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钱有闲,理性增长——长三角旅游地产市场分析
(2013-12-08 20:31:36)
标签:
旅游地产长三角城镇化旅游 |
分类: 城镇化 |
房价高企成了诟病,城市住宅何去何从逐渐迷茫,但另外一个领域,旅游地产却借着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趋势,迅速增长。与海南明显的投资行为不同,长三角旅游地产却是典型的依托经济发展起来的,更代表了中国旅游地产的发展趋势,也更值得进入新型城镇化领域的企业参考。
一、供给情况
截至2012年底,长三角旅游地产项目总数116个,其中杭州25个,上海19个,无锡15个。某种程度上,旅游元素、经济元素、太湖元素,成为长三角旅游地产的主要特征。长三角的旅游地产项目,虽然比海南地区少很多,但从其地域文化以及城市发展定位来看,未来潜力巨大。2012年,长三角旅游用地累计出让总量为590万平方,平均容积率1.9,主要集中在南京。从地价来说,杭州上海最高,而南京、无锡、常州等城市开发门槛较低。杭州以1139万元/亩的价格独占鳌头,而常州却低至81万元/亩。
二、成交情况
2012年,长三角旅游地产累计成交2640万平方,成交均价为12199元/平方。这个价格其实是被上海拉高了。市场供求比例均接近1:1,区域市场较为成熟,供求关系也比较稳定。
三、项目特征
长三角拥有大量的城市旅游资源,同时具备深厚的城市文化底蕴,旅游地产的开发,体现了城市经济发展的需求。旅游地产项目引擎比较丰富,不像海南那么单一。高端酒店和高尔夫,以及主题公园是这里旅游开发的引擎。从物业结构来看,别墅超过公寓将近一倍,由于区域内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故总价较高的别墅成为物业主体。在开发引擎方面,以酒店为核心的引擎居多,其次是高尔夫,接着为主题公园。温泉和游艇等引擎的较少。
四、客户特征
长三角的旅游地产客源结构,本地客群最多,占了57%,然后是京津冀地区和东三省地区,分别为25%和14%。而从置业关注来看,重点为购置的度假物业的社区环境、度假物业的价格以及交通便利的可达性。另外,项目能否为其带来一定的经济利益,能否升值也是重要的一点,户型、教育、医疗也是其关注。这说明这个区域的旅游地产的发展多样性,而且自住占了大部分。这体现在置业目的上,自住、投资、养老为三大目的。分别占53%、28%、16%。而从产品偏好来说,公寓则是客群最喜欢的产品类型。别墅和洋房也占较大比例。
长三角经济发达,区域内居民收入高,对率哟地产的需求较大。而且,在风景秀丽的地区,拥有一套第二居所,逐步成为一种趋势。以旅游资源为依托,对市场进行细分,选中目标市场,然后全力打造产品,在长三角来说,旅游地产的风险相对于其他地区,要小得多。
前一篇:就地城镇化不是目前可行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