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我的微博的提问,仅供参考。
(2010-10-10 13:30:49)
标签:
育儿拉米腹沟午后发热支原体肺炎健康 |
分类: 医疗 |
2.结核病在病情得到控制后会有午后低热现象,是结核菌的代谢产物被吸收引起的身体免疫反应,不要紧,坚持治疗一个月左右会好转,其间可配合服用中药。
3.叶间积液。
4.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
5.感染的初期或恢复期。
6.寄生虫感染。用甲硝唑诊断性治疗。血吸虫病急感病人特征很典型:发热持续不退,按感冒对症治疗效果不明显;早晨发热温度低,午后发热严重且是高热;吡喹酮是特效药,一用马上能控制。
7.支原体。
对支原体肺炎缺乏应有的警惕:临床医生对本病近几年发病率上升认识不足,在分析X线征象时,只注重影像改变,不重视相关病史和流行病史的采集,对病情缺乏综合分析。
支原体肺炎在其临床表现、X线征象、实验室检查上缺乏特异性,也是造成误诊的重要原因。
发生在上肺的支原体肺炎在X线表现上酷似浸润型肺结核;而下肺部的肺结核又可能误诊为支原体肺炎。鉴别诊断关键在于短期复查和实验室相关检查。第2个误诊病例临床症状和胸CT表现酷似左上浸润型肺结核改变,显示为左上肺尖后段斑片状密度不均匀增高影,后经血清CAT和痰PCR检测确诊。提示在诊断浸润型肺结核时,可检测血清CAT和IgM滴度等,以排除支原体肺炎。
本病X线表现多种多样,大体分为:①肺门阴影增强;②支气管肺炎改变;③间质肺炎改变;④均一实变。因此本病的诊断易与细菌性肺炎、间质性肺炎等相混淆,而发生误诊、误治现象。对临床症状较轻、肺部体征少、X线表现显著、血白细胞计数及分类正常者,应考虑支原体肺炎的可能性。
8.阴虚。女, 45 岁, 午后发热1 月余, 体温波动在37.8℃~ 38.5℃之间。经血、尿、便等常规检查均无异常。西医诊为不明原因发热,口服中药后好转。
9.窦性心动过速并午后发热。体温在38.SC~39.5,X胸片报告未见异常。
10.体质差。女,10岁,偏食体瘦重49斤,从2006年8月上旬开始基本上每天午后发热,但期间有时是感冒扁桃体红肿发炎,体温最高至39.5度但感冒好了扁桃体红肿消退后,无咳和流鼻涕等感冒症状体温还是低热基本在37.2-37.8之间,从8月起两项指标很高:血沉75左右,c反应蛋白28左右,两资指标还是很高血沉39左右,c反应蛋白28左右,前两个月小孩身上特别是两边腿部会痒,抠破皮后会留下痕迹。但小孩又较符合结核病状基本上每天午后低热,先诊断性用抗结核药2-3周看看。所以我们最后考虑是免疫性疾病。
11.服用拉米经常出现午后发热。一名乙肝患者,2007年查肝功正常,古丙84其他正常,两对半一五阳性,DNA10的5次方,医生建议粒米,服用后3月查肝功正常,两对半四五阳性,DNA10的3次方,现在出现身体发热现象,每天午后36.5-37.5℃,身体出现酸痛的感觉,拉米不会造成午后低热,如果你这种情况持续一周以上,要考虑是否结核感染。
12.药物性午后发热。
异烟肼致高热
13.肿瘤、结核、风湿等患者多为长期低热,且午后明显。.
14.恶性肿瘤继发感染。如肺癌,肿瘤阻塞支气管使其远端细菌不能随痰排出,而发生阻塞性肺炎。其它任何脏器肿瘤在晚期或放疗、化疗后,身体抗感染免疫能力非常低下,也很容易继发感染。最常见的是细菌感染,也可有霉菌、病毒感染。
15.肝癌。肝癌所致发热一般在37.5摄氏度—38摄氏度左右,偶可达38摄氏度以上,午后发热较常见,发热多因肿瘤坏死或其代谢产物引起。出血倾向:如牙龈、鼻子出血及脾下出现淤斑等,也可出现低蛋白血症,致水肿、腹水、腹胀等。
16.肺癌
17.艾滋病
18.内分泌癌
午后发热、左侧胸痛1年 患者情况: 以午后发热、左侧胸痛为主要表现,院外多次化疗效果不佳 患者查体: 轻度贫血貌,余无特殊 专科检查:
院外胸腔镜活检病理诊断神经内分泌癌
19.糖尿病
20.亚急性甲状腺炎。多汗,头痛,咽痛,颈项痛,口苦,喜饮,疲乏
21.心梗。
22。类风湿关节炎
23.SLE
典型病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
24.子宫内膜异位症伴午后发热
25.妇科病
26.溶血性贫血。
尿呈茶色或酱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