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秋季养生计划

标签:
天气预报日照胃肠道疾病天气干燥水分健康 |
分类: 健康保健 |
http://img.itcpn.net/uploadImages/2011/255/0SGSZQ393JU9_img201109071038090_500.jpg
秋季如何养生保健,从预防以下疾病开始!
1、预防秋季高发皮肤病
夏季炎热,秋季凉爽,进入秋季,气温会逐渐下降,皮脂和汗水的分泌都会急速减少,但由于空气太过干燥,使得皮肤的水分快速蒸发,从而使皮肤表面缺少水分,更易产生细纹。尤其是娇嫩的眼部肌肤,更需要特殊呵护。在秋季易诱发的皮肤病当中,就数银屑病最容易加重或复发。
http://img.itcpn.net/uploadImages/2011/255/T6Y2I9U2A4FK_img201109071034500_500.jpg
此外,秋季还应重视对肌肤的保养,多补水,这样才能为人体提供充足的水分补给和恢复正常的新陈代谢,有效预防皮肤病。
http://img.itcpn.net/uploadImages/2011/255/MZ2DQ89I6V83_img201109071034502_500.jpg
2、注意养好你的肠胃
秋季是急性肠胃炎发病率较高的季节。秋季水果蔬菜大量上市,一些人又有秋季进补的习惯,饮食比较杂乱,如螃蟹、鱼、虾、苹果、梨、红枣、柿子等,极其容易引发肠胃病。特别是老年人生理退化,肠胃的运动、吸收功能减退,抵抗力下降,更容易患急性肠胃炎等消化系统疾病。
http://img.itcpn.net/uploadImages/2011/255/C8FVL34OUPQE_img201109071034513_500.jpg
秋季肠胃病多是由于吃了不干净的食物所引起的,加上天气炎热,细菌病毒容易繁殖,所以需要格外注意卫生。平时要注意勤洗手,外出就餐时要选择干净、卫生的饭店,食用的瓜果要洗净,剩饭剩菜的存放时间也不宜过久,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食物最好加热以后再吃等等。
专家提醒:若发现肠胃不舒服,一定要及时就诊,否则会出现消化道大出血、穿孔等危险情况。
http://img.itcpn.net/uploadImages/2011/255/R3623INDUXI7_img201109071034514_500.jpg
3、管好你的呼吸器官
秋季昼热夜凉,气温变化大。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人们若不注意养生保健,身体就容易患病,使旧病复发。对于抵抗力弱的孩子特别是患有哮喘病的孩子来说,提前做好健康的防备工作尤为重要。
http://img.itcpn.net/uploadImages/2011/255/R4G9MJ6M978B_img201109071034515_500.jpg
要避免秋季过敏性哮喘复发,就应该对已知过敏原杜绝接触;房间注意通风、干燥,注意居室卫生清洁,避免铺设地毯,避免灰尘飞扬;另外,注意天气变化,避免因着凉而患感冒等。
http://img.itcpn.net/uploadImages/2011/255/J6IVLJ6NSGQ1_img201109071034516_500.jpg
初秋时节,天气依然炎热,清凉的空调、冷食、冷饮、啤酒仍然备受大家青睐。然而天气是善变的,特别在干燥的秋季,更加要时刻注意天气的变化,及时添衣保暖,预防流感等,为了让自己过一个更加健康快乐的秋季,赶快做好你的秋季养生预防措施吧!
http://img.itcpn.net/uploadImages/2011/255/837JF843E743_img201109071034517_500.jpg
更值得注意的是,有些病人的胰岛素吸收时间稍长,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建议餐前注射时间比现在提前一点,或换用速效胰岛素,也可以增加餐后运动量。峰值血糖下降后,必须警惕下一餐前低血糖的发生,必要时及时减少胰岛素剂量。避免交叉感染.糖尿病对人体的免疫系统有减弱作用,一旦受到病毒感染,人体就会分泌一种中和胰岛素的激素,血糖会立刻升高,导致全身血管糖积化,血管弹性差,血管内的组织容易被侵蚀,严重时会出现“败血症”。正常人感冒不打针不吃药也没事,但糖尿病人一旦感冒,如果没有及时治疗,体内器官就会进一步受感染,最后有可能因全身器官衰竭而死。免疫力本就不高的糖尿病患者更易发生感染,如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妇科感染等。糖友一定要高度警惕,尤其是老年患者往往伴有高血压、高血脂等心脑血管疾病,继发感染后病情会加重,血糖迅速升高,甚至诱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患者要注意保暖,讲究个人卫生和防护,避免交叉感染;平时要多喝水,如果发现感染,建议马上到医院就诊,不要擅自用药。进入秋季以后,温差较大,白天气温仍然较高,早晚及夜间则相对较低,这段时间是感冒及胃肠道疾病的多发季节。到了晚秋,天气渐渐变凉,气候也逐渐干燥。受凉后,容易出现咽干、鼻塞、咳嗽、声哑,关节酸痛,大便干燥等症状。连场秋雨过后,气温骤然降低。老年人由于各脏器功能处于衰退阶段,对外界的适应能力差,经受不了气温的突然变化,出现呼吸道疾病和慢性病的复发。因此秋季老年人搞好自我保健尤为重要。
秋季,日照充分,阳光又不是很强,是户外活动的最好时期。老年人可根据自己身体的状况,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的户外活动,身体条件好的可以选择爬山、钓鱼、郊游等活动。而体质较差的则可以选择一些活动量较小的项目,如户外散步、打太极拳剑、气功等。应根据气温变化及时增减衣服,尤其是进入晚秋季节更应如此,不能像年青人那样采取“春捂秋冻”的锻炼方法,以防寒气侵袭,引发呼吸道疾病和其他慢性病的复发。
除了加强自身锻炼,合理调整营养,注意饮食卫生也十分重要。早秋季节,食物极易腐败变质。痢疾、肠炎等肠道传染病发病率高,食物中毒也比较常见,所以要特别注意饮食卫生,尽量少吃生冷食品及海鲜类食品。老年人胃肠功能差,对冷的刺激比较敏感,即使达到完全灭菌标准的冷饮也可能会引起腹泻。家中吃剩的食品,下餐再吃时也一定要充分加热,否则进食后很可能导致急性胃肠炎或食物中毒。晚秋季节,气候比较干燥,老年人常显得津液不足而出现口干舌燥,大便秘结等症状。此时应合理调整饮食结构,多吃一些润肺生津的食物如豆浆、西红柿、梨、香蕉、大枣、莲子及禽蛋等。不吃或少吃辛辣食品,以改善脏腑功能,增加抗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