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特里萨嬷嬷

(2009-08-27 11:01:15)
标签:

教育

分类: 舞文弄墨

 1979年的诺贝尔和平奖授予了印度修女特里萨,以表彰她
“为克服贫穷所做的工作”。在授奖仪式上,特里萨嬷嬷说:
“我以穷人的名义接受这笔奖金。”在晚祷后,她对记者说:
“贪婪 ——对权力的贪婪,对金钱的贪婪,对名誉的贪婪,这是
当今世界实现和平的最大障碍。”获奖后,特里萨嬷嬷卖掉了奖
章,连同 19万美元的奖金,全部捐赠给贫民和麻风病患者,没有
给自己留下一美分。如今,她的名字已经飞越千山万水,传遍整
个世界。她以献身慈善事业的至诚,直面困苦的精神,赢得亿万
人民的爱戴和尊敬,被人们尊为“善良与光明的化身”。
    1901年8月27日,特里萨出生于前南斯拉夫的斯科普里。她的
父亲是个杂货商,家境并不富足,但父慈母爱,手足亲睦,她在
温馨的家庭生活中成长起来。7岁时她进入一所公立学校读书,不
久就皈依了天主教。善良博爱的天性使她对慈善事业着迷。她回
忆说:“在12岁时,我就意识到我有一个使命,就是去帮助穷
人。我想做一名传教士。”
    18岁那年,特里萨加入洛雷托修女会。这是一个属于印度加
尔各答大主教管辖的修女团体。1928年,这个组织安排她到加尔
各答的圣玛丽教会学校教书。1946年,特里萨乘火车前往印度东
北部山区大吉岭。沿途那些贫瘠的村庄,那些骨瘦如柴、衣衫褴
褛的穷人使她震惊。她“仿佛听到了一个声音在对她呼喊:‘为
穷人中最穷的人服务吧!’”她决心离开与世隔绝的教会学校,
去帮助社会上那些饥寒交迫的人们。
    两年后,在特里萨的一再坚持下,梵蒂冈终于同意她脱离洛
雷托修女会。她在印度的美国医疗传教修女会进行了三个月的快
速医疗训练后,只身进入贫民区。她用仅有的一点积蓄创办了一
所露天学校,专门收留失学的流浪儿童。1950年,特里萨创办了
印度爱德修女会,并为它制订了教规:凡教会成员都要立下贫
穷、贞洁和服从的誓约。她解释说:“要爱穷人,了解穷人,我
们自己也必须是穷人。”这个慈善机构所有的药品都是捐赠的,
并无偿提供给贫病交加的穷人。如今,这个机构已国际化:3500
名修女管理着115个国家的543个收容所、孤儿院和艾滋病中心。
    1952年,特里萨在一座印度庙的旁边建起了“垂死贫民收容
所”,以让那些可怜的人在弥留之际能享受一下人间的温暖。这
一举动惹恼了寺庙的和尚,他们聚集在收容所外,扬言要杀死特
里萨嬷嬷。特里萨用身体挡住大门,大声地说:“你们要杀就杀
死我吧,让这些垂死的病人平静地去死吧!”说完,她双手合
十,双眼紧闭。她无所畏惧的精神震慑了闹事者,和尚们终于没
趣地走了。至80年代末,大约有3万名身患不治之症又无家可归的
穷人在收容所里度过了他们最后的日子。当记者问到挽救这些患
有不治之症的人是否值得时,她甚至根本不能理解这个问题的意
思,因为这与她的人生观格格不入。
    此后,特里萨开始考虑收治麻风病人一事。1964年教皇保罗
六世在印度访问期间接见了特里萨,并将自己的一辆高级轿车送
给她。特里萨后来将这部车卖掉,用拍卖所得为麻风病人建了一
幢楼房,并培训了一些护理人员,使这里成了加尔各答唯一的麻
风病中心。特里萨的事业得到政府的支持,1962年印度航空公司
遵照甘地的指示,免费向她提供各条航线的机票,铁路亦如此。
尽管特里萨声誉鹊起,但她总是对记者说,她的成绩是微不足道
的。她喜欢说,为一个目的去工作就是幸福。
    1982年11月,正当黎巴嫩战火纷飞之际,特里萨却乘机抵达
贝鲁特,协助被击毁的依拉斯美亚医院救出了37名弱智及伤残儿
童。1985年,她带领28名修女前往受灾的埃塞俄比亚,夜以继日
地帮助医务人员料理病人。1985年下半年,艾滋病像野火一样在
欧美蔓延,人们陷入恐怖之中。特里萨前往纽约,宣传艾滋病的
危害及防治措施,并协助医务人员护理病人。
    特里萨嬷嬷曾于1985年1月应中国天主教爱国委员会的邀请访
问中国。正值滴水成冰的寒冬季节,这位闻名世界的女性却只穿
了一身白衣,外套一件深蓝色的破旧毛衣,脚穿一双半旧的凉
鞋。朴素的装束使在场的中国人深受感动,中国天主教爱国委员
会主席宗怀德主教立刻派人购买了御寒衣,分送给特里萨和她的
助手。主教还告诉她,中国的慈善事业都由政府民政部门负责。
特里萨满意地说:“中国给我的印象很好。”
    1997年9月5日,特里萨嬷嬷因心脏病发作在印度加尔各答逝
世,终年87岁。
    特里萨每天都要接见众多的来访者,每年大约收到5000万美
元的捐款特里萨接见来访者在有的教会学校中,她的照片同耶稣
和甘地的照片并排挂在一起 1979年在奥斯陆接受诺贝尔和平奖,
她拒绝参加会后的晚宴,认为世界上还有许多在忍受贫苦,参加
这样奢华的晚宴是不应该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高烧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