断的一个主要指标就叫做诊断符合率。在中国医院医疗质量统计报表中关于诊断的标准主要有:入院与出院诊断符合率、住院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病理检查与临床诊断符合率三项。从医疗过程来看,又可以分为:门诊诊断、住院诊断、最后诊断三类。

 那么,就医过程中的误诊率到底是多少?

 多少年来,经过不同的研究,准确的数据还是难以得出。最后,共同的意见是以尸体解剖的最后诊断与生前临床诊断的对比结果作为判断误诊率的可靠指标。

 收集国内外几十篇有关的报告,得到的临床诊断与解剖诊断符合率是:

 美国的研究报告结果

1938年  65%
1959年  61%
1974年  57%
1983年  53%
1998年  55%

 中国的研究报告结果

50年代  28.7%
60年代  29.1%
70年代  36.7%
80年代  32.5%

 美国。医疗诊断设备,世界最发达,但是美国各大医院,始终还是面临着高误诊率的威胁。美国本土权威机构调查发现,医生临床误诊率为15%-45%。中国。1965年,上海医科大解剖1000例尸体中,发现误诊率为21%。1978年,北京医科大学,解剖4194例尸体,发现误诊率为20.7%。1989年,华西医大,解剖5312例尸体发现,误诊率为31.1%。2000年,我国医学专家分析研究46万份病历后,发现误诊率为27.8%,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恶性肿瘤误诊率竟高达40%以上。

一位行医多年的病理科专家,总结行医生涯时,满分是100,只给自己打了20分。作为知名专家的他为什么要说自己如此差劲? 按专家自己的说法,病理学是医生中的医生。在放大数千倍的显微镜下,直接看观察病人的细胞和组织病变化是他们的日常工作。无论病人生前或死后,病理专家都能获得第一手资料。
所以,病理专家给出的医生误诊率最有权威。他们再次告诉大家医疗真相是:通过数十万临床病例进行病理学统计分析,我国医生的平均误诊率是33%。医生平均看3个多一点病人,就有1个误诊!门诊误诊率甚至高达50%,即门诊医生每看2个病人就有1个误诊!和国外比起来,中国医生的误诊率还算低。英国医生的平均误诊率是50%,美国医生40%。不过更不好的消息还在后头,所有疾病中,有三成的病,治不治都能好;还有三成的病,治不治都好不了!剩下来的三成,医学和医生才能发挥作用。对这医学、医生能解决的三分之一疾病,那个不及格医生,能问心无愧给自己打20分,也算得是个医术高明、责任心强的妙手国医了。
医生们,对医疗行为的真相,是承认的。他们的顾忌是,作为一个医生,担心过度强调真相,不利于医疗活动的顺利展开,会对改善医患关系产生不良影响。是耶非耶,读者自行明断。以上部分数据与描述源自作家医生罗点点女士的《我的死亡谁做主》一书。亮亮本意并非要挑拨医患关系,也不是指责医生的谬误。医生对于这种情况,也是无能为力的。医生过劳死也屡见不鲜。如此之高的误诊率,医患关系如此之紧张,医生、医院当然也有责任。但我觉得患者自己也存在极大的问题。自始至终,他都将自己的身心健康,就全部押宝在医生、医院身上,这个做法本身就是大错特错的。上医治未病,是说给患者听,而不是说给医生听的。只有患者自己,才有可能是本身的上医。
误诊是一件不光彩的事,造成医生与病人双方的伤痛,是任何人都不愿涉及的话题。误诊后果主要在两方面表现出来:

(1)病人方面轻的治疗错误、治标未治本、辗转求医等,严重的残废、死亡。(2)社会方面不良舆论、伤残率增加、医疗纠纷等。

 医生与误诊1997年美国全国患者安全基金会所作的一项调查发现,42%的被调查者声称,他们自己或是亲友曾经有过被医生误诊、误医的经历。也就是说,全国有近一半的人曾经遭受医疗的伤害。

 卫生部公布的2007年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中的数据是:医院入院与出院诊断符合率为97.0%,住院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96.9%,病理检查与临床诊断符合率85.6%。不管符合率的百分数是多高多低,然而,对于每个具体的病人来说,只有对与错,也就是100%与0%。谁遇到谁就是100%误诊,对个人来说,就是无法承受之重了!

 医生与误诊

世卫组织,早就指出了健康的四大基石是运动、营养、心理、睡眠。这四大基石之中没有任何一个,是药物、医院、医生、诊断设备可以给你的。全都得靠自己!

1、什么是运动?
太极、站桩、瑜伽、打坐等慢运动,慢中求稳,动中求静,以意念作为先导,以动作作为后驱,让人的身、心、形、体、灵、神处在一个稳衡的合理状态。让头脑空明,让身体轻松,让人在动态平衡中,缓慢的获取进益。匀呼吸、通经络、健肌体、强骨骼,可提改善内的新陈代谢水平,增强身体的自我修复能力。
2、什么是营养?
营养,是消化系统从食物中提取的,用以构建细胞基础结构、维护细胞正常功能的物质材料。人体最基本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是细胞。不管你是功能性异常,器质性病变,亚健康,还是临床疾病,其实都是细胞的功能和细胞的结构受到伤害。只要细胞结构和功能正常,人就不会生病,这有赖于营养——食德饮和,膳缘养生就是一日三餐的饮食智慧。
3、什么是心理?
人,越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越有力量;越是比较情绪化,越是不堪一击!因为哪些控制不住情绪的人,能量早已被糟糕的情绪消耗掉了。不必要的猜疑、忧虑、恐惧、憎恨和愤怒会浪费很多能量。是将宝贵的生命能量,维护我们的健康、创造有价值的事物,还是浪费在糟糕的情绪上,这完全取决于我们能否控制我们的思想。
4、什么是睡眠?
睡眠是一切精力的源泉,是病患者的灵丹妙药。一夕不卧,百日不复!香甜一觉治百病。良好的睡眠,能够帮助身体修复。睡眠,留出充分的时间给身体自我修复,从睡眠中恢复能量。子午觉,是著名的古代睡眠养生法,也就是12时和24时必须要入睡。子午睡眠是恢复体力、消除疲劳的最佳时间。科学证实,有午睡习惯的人,心脑血管病发病率要比其他人低得多。不要怕没钱,再没钱,去医院治病,倾家荡产也不敢欠人家一分!不要怕没时间,再花时间,没有去医院看病排队检查花时间!不要怕麻烦,再麻烦,没有去医院找医生看病麻烦!事实上,只要你每天花点精力,花点时间,在自己身体的健康建设上,你会发现一切都值得。健康,只能靠自己,任何其他人,都无法给予太多帮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