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2023,美国崩溃(2)

(2023-01-08 11:34:25)
标签:

转载

分类: 时事评论
原文地址:2023,美国崩溃(2)作者:anmin0001

 

2023,美国崩溃(2

 

大加息,只要敢一直加上去,最终一定带来经济崩溃。在这各国历史上都并不鲜见。有读者说:“请问博主,你说的是弊,那加息的利呢?只是为了压通涨,如果你只想到这个。你还别出来丢人现眼了。”

对这个问题,我本不想回答。看来这是个新读者,他应该对我以往的文章并不熟悉。我的文章经常谈中美金融战以及美国对全球的收割。我只问一句,全球历次大危机,无论是金融危机还是经济危机,往往都与加息相伴。为啥?如果加息的利益大,为啥世界各国历史上经常会因为加息加出危机来呢?我建议这类读者去深度学学财务,要学会深度理解三张表,特别是资产负债表。不理解资产负债表,才会问出这样的问题。

有些自以为是的人,他们的问题是知识结构的问题,比如今年秋天,有人天天讲人民币贬值对出口有利,其实这就是知识结构的问题,这些人的知识结构,就根本不可能谈清楚人民币贬值与进出口的关系,何时有利,何时不利等等。按说对不起,我不负责给这些人补知识结构的缺陷。但开博客本身就有一些普及知识的功能,那我可以提点几句,讲讲里头的道道。

为什么连续不断地加息会加出问题来呢?我先说利润表。加息会带动企业借款利率抬升,利率提高5个点,企业新借贷款利率一般都会提高5个点,展期借款也一样。但长期借款不然,要看借款时如何签的合同。西方银行总体上是犹太人经营思维下存活下来的,他不会赔钱借给你钱,羊毛总是出在羊身上。所以,对借款企业来说,它的体现是财务费用一栏,体现在费用上。一家企业借款1亿美元,利率提高5个点,他的财务费用就要增加500万,这增加的部分,就是财务费用上涨了。

照这样说,银行的收入提高了5个点呀。是的,不错,但成本也抬升了呀。如果一年前银行按0.25%的利率吸纳存款,现在你按0.25%能够吸纳到这些存款吗?不可能的。所以银行的存款利率就到5.25%去了。那么贷款呢,假设一年前银行贷款按1.25%的利率贷款,利差1个点,现在按6.25%的利率贷,利差还是一个点,此时什么结果,如果银行贷款周转一次,银行的利润并没有增加,收益率也没有增长。

这个很好理解。假如一家企业从银行贷款10亿美元,原来贷款利率是1.25%,现在贷款利率是6.25%,那么一年后,企业要付给银行的利息,原来是1250万美元,现在是6250亿美元,银行收入增加5000万了,但银行的利差是多少呢?原来是1000万美元,现在仍然是1000万美元。原来的收益率是1000万美元/10亿美元,现在一样。

增加的钱去了哪里?去了存款者那里,去了成本项下。银行的成本抬升了。注意,到此为止,我们讲的仍然是利润表。银行付给存款者的利息是银行吸纳存款的成本。这个成本抬升了。

银行存款成本抬升,谁受益呢?富人。富人受益,他还能刺激消费吗?不能。一人一天只吃三顿饭,他不可能一天吃100顿。富人钱多了,消费基本上刺激不起来。穷人钱多了,消费才快速增长。

现在我们要谈的是资产负债表。经济收缩,从中央银行的角度,收缩的是两个方面,提高利率,减少货币供应量。利率提高,企业贷款会减少,企业的血液就不足了。整个社会货币供应量下降,导致整个社会血液不足,整个社会的贷款就会下降,企业现金流往往就会比较紧张。此时就会出现贷款量大的企业,特别是那些项目后续支出量大的企业,就会遇上现金流紧张,在企业叫做现金流紧张,极端情况就是现金流断了。在社会层面,这就是流动性不足,或流动性紧张。比如2017年的王健林,现金流出问题,断臂求生,低价卖资产套现,套的就是现金流,还有现在的皮带哥,去年一样卖资产,就是为了解决现金流问题。

进入流动性不足阶段,就经常会有企业生存不下去了。一定会有。这是大势,大局。从大势和大局上,货币政策急遽收缩,现金流一紧张,最终一定会有一批企业生存不下去了,就看谁先扛不住,谁的问题多,谁的问题严重。

这些生存不下去的企业,就会进入两个环节,第一,债务违约。第二,破产。无论是这两种形式中的哪种形式,金融机构不是受益,而是受损。

比如这两天,某地方债务平台100多亿软性违约,贷款展期20年,前10年只付利息,后10年才还本。这是一种软性违约,对表影响不大。去年有些房地产企业,美元债违约,还不了,那么投资美元债的外国金融公司,包括银行等,他们的资产就会积累出问题。一些长期债券,在资产负债表上,一般挂长期投资,假设某企业违约100亿美元,其中某银行投资了10亿美元,完全收不回,那么它的长期投资损失就是10亿美元。

10亿美元,不仅要计提投资收益亏损10亿美元(影响利润),而且要减计企业资产,也就是企业的资产规模减少10亿美元。不仅要减记资产规模,而且要减记净资产,净资产减少10亿美元。

金融企业都是杠杆率很高的企业,银行更高。银行有相关协议,如巴赛尔协议等管着呢,资本金充足率必须达标(一般为8%),不达标银行就容易破产。10亿美元损失,这家银行的资本金就减少了多少呢?对应的管理资产的规模按8%的资本充足率算,要缩减125亿美元,这样才配匹。

此时金融企业资产减少不多,减少不到125亿美元,但净资产减少不少,减少10亿美元,然后债务不减少。于是资产负债表就恶化了。

有这样几家企业完蛋,银行和很多金融机构(特别是那些投资企业债的金融机构),就铁定完蛋,因为本金会亏完。为啥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完蛋的经常是银行等金融机构,原因就在这里。它们的杠杆率高。

如果储户知道银行本金有问题,就会出现挤兑,此时资产减少,债务同规模减少,但现金流不够,金融机构就容易被挤兑破产。此时打击的是现金流,现金流量表出问题了。目前欧洲银行中,瑞士信贷就有可能在这方面出问题。

当美联储货币收缩,就是缩表时,一定会引爆全球好些企业完蛋,因为全球流动性在不断收紧。这相当于大热天,气压出问题了,池塘里的鱼不少,但是氧气不够,于是鱼都浮出水面呼吸。氧不够,鱼完蛋;现金流出问题,企业完蛋。此时哪家企业越弱,负债越多,哪家企业就完蛋。他们本国的企业也一样。一旦这样完蛋的企业越多,最后一定有一批金融机构会被拖下水,拖垮。原因就在资产负债表,亏下来是金融企业的本金,而金融企业的本金是不经亏的。

美国社会负债上百万亿美元,就按5.25%的利率算,一年需要52500亿美元的GDP增量还利息。美国早已经没有这么多GDP增量了。所以,将美国社会当做一家企业来看,美国整个社会的资产负债表不平衡,就一定会出问题。出问题的时候,就在高利率的时候。

如果要平衡这张表,美国就得抢他国资产来平衡。但现在全球没有这么多资产来填美国的黑洞,因为这洞也太大了。

明天再讲其他的。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