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厕所也有节日吗?有!今年的11月19日是第三个世界厕所日,今年的主题是“发掘公厕历史,弘扬公厕文化”。
“世界厕所日”由世界厕所组织于2001年提出并得到全世界关注的。2013年7月24日,第六十七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决定将每年的11月19日设立为“世界厕所日”。
厕所是文明的窗口,要像美化景点一样美化厕所,这应该是“厕所文化”的一部分;同时,“文明”的厕所也是促成“厕所文明”的硬件保障。
昨天是第三个“世界厕所日”。“世界厕所日”由世界厕所组织于2001年提出并得到全世界关注。2013年7月24日,第67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决定将每年的11月19日设立为“世界厕所日”。今年的主题是“发掘公厕历史,弘扬公厕文化”。
http://dr.wenwo.com/fimg/65443640.jpg
厕所问题,从来都不是小问题。以世界性节日的形式提请人们关注,也充分表明良好的如厕环境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在世界性节日的这一天,审视我们自己的工作,无疑更有意义。要看到,当前我国的如厕环境有了较大改观,但总体还不尽如人意,有不小的改善和提升空间。
这种不尽如人意的如厕感受,主要体现在两个“量”。先说数量,目前全国已开工建设厕所16134座,占全年计划的76.7%,但在很多城市,公厕数量还远远达不到市民需求。人们一旦有内急,大多会找商场或者快餐连锁店的厕所“解决”。并且,很多城市的出租车司机很少喝水,原因之一也是不敢保证在有如厕需求的时候能很快找到公厕。好在这些年,我国各地都在进行“厕所革命”,在厕所项目规划、用地审批以及税费、用电、用水、用气等方面给予适当政策倾斜,城市里的公厕数量有所增加,如厕难的问题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缓解。
http://dr.wenwo.com/fimg/65809641.jpg
另一个“量”是“质量”——厕所的卫生问题。这些年,国内许多大中城市通过建设与改造,使厕所档次有明显提升;在农村,旧厕改造、厕所环保节能等也取得了一定成效。尽管如此,厕所的卫生问题依旧让人“头疼”,尤其是在景区、高速路服务区等地方,公厕内空气污浊、如厕之后无法冲洗等情况时有所见。世界厕所组织总经理贾亚迈勒曾讲述过她在中国生活时有关如厕的尴尬:有一次贾亚迈勒使用离公交站不远处的一个厕所,厕所很不干净不说,当她洗手的时候发现所有的水龙头都是坏的,且还看到一个中年妇女用完厕所后直接扬长而去,既没有冲厕所,也没有洗手,就返回自己的食品摊位继续售卖零食。
2010年的一项独立调查声明显示,全世界有25亿人口,每天处在环境卫生十分恶劣的状况下,成为传染性疾病散布的温床,而这25亿人口中大约有10亿是儿童。
http://dr.wenwo.com/fimg/66163642.jpg
马桶等卫生设备是许多人公认自1840年以来最重要的医学贡献,比抗生素、疫苗及麻醉法的贡献还大。许多可信的证据显示,这项投资能制造极高的效益,每投资1美元大约可获得9美元的成效。投资在改善卫生的成效来自改善健康状况及生活品质后所节省的医疗费用,以及其所增加的生产力,并降低学生经常性生病缺课,所造成的教育水准落差。
http://dr.wenwo.com/fimg/66667643.jpg
全球每天约有5000个儿童因下痢而死亡,几乎每20秒就有一名儿童死于相关疾病,而治疗相关疾病所花的费用大约占下沙哈拉非洲国家12%的国家卫生经费;婴幼儿死亡,学生及劳工因学校及工作环境卫生条件不良,导致疾病散播而缺课及请假,每年造成的全球经济损失大约是380亿美元;更根本的是,卫生设备的不足迫使民众在大庭广众下排便,损个人尊严。
或许,谈及“厕所的那些事儿”,每个人都可以讲出自己和厕所有关的糗事。但是,这种“糗”恐怕并非自己有意为之,更多时候是“不卫生”的条件所迫。所以,如果你在景区多加留意,就不难发现有些游客想上卫生间时,会下意识问一下从卫生间出来的人“卫生间是否干净”;如果卫生间干净无味,游客还会忍不住赞叹。甚至在某些景区,导游还会冲着游客大喊,“这可是星级卫生间,游客朋友们都要体验体验”。
http://dr.wenwo.com/fimg/67138644.jpg
厕所是文明的窗口,要像美化景点一样美化厕所,这应该是“厕所文化”的一部分;同时,“文明”的厕所也是促成“厕所文明”的硬件保障。今年3月,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提出,旅游要发展,厕所要革命。而开展“厕所革命”,每一个公民、企业、社团和政府相关部门都可以参与进来,以智慧和行动推动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公共服务设施的改善和社会文明进步。厕所,是城市农村基础设施的必要组成部分。试想,当你在街上游玩、购物时,突然“内急”,可此时你却找不到公厕,或找到公厕还要排队“上位”,即使进了厕所看到的是满地脏污而无从下脚,那将是多么的尴尬。联合国设立“世界厕所日”,旨在推动基本卫生设施建设,倡导人人享有清洁、舒适及卫生的“如厕”环境。
中国目前的厕所状况如何?恐怕大多国人都感同身受。
国内的许多大中城市,通过这些年的建设与改造,主城区旱厕基本消除,厕所档次有了明显提升,“如厕难”问题得到较大程度的缓解。以上海市为例,上海目前共有环卫公厕2700余座,从2010年起实现了全免费开放,中心城区及郊区城市化地区大部分固定公厕实行定人管理,部分公厕实行了男女分开保洁。上海市绿化市容局网站还及时发布公厕查询APP,市民可根据APP提供的GPS指引路线,前往最近的公厕。
在广大的乡镇农村,特别是经济社会发展较快的地区,农村旧厕改造、厕所环保节能也取得了一定成效。
山西洪洞县的公厕全部称为“解手场”。据说明代大槐树迁民,官方怕移民途中逃跑,就把他们的手捆绑起来,要“方便”的时候,大家就会说,老爷,解个手——这便是 “解手”一词的由来。也是中国最早的厕所文化。
http://dr.wenwo.com/fimg/67709645.jpg
近年来,我国一些中小城市的城区厕所建设和改造成效明显,下图是分别位于湖北荆州、辽宁兴城、宁夏中卫和甘肃张掖的几座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的城市街头公厕。
http://dr.wenwo.com/fimg/68712646.jpg
厕所是景区服务的一个细节,国家旅游部门将厕所建设和管理与景区景点等级评定挂钩。下图是国内部分景区设施先进并独具特色的旅游公厕。
http://dr.wenwo.com/fimg/69567647.jpg
尽管如此,我国的城市中目前仍存在着公厕布局不合理、数量不足、管理滞后等问题。尤其是在一些繁华地区、人流量较大的主干道周边,公厕配置相对偏少;许多新建城区未按照规定配套建设公厕,或者是建好后改变公厕用途,挪作它用,从而加剧了城区的“如厕难”问题。
在旅游景点、学校、企业、市场等人口密集的场所,厕所资源分配不合理的现象十分突出,经常看到的是:女厕所门前排起长龙排,男厕所内却没几个人,且男厕所能容纳的人数远远大于女厕所。
http://dr.wenwo.com/fimg/70435648.jpg
许多风景区内的厕所外都排成了长队,其中都是女性居多——公厕建设“重女轻男”的现象可见一斑。
设施简陋。卫生状况差,更是中国农村厕所的诟病。来中国乡村旅游的外国人,最头疼的到上哪能找一个干净、舒适的厕所。在农村,旱厕任然占大多数,从而造成环境污染,甚至生态恶化,人们生活质量难以得到改善。
http://dr.wenwo.com/fimg/71259649.jpg
这是山西晋城一座村庄内设施简陋的公厕
吃、喝、拉、撒、睡,是人类与生俱来的生理本能。有人做过统计,人每天要上6到8次厕所,一年约2500次,一生约3年在厕所度过。
关注厕所卫生,讲究厕所文明,应该从每一个人做起。无论在城市还是乡村,公共厕所都是稀缺资源,其实说白了就是为人民提供公共服务的问题,应该给“方便者”以极简、清新的空间氛围,让大家在“方便”的时候真的很方便。
http://dr.wenwo.com/fimg/71995650.jpg
内蒙古响沙湾沙漠景区的一座环保公厕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