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院有可能遇见的尴尬事情
(2011-04-29 16:50:03)
标签:
放射科妇产科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传染性教育 |
分类: 中国医疗改革 |
留尿时脏了一手
由于得了慢性肾炎,刘女士不得不经常去医院验尿。每次拿着留尿的小塑料杯,她都硬着头皮往厕所走。杯子很小,直径只有三四厘米,每次接尿的时候都会把手弄脏,提裤子的时候要么一只手操作,要么就得连衣服都搭上了。后来她想了一个主意:每次从家带一只一次性手套,这样起码能保证手和衣服的清洁。
留尿会弄脏手的确是个问题,“发给女患者留尿的工具是小杯子,给男性的则是管子,其实就是为了照顾女性的生理特点。验尿要保证准确,需要留中段尿,就是尿到中途再接。尿样交到化验室往往还要倒进试管,容器就不能太大。”这方面医院在细节上的确要改进,比如加长杯子的柄,或给病人提供一次性手套,都是可行的。
医生摸完别的病人没洗手
要说世界上什么最脏,医生的手大概可以排在前几位。谁让“望触叩听”是医生查体的四大方法呢。小李得了恼人的牛皮癣,经常出入医院的皮肤科。时间长了,他发现,皮肤科医生多数情况下看完一个病人洗一次手,但也有疏忽的时候。有一次,医生刚看过一个脚上长溃疡的病人,急着开药,再跟家属说话,忘了洗手。接下来轮到小李了,他眼瞅着医生的手就朝自己头上摸过来了,连忙躲闪。医生一愣,立刻明白了。看着医生那不太情愿的洗手样子,小李心里惴惴不安地熬过了这次诊治。
“按照要求,看完一个病人是应该洗一次手,可病人太多的时候可能顾不过来。”北京的一家大医院皮肤科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医师承认。“如果单是号脉,一般就不洗手了;如果是有传染性或怀疑有传染性的皮肤病,我尽量不摸,凭经验看;如果病人一看就是比较敏感的人,比如往凳子上铺报纸,我就不去碰他。当然,遇到必须摸的病人,那就必须上手,而且不能戴手套。摸完了肯定要洗手。”他说,很多大夫到老了,双手又干又裂,就是长年洗手洗的,这种“皲裂性湿疹”是医师常见的职业病。“要解决这种矛盾,还需要医患之间相互理解。”
对于患者的这种顾虑,我们一定要向病人解释,医生是不分性别的。“俗话说‘上不避父母,下不避医生’,医生为病人检查、治疗是他的义务和权利。”专家强调,医学生的培养难度最大,必须通过多年的传、帮、带才具备独立行医的能力。“事实上,国外的妇产科男大夫很常见,国内知名的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1/3都是男大夫。妇产科医生干的是重体力活,我们在手术台上经常一站就是十几个小时,男大夫在体力上有一定优势。所以,我们希望患者多理解。当然,如果病人实在接受不了,你可以退号,再挂别的医生的号。”
正拍X片,有异性进来
很多病人反映,拍胸片都得脱光上衣。如果是拍腰椎、
骨盆,那连裤子都“保不住”。张老太因为腰疼到放射科拍腰椎片子,刚把衣服脱下去,突然有个男医生推门进来问事,虽说都是穿白大褂的,可真吓了张老太一大跳。她寻思,这里怎么就没个把门的呢?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医生说,国内医院的放射科对于保护病人隐私的确有欠缺,一般都没有帘子,如果赶上病人多,误闯的情况时有发生。谈到是否需要把衣服都脱了,这位医生说,如果衣服上有妨碍成像的金属物质,比如胸罩上的钢圈、钩子和腰带扣等需要去除,但没必要脱光。他建议医院多替患者着想,如设置遮帘等。“放射科的技师应该为病人留出比较充足的换衣服时间,以免病人‘曝光’。”
对此,也非常无奈,“连我自己去看病也会遇到同样的尴尬。诊室里好多病人、家属围着大夫,里三层外三层的。”专家表示,目前除了私立医院和特需门诊,大医院的普通门诊基本上都这样,原因就是医疗资源太有限了。“我们也希望走一个病人再进一个,可病人太多了。有的病人进来就是让大夫解释一下刚出来的化验单,我们不能让她一直等着吧。有那维持秩序的工夫,我可能都看完一个病人了。”专家建议,如果你特别在意自己的隐私,你可以跟旁边的病人说“我想跟大夫单独聊两句”,一般人都能理解和回避的。
做B超,尿憋好了,可还没轮到自己
做过B超的人都知道,憋尿是个“技术活”,既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太慢了,都轮到自己了,还没达到医生的标准,只能往后推迟。最要命的是太快了,都快憋不住了,可前面还排着好几位呢。不去厕所,内急难忍;去吧,又怕白憋了,真是纠结。
如果尿已经憋好,一种方法是去厕所稍微排出一点,缓解压力;另一种办法就是跟医生商量一下,看能不能提前做,医生一般都会通融的。
以上情景想必大家都不陌生,看上去是小事,其实反映了目前我国医疗卫生状况不尽如人意的一面。“现在我是医生,终归有一天我也会成为患者。”专家表示,其实,给容器换个长柄、挂个布帘、贴个温馨提示,都不会花太多钱,却能让患者从细微处感受到尊重和关怀。我们多站在百姓的角度着想,创造更舒心的就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