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时节:进补养生正当时
(2010-12-23 15:45:40)
标签:
生活冬至进补心脑血管疾病鸡汤教育 |
分类: 健康保健 |
冬至养生理念:身心同补
养身注重足部保暖
其次运动要得当,运动中做到动中求静。“动则生阳、静则生阴”。冬季运动,要避免寒邪的侵袭,运动量不宜过大,要在动中求静,太极拳等平和的运动是很好的选择。
饮食上,冬至时节不可吃太过辛辣刺激的食品,过度食用辛辣的食物只可生阳动火,导致内热积聚,郁热上冲。注重饮食的多样性,谷、果、肉、蔬合理搭配,适当选用高钙食品。食宜清淡,不宜吃浓浊、肥腻和过咸食品。冬天阳气日衰,脾喜温恶冷,因此宜食温热之品保护脾肾。吃饭宜少量多餐。应注意“三多三少”,即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多,糖类、脂肪、盐少。
养心保持愉悦心情
冬至时节养心也是关键,心态决定一切,身心的放松也是健康的源泉。所以养心是养生之本,要养生先养善良、宽厚之心,心底宽自无忧。保持精神畅达乐观,不为琐事劳神,不要强求名利、患得患失。儿女要对老人嘘寒问暖,使老年人在精神上得到保养。健康的身体来源于精神的愉悦,保持良好的心境,情绪要稳定、愉快,切忌发怒、急躁和精神抑郁,即养生之本始于养心。
冬至养生禁忌:盲目进补
每到冬至,人们常常以进补来调养身体。但是人有男女之别,体有强弱之分,究竟该如何合理健康地进补,进补大忌您注意了吗?
盲目进补羊肉狗肉
羊肉性味甘热,具有益气补虚、温中暖下的作用,被视为“补阳”的佳品,尽管吃羊肉好处多,但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宜吃。虚劳怕冷、中气不足的人群比较适宜吃羊肉,特别是阳虚的人群,而又因为羊肉属于热性的食物,人吃了比较容易上火,所以一些急性感染性疾病的患者,如发热的病人,以及一些阴虚火旺、易口干、易上火的人就不适宜吃羊肉。
此外,羊肉不易与茶、醋、南瓜、西瓜同食。羊肉甘温大热,过多食用会促使一些病灶发展,加重病情。如肝病患者,大量摄入羊肉后,肝脏不能全部有效地完成蛋白质和脂肪的氧化、分解、吸收等代谢功能,而加重肝脏负担,可导致发病。经常口舌糜烂、眼睛红、口苦、烦躁、咽喉干痛、齿龈肿痛者及腹泻者也不宜多食。
对于那些体质虚弱和患有关节炎等的朋友,在严冬季节,多吃些狗肉是有好处的。但狗肉也不宜盲目食用,吃狗肉后不要喝茶,这是因为茶叶中的鞣酸与狗肉中的蛋白质结合,会生成一种物质,这种物质具有一定的收敛作用,可使肠蠕动减弱,大便里的水分减少。因此,大便中的有毒物质和致癌物质,就会因在肠内停留时间过长而极易被人体吸收。
无病而补和慕名而补
切忌无病进补。这样往往既增加开支,又伤害身体。进补并不是多多益善,任何补药服用过量都是有害的。比如,服用鱼肝油过量可引起中毒,长期服用葡萄糖会引起发胖等。
很多人都认为鸡汤是不错的补品,也就慕名而补。其实鸡汤也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喝。如肾功能不全者不宜喝鸡汤,因为鸡汤内含有一些小分子蛋白质,患有急性肾炎、急慢性肾功能不全或尿毒症的患者,由于肝肾对蛋白质分解物不能及时处理,喝多了鸡汤会引起高氮质血症,加重病情。还有胆道疾病患者、胆囊炎和胆结石的患者,也不宜多喝鸡汤。鸡汤内脂肪的消化需要胆汁参与,喝鸡汤后会刺激胆囊收缩,易引起胆囊炎发作。胃酸过多者也不宜喝鸡汤,鸡汤有刺激胃酸分泌的作用,有胃溃疡、胃酸过多或胃出血的病人,都不适宜喝鸡汤。
虚实不分乱补
中医提倡“虚者补之”,即虚则补,不虚则正常饮食即可,不必盲目补之。选择补品更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的。进补的作用是“补虚益损”,而虚分为气、血、阴、阳虚四种,各有各的补法,不可以混同乱补之。
有精神倦怠、语声低微、易出虚汗、舌淡苔白、脉虚无力等症状的一般属于气虚。此类人群可选用人参蜂王浆、高丽参、党参、山药等进补。
有面色萎黄、唇甲苍白、头晕心悸、健忘失眠、手足发麻、舌质淡、脉细无力等症状的属于血虚。血虚应当补血,此类人群可选用补血露、当归、阿胶等进补。
有潮热盗汗、五心灼热、口燥咽干、干咳少痰、眼目干涩、舌红少苔等症状属于阴虚。此类人群可选用参杞、蜂王浆、六味地黄丸、银耳、麦冬等进补。
有面色皑白、四肢不温、纳少便溏、舌淡嫩、脉微细等症状属于阳虚。此类人群可选用龟龄膏、鹿茸、紫河车、冬虫夏草等进补。
冬至时节谨防:
心脑血管疾病发作
冬至时节,人体的生命活动开始由盛转衰,由动转静。此时到小寒、大寒,是最冷的季节。当寒冷的气温作用于机体时,会使人体血管中的血液流动不畅,甚至引起淤血阻滞,从而为心脑血管病的发作和加剧提供了条件。因此,在寒冬季节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患者要特别提高警惕,谨防发作。
寒冷能刺激交感神经兴奋,导致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失调,使细小动脉收缩,外周血管阻力增大,同时血液粘稠度增高,血凝时间缩短,血流速度缓慢容易引起血液淤滞或血管梗塞,从而诱发中风、心绞痛、心肌梗塞等危重病症。冬季心脑血管病的死亡率较其他季节高原因就在于此。
预防冬季心脑血管疾病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防止栓塞,血管尤其是冠状动脉冬季寒冷时容易收缩、痉挛,发生供血不足,并可能导致栓塞,要十分注意保暖。患者不宜晨练,锻炼也要等太阳升起来之后,此时温度回升,可避免身体突然受到寒冷刺激而发病。进补要适度,大量进补热性食物和滋补药酒,很容易造成血脂增高,诱发心脑血管疾病。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衣物,锻炼身体或吃一些预防性的药物,如板蓝根、抗病毒冲剂等。已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除要按照医嘱坚持服药外,还应保持良好的心情,情绪激动是心脑血管病的大忌。患有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者,要保持居室通风,减少到公共场合的活动,以避免上呼吸道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