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保健健康物理检查分析 |
分类: 疾病诊断 |
诊断的首要步骤就是通过询问就诊者的主观感受症状来采集病史资料。病史对诊断可起到定向作用,能提示诊断的线索。医生利用感官检查就诊者的身体,所获得的资料称体征。体征是医生的客观发现,是亲手获得的,不受就诊者主观意识的影响。体格检查有助于验证症状的存在,辨别症状的性质和查明症状的由来,还有助于发现就诊者未曾觉察到的异常。常可根据体检资料排除或保留作症状诊断时考虑到的一些疾病,或补充症状诊断中未考虑到的疾病,有时还可作出临床诊断。实验检查所提供的资料多属问诊和体检所不能察觉的身体内在改变。如体液成分的变化、病原体和组织结构改变等。它可用以确定症状和体征的性质,有时还可作为某些疾病的主要诊断依据。影像检查是应用
X射线、超声波和核素等显像技术来收集资料,通过影像分析可以推断脏器的形态和功能变化,从而为病理形态和病理生理诊断提供依据。通过观察生物电变化来收集资料的方法有心电图、脑电图、肌电图和视网膜电图描记等,通过电波的形态、节律和频率等可以判断被检器官或组织有无器质性或功能性改变等。内窥镜检查所收集到的是有关深部腔、道情况的资料。它既可发现某些症状或体征的解剖基础,又可在直视下采病变组织作病理检查,为病理形态诊断提供依据。病理资料是用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观察组织结构而获得的,可由形态学角度判定病变性质或分期。它是病理形态诊断的重要依据。此外,还常需收集反映某器官或腺体功能状态的功能检查资料;有时还需收集试验治疗资料,甚至手术探查资料等。
收集资料的方法需要医生运用自己的医学知识有的放矢地选择。其中问诊和体格检查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必不可缺的。此外,实验室检查中的血、尿常规检查也是必检项目。随着医院设备的日臻完善,
X射线胸部透视、心电图检查和超声波检查已被大多数医生视为常规收集资料的方法。常规检查范围的扩大,固然可早期提供较多的资料,但有时也会给病人增加不必要的负担。对收集到的资料,首先要估计它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然后再一一辨别它反映的是正常,还是异常情况。若所反映的为异常情况,还要根据公认的该异常情况在某病中可能出现的频率和对诊断某病的特异性及敏感性来评价它的诊断价值。不同项目有不同的正常标准。人们依据临床工作或日常生活中积累的感性认识把人群中习见的表现视为正常,异乎寻常的为不正常。这种判定标准是约定俗成的,经验性的,没有统一的规范,多用于一些体检项目,如表情、语调、步态、心音和腹型等。另一种判定正常与否的方法是采用正常人群的调查统计数值,即正常值。由于个体差异较大,绝大多数检查项目的正常值都是用正常范围来表示。由统计学计算的正常范围最多只能包括正常总体数的99%,一般是95%,其余1%或5%本属正常,但在数值上却被视为不正常。评价检查值的临床意义时,除与代表总体的正常值相比外,还要与该个体自身的基础值相比。这时还要参考其他检查结果,才能对其意义作出评价。反映不正常状态的资料,常常是诊断某病的线索和依据,而正常结果常用作鉴别诊断中排除某病的依据。
评价某项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都是根据该项目对一些疾病诊断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在某病中可以出现阳性结果的某项检查,其对该病诊断的特异性、用该检查在与该病性质相近但又非该病的疾病中出现的阴性率来表示。阴性率愈高,特异性愈强,如某检查只在某病中出现阳性,而在其他疾病中都是阴性,则该检查对诊断某病的特异性为100%,即非常特异。特异性与该检查在某病中出现的阳性率高低无关,如痰结核菌阳性只出现于肺结核,绝不出现于其他肺部感染性疾病,故它对诊断肺结核的特异性极强,但它在肺结核中的阳性率并不高。特异性是用以评价某项检查对某病的诊断能力和排除非某病的能力的。灵敏度用某项检查在某病中出现的阳性率来表示。一项检查可以在不同疾病中出现阳性,在哪个疾病中出现的阳性率愈高,则表示对检出那个疾病的灵敏度愈高,若该检查毫无例外地出现于某病,则对检出某病的灵敏度为
100%。灵敏度是评价某项检查检出某病能力的,对诊断某病不一定有较强的特异性。如尿糖检查在原发性糖尿病中都呈阳性,但也可见于肾性糖尿、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病中,所以糖尿对检出原发性糖尿病的灵敏度很高,但对诊断该病的特异性并不很强。特异性和灵敏度都是根据大量资料用统计学方法计算出来的。评价资料时,还要注意假阳性和假阴性。对某病诊断有一定特异性的检查结果,出现于非某病时,对非某病来讲,是假阳性。易出现假阳性的检查项目,对某病诊断的特异性差,评价不当便会引起误诊。对某病检出有一定灵敏度的检查结果,未出现于某病时,对某病来讲,是假阴性。易出现假阴性的检查项目,对某病检出的灵敏度差,评价失当即易导致漏诊。
诊断需要详细询问病情,仔细观看所有的化验结果,最好能做一下望,触,叩,听后,方可做出正确的诊断来。
摘要百度。
前一篇:怎样对待倒春寒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