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冬季里寒冷是百病之源---雷诺氏综合症

(2010-12-23 14:18:39)
标签:

美国

雷诺氏症

雷诺氏病

雷诺氏综合症

宋体

教育

分类: 医疗
冬季里寒冷是百病之源,我们如何防寒呢?寒又从何而来呢?

  “哈利波特来了!”掩不住兴奋尖叫,全世界大人小孩为之疯狂的13岁小男孩哈利波特,终于顶着一头乱发,闪着慧撷的眼睛跳上大屏幕,引领读者亲临奇幻诡谲的魔法世界。尽管拥有强大的魔法潜能,勇敢的哈利波特可也抵挡不住冷冽刺骨的寒冬,瘦小的他不但会在半夜闹胃疼,还经常走到气喘吁吁,但双手双脚却异常冰冷。

冬季里寒冷是百病之源---雷诺氏综合症

令人无法抗拒的冷

  你曾经因为手脚冰冷而夜半冻醒,无法入睡?或者只要办公室的冷气稍微强一点,你便感到腰酸背痛甚至肚子痛?

  事实上,你并不寂寞。这种手脚冰冷、血液循环不良的问题相当常见,医学上称为雷诺氏症候群(手指会冰冷到失去血色)。在美国,几乎每5~10位女性中就有1位会发生,男性也不例外。

  一般说来,身体有自动调节能力,当暴露在冷空气中,身体会自然放慢新陈代谢速度,去维持器官热能不散失。

  雷诺氏症候群患者却因为血管过度收缩,导致局部血液循环不良,甚至阻塞,因此热能传不到手脚,还会有针刺的感觉,但只要温暖就立刻复原。较严重的雷诺氏症候群,甚至可能因为缺血造成组织坏死,必须截肢。

  通常一般人只要在生活上做改变,注意保暖,就可以有所改善。

  以中医而言,寒冷更是百病之原,需要加以把关注意。寒对身体是很大的伤害,气候寒冷时身体机能会降低,抵抗力减弱,疾病特别容易入侵。因此只要寒流一过,医院急诊室里总是人满为患。

  冷,还会导致疼痛。寒冷会加速神经血管收缩,引起内脏器官痉挛,像是胃痛、腹痛或是生理痛等。

  风寒也伤脾胃,容易造成肠胃胀气,消化不良。《红楼梦》里贾府的老老少少,活动量少,日常饮食多精致油腻,加上体质弱,秋冬时节特别容易犯风寒感冒。

  每当贾府的老太爷们嚷着食欲不振时,家庭医生常笑着建议他们,无须服药,只要“饮食清淡、暖着一点,或饿上两顿”,身体就会逐渐恢复健康。

  经常在门诊中接触到因手脚冰冷求诊的女性患者,现代女性运动量少,吃的又少,肠胃功能下降,血液循环很差。

  肠胃就是中医所讲的“脾”,负责掌管全身血流供应,如果肠胃功能不好,吸收能力差,食物营养便无法化成足够血液提供身体所需,末梢血液循环自然变差。

  可能还会有一些妇女病的问题,比方说子宫因为缺乏血流供应,功能较弱,常会有痛经等现象,这时治疗手脚冰冷的重点,就会摆在强化脾胃功能和缓解生活压力。

  尤其是因血液循环供给不足,关节炎患者最能体会那种“天一冷就锥心痛”,几乎无法做事的感觉。

  驱寒保暖,是中医养生的重要一环。尤其是在耗损阳气的冬天,万物消长,最适合藏养生命活力。

  在冬天保持热能动力及温暖,也就是阳气,除了少一点疾病产生,也才能储存足够能量,等待明年春天的蓄势待发。

雷诺氏症的名字虽然听上去陌生,但是在我国这样的患者并不少见。尤其是到了每年的冬季,雷诺氏症发病率大增,每年冬季雷诺氏症患者至少增加三成。据临床调查显示:很多人到了冬天后,一接触到冷水或天气稍微冷了一点,皮肤会由白转紫又变成红润,或者单纯变白或单纯青紫,最后变成鲜红色,手指或者足趾、鼻子和耳朵上会感到针刺般的疼痛。这就是雷诺氏综合症的表现症状,若出现这些症状,患者切莫忽视,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雷诺氏综合症可以伴发于许多疾病,严重雷诺氏症可发生指端坏疽脱落、从而导致肢体功能受损等严重后果。大多数情况,患者长期肢端供血不足,造成肢端营养障碍和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工作和生活质量,带来诸多不便和痛苦。

雷诺氏症是指患者在冬季会发生手指或是脚趾的麻木刺痛,皮肤苍白发紫。尤其是在受到寒冷刺激如冷水时,雷诺氏症的症状更加的明显。雷诺氏症症状严重的患者会有肢端皮肤的萎缩或是手指头溃烂的现象。医学上称为雷诺氏症或是雷诺现象,也叫做肢端动脉痉挛症。

雷诺氏症的诱因有哪些呢?

(1) 寒冷刺激:

寒冷地区发病率较高,患者对寒冷极为敏感。发病早期每于寒冷季节发作频繁,到了晚期由于末梢动脉痉挛临界温度升高,所以在夏季阴雨天也会出现皮色改变。局部温度降低(如冷水试验)就可诱发手的皮色变化,这说明寒冷与本病发生的关系密切。早在1929年,Lewis曾提出此病的血管起因学说,他认为指趾血管局部缺陷是末梢动脉的平滑肌对寒冷刺激产生敏感的一个原因,因为在全身保暖时,手指对寒冷仍然敏感,且交感神经节切除术的效果不佳。但是,也有的学者对Lewis的学说持否定态度。虽然血管缺陷学说未能肯定,但患者对寒冷敏感是事实。尤其是目前很多年轻女士都在冬天穿的不多,更加造成了这样的疾病发生。

(2) 内分泌功能紊乱:

据报道,此病发生于女性者占60%-90%,病情常在月经期加重,妊娠期减轻,因此可能与性腺功能有关;有的学者用丙酸睾酮、甲基雄烯二醇和甲状腺素治疗,可使症状获得缓解,均提示内分泌紊乱与此病的发生有某些联系。

(3) 神经因素:

Raynaud认为,患者血管神经功能极不稳定,是细小动脉容易痉挛的一个因素,病情严重时情绪波动,精神紧张就会发作,此即神经起因学说。1978年Nielubowicz等报道,107例本病患者的颈椎X线片上有异常改变者占96.3%,而对照组100例中只有10%,故认为颈神经根或末梢混合神经损害与本病有关。

(4) 其他因素:

患者常有家族史,提示与遗传有关。患者血液循环中肾上腺素与去甲肾上腺素的含量增高,呈交感神经功能亢奋状态,临床表明在使用交感神经阻滞药物后,雷诺现象可缓解。血液粘滞性增高亦可能是本病诱因。

 

雷诺氏症的发病病理

 

雷诺氏病又称肢端动脉痉挛症。是因为支配周围血管交感神经功能紊乱而引起的肢端小动脉痉挛性疾病。对于雷诺氏病,有很多患者即便在得了雷诺氏病后也不了解。常常因为雷诺氏病会引起一系列的皮肤颜色的改变而会以为是冻疮。下面就雷诺氏病的病理做简单的介绍。

 

雷诺氏病的病理表现为:早期由于寒冷刺激神经兴奋和内分泌功能紊乱,使毛细血管动脉及小动脉痉挛引起供血不足而出现皮肤苍白,几分钟后,缺氧和代谢产物聚集,使毛细血管扩张,血液进入毛细血管,而毛细动脉血管扩张早于毛细静脉,使血液在微循环流动不好,处于“淤滞”状态,因而出现青紫,后期毛细静脉血管扩张,大量血液进入血管,出现潮红现象。整个雷诺氏病的病理过程,其主要病理改变在毛细血管痉挛和微循环不好。

 

怎样预防雷诺氏症?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 防寒保暖,全身尽量避免暴露于寒冷空气中或接触冷水及冷的物体;

2、 平时应注意细心保护四肢,避免各种损伤;

3、 生活中饮少量酒或酒类饮料可以增加血液循环,不能吸烟以免尼古丁刺激血管收缩,加重病情;

4、 容易激动或易冲动的病人,应多加劝慰以解除思想顾虑或适当应用镇静安定药物。

 

     冬季是雷诺氏症爆发期

 

    雷诺氏症是由于末端动脉受冷变窄而导致的,多发于15岁至45岁的女性。冬季很多女性手脚冰冷就要小心提防是雷诺氏症的前兆。

   雷诺氏症特点是肢端接连出现苍白、发绀和潮红,多发生于上肢,两侧对称,也可累及下肢,或同时波及上下肢,偶尔发生于耳朵、鼻端、颊部或领部。常因寒冷或情绪激动而诱发。反复发生的雷诺氏症可使局部发生溃疡、萎缩、硬化以至坏疽。

   寒冷刺激是诱发雷诺氏症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寒冷刺激神经兴奋使毛细血管动脉及小动脉痉挛引起供血不足而出现皮肤苍白,使血液在微循环流动不好,处于“淤滞”状态,因而出现青紫,后期毛细静脉血管扩张,大量血液进入血管,出现潮红现象。冬季血液循环的减慢使雷诺氏病患者毛细血管痉挛和微循环变得更加糟糕。

 

    雷诺氏症不是小问题 要早治

 雷诺氏症实际可分雷诺氏现象和雷诺氏病两种。

雷诺氏现象是指(趾)动脉血管发生痉挛,而雷诺氏病则不同,它是由于动脉受累,甚可达到完全闭塞的地步。许多疾病均可致此病:如硬皮病、皮肌炎、红斑狼疮、类风湿、脉管炎等,但多数雷诺氏症的患者并无任何其他病变。克服情绪的变化是防止症状反复出现的关键。

西医在治疗上一般采用血管扩张剂,用以缓解血管痉挛,降低血管对寒冷刺激的反应。

其实,最为常见的雷诺氏现象和雷诺氏病最适合中医的辩证治疗。古人曰:“经脉所行皆起于手足,虚劳则血气衰损,不能温其四肢,故四肢逆冷也”。中医将此病分型治疗。

冬季的防与治需结合相配,在治疗的同时,应尽可能地免受严寒侵袭,注意手足、四肢甚至全身的保暖,并控制情绪的波动,绝经期妇女尤其应予注意。

雷诺氏症发作时先手指发凉、皮肤明显苍白、发僵,甚至手指活动困难,同时有麻木和针刺的感觉,严重时部分指甲也发绀,往往指端变尖或杵状,指甲也可以扭曲变形。很多患者由于对病情不够重视,导致治疗被耽误,发展到后期,溃疡、萎缩、硬化甚至坏疽,若此时再不进行治疗患者将失去肢体功能,后果不堪设想。最近研究表明,雷诺氏症不仅累及肢端,在结缔组织疾病患者的内脏也可发生雷诺氏症现象,主要累及肺脏、心脏、脑和肾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