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保健患者防暑降温 |
分类: 教育论坛 |
临床医学科学的发展,说到底就是为了不断地提高诊断的正确性和治疗的合理性。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人类经历了从失败到成功的漫长路程。可以说没有诊治的失败就没有成功。没有诊治的错误也就没有正确。不过,历来人们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很不公正,重视正面的经验,轻视反面的教训,甚至把误诊误治与发生的医疗事故等同起来,以致不能客观地正视现实。应该说,医学离痛苦最近,离死亡最近,因此,也是离人的本质最近,离人的生活真象最近。社会发展到了今天,是应该认真思考医疗失误问题的时候了。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所以人们常说:生命无价。
病人到医院看病,就等于把自己的生命交给了医生,交给了一个陌生人(多数情况下),交给了一个不知根不知底的一个人。这时的医生就如同阎王爷(掌握着生死大权)!
作为医生,每天在与病痛、死亡打交道,他/她何尝不想远离病痛、死亡?但是,人体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级最复杂的生命形式,大量的生命现象仍是一个个的谜团。医学对大量的疾病仍然束手无策,有的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此,医生面对着病痛、死亡,多数时候只能叹息和无奈。
医生自古就是令人崇敬的职业,然而从扁鹊、华佗至今,天下没有不失误的神医。我自己30多年当医生的经历清楚地告诉我自己,小医生出小错,大医生出大错。“名医都是从死人堆上站起来的”!我自己也不例外。我们为什么还不能正视这样的事实呢?还要等到何年何月呢?分析就医的过程发现就是两个环节:诊断与治疗。这两个环节中,诊断又是治疗的前提,任何疾病的有效治疗来源于正确的诊断。因此,诊断是否正确、准确、得当、及时就成了就医的首要环节。
医疗上,医疗质量判断的一个主要指标就叫做诊断符合率。在中国医院医疗质量统计报表中关于诊断的标准主要有:入院与出院诊断符合率、住院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病理检查与临床诊断符合率三项。从医疗过程来看,又可以分为:门诊诊断、住院诊断、最后诊断三类。
那么,就医过程中的误诊率到底是多少?
多少年来,经过不同的研究,准确的数据还是难以得出。最后,共同的意见是以尸体解剖的最后诊断与生前临床诊断的对比结果作为判断误诊率的可靠指标。
收集国内外几十篇有关的报告,得到的临床诊断与解剖诊断符合率是:
美国的研究报告结果
1938年
1959年
1974年
1983年
1998年
中国的研究报告结果
50年代
60年代
70年代
80年代
美国。医疗诊断设备,世界最发达,但是美国各大医院,始终还是面临着高误诊率的威胁。美国本土权威机构调查发现,医生临床误诊率为15%-45%。中国。1965年,上海医科大解剖1000例尸体中,发现误诊率为21%。1978年,北京医科大学,解剖4194例尸体,发现误诊率为20.7%。1989年,华西医大,解剖5312例尸体发现,误诊率为31.1%。2000年,我国医学专家分析研究46万份病历后,发现误诊率为27.8%,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恶性肿瘤误诊率竟高达40%以上。
(1)病人方面轻的治疗错误、治标未治本、辗转求医等,严重的残废、死亡。(2)社会方面不良舆论、伤残率增加、医疗纠纷等。
1997年美国全国患者安全基金会所作的一项调查发现,42%的被调查者声称,他们自己或是亲友曾经有过被医生误诊、误医的经历。也就是说,全国有近一半的人曾经遭受医疗的伤害。
卫生部公布的2007年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中的数据是:医院入院与出院诊断符合率为97.0%,住院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96.9%,病理检查与临床诊断符合率85.6%。不管符合率的百分数是多高多低,然而,对于每个具体的病人来说,只有对与错,也就是100%与0%。谁遇到谁就是100%误诊,对个人来说,就是无法承受之重了!
世卫组织,早就指出了健康的四大基石是运动、营养、心理、睡眠。这四大基石之中没有任何一个,是药物、医院、医生、诊断设备可以给你的。全都得靠自己!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