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不宜滥输液

标签:
育儿汤加病毒感染细菌感染药物治疗教育 |
分类: 医疗 |
免疫力差是感冒主因 勿过度治疗
感冒90%以上的原因是病毒感染,还有部分感冒是细菌引起的,如肺炎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还有一部分是支原体引起。感冒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抵抗力比较差,和个人卫生也有关系,比如饭前便后洗手不勤、家里不通风,或者经常到拥挤的公共场所,或者接触一些感冒的病人。
感冒的治疗最重要的一点,是不要过多地治疗。目前,对于病毒感染还没有特效药,主要是对症治疗。比如咳嗽,用去痰止咳的药。发烧,使用物理降温或多喝白开水,高烧吃点退烧药。如果合并细菌感染,可以用抗生素,一般用青霉素就可以。病毒感染就要用抗病毒药,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中药,一类是西药。我们祖国的医药宝库非常丰富,有很多中成药,比如双黄连、板蓝根等等清热解毒的药,现在的药理提示有抗病毒的作用,副作用又轻。再加上本身病毒感染是自限性的,七天左右大多数感冒就可痊愈。
如果感冒症状很重,影响休息,那么光等着感冒自愈是不行的,必须对症治疗。首先用药物,只有发烧非常高,经过口服药物治疗无效,或者是有细菌感染等并发症存在的,才考虑是否输液。感冒了不要硬撑,要休息,休息可增强抵抗力。休息以后,抗病能力会增强,老动就会疲劳,病就不容易好。还有饮食方面,多饮水,多吃容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大鱼大肉。
需要输液的话当然要输,什么情况需要输液呢?发烧时间比较长,温度比较高,白细胞数比较高,在医生的指导下,经过口服药物治疗无效的,或者有些病人胃肠反应较重吃了药会吐,总不能不吃药,不吃药无法治疗,这种必要的时候可以输液。
关于输液,很多人都有这样的印象,医院的输液室全年每天都是人满为患。首先,输液是卫生资源浪费,本来吃一点药就可以了,没必要输液;其次,在拥挤的地方输液容易交叉感染。因为医院人多,大家都在一起,隔离得不好,非常容易互相交叉感染,引起反复感冒;第三,输液毕竟是侵入性的,容易有医源性感染。而且一般性的输液都是打抗生素,本身感冒是病毒感染,没有明显的细菌感染,打抗生素是不当的。
输液有这么多隐患,能不输液就不输液,能用药物治疗就用药物治疗,最好不用药物治疗而通过生活调理,病稍微重一点用药物进行调理,再重一点才考虑在医生指导下输液。
预防感冒比治疗重要
为了预防感冒,家长给孩子注射疫苗,很有必要。疾病的预防,除了生活上预防以外,疫苗预防是一个很有前景的措施。预防比治疗好。也不是说所有人都需要打疫苗。有基础疾病的,经常感冒的,年龄比较小的,或者年龄比较大的人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注射疫苗。
此外,预防感冒有几个方面要做好:一是增强抵抗力,饮食方面不要偏食,注意锻炼身体,充足睡眠等等;二是改善个人卫生,比如,饭前便后要洗手,知道自己抵抗力不好的,少去公共场所,家里要保持干净,特别是注意地毯清洁,不要在家里抽烟,保持温度比较适宜,保持通风。
输液治感冒注意两个“不”
不感染不输抗菌素
感冒一般是病毒感染所致,只有少数人在感冒后期可能继发细菌感染。在没有合并细菌感染的前提下根本不需要抗菌素治疗。治疗感冒用抗菌素属于不合理用药,这不但造成医疗资源的巨大浪费,更主要的是会导致人体固有的细菌菌群的失调,增加了细菌的耐药性,给今后抗菌素的治疗带来困难。
不需要通过吊瓶输入营养
对多数人来说,感冒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对感冒症状有效的中西药物大多以口服为主,那些能够正常饮水、进食的患者,静脉输入抗菌素和一些生理盐水或葡萄糖还抵不上一碗热面汤加一片清热解毒的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