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什么是觉悟?√

(2024-03-06 16:39:46)
分类: 人生思考
什么是觉悟?√

我和很多学生和来访者解释过什么是觉悟,今天再写一写我对“觉悟”的理解,并公开出来,希望对朋友们有所启发。

一、什么是觉悟?

汉字太美妙太智慧了!我就是从拆字的角度来理解“觉悟”的。觉,学字头+见,所以觉者,学习看见也;悟,竖心旁+吾(我),所以悟者,我的心也;所以觉悟就是“学习看见自己的心”也,也可以说悟者就是那些看见自己的心的人。

“自己的心”是什么?我的理解就是:“自己的心”相当于心理学里所讲的动机,也是佛家所说的起心动念。

二、为什么人们会看不见“自己的心”?

以上对觉悟的解释看似简单,很多人可能都会说看见、懂得自己的心不是简单的事情吗?人们都以为是了解自己、能够看见自己懂得自己的,但真正能够了解自己、看见自己、懂得自己的人却是少之又少,为什么?因为文字、语言是会误导人的,更准确地说潜意识是会自动阻止我们看见自己“心”的,它会阻止我们看见“自己的心”的不好的一面,举例说明:

自私的人一定会把自己的行为解释为“我这是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此他就看不见自己的自私,他看到的是自己所谓的“光鲜亮丽”。

控制型爹妈都会把他们本质是控制孩子的行为解释成“我是为了你好!”如此他就看不见自己自私的控制,他看到的是自己的“一片爱心”。

内心虚弱的爱面子的人都会把自己爱面子的行为解释成“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爱打扮是无比正常的!”如此他就看不见自己内心的虚荣,他看到的是自己的“上进”。

不会换位思考的人一定会把他直来直去的性格和缺乏同理心、共情能力解释为“做人简单点、直接点、不要拐弯抹角不好吗?”如此他就看不见自己的懒惰、自私,他看到的是自己的“正气”。

不独立的、共生的人为共生的对象焦虑不已,控制不已,但他们都会解释为“我是因为爱他才这样!”如此他就看不见自己的依赖、自私,他看到的是自己的“爱心”。

怯懦的人不敢挑战不敢冒险,他们会把自己的行为解释为“我们要三思而后行,何必去冒险呢?”如此他就看不见自己的懦夫品性,他看到的是自己的“谨慎、智慧”。

…………

类似的例子遍地皆是!我的观点是:99%的人在99%的时候都是看不见自己的!我觉得这说法是话糙理不糙的,即使武断了一些。因此人们绝大多数对解释自己的行为实际上都是错的!并且绝大多数人对自己的认识都是虚假的。

三、修炼的本质是修心,是要努力“看见自己的心”

修炼的本质就是要努力成为“悟者”,也就是要能够“看见自己的心”,更直白的解释就是:当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能够看见自己真实的内心、看见真实的自己的时候,我们就觉悟了。即:真正的觉悟者对自己的一举一动一笑一颦一言一行的真实动机都了如指掌。

而对于“修炼”,人们有太多的误解。比如与修炼相似的两个词是修行、修为,这两个词的重点都在“行”或“为”,也就是重点都放在了“行为”上,很多人可能都认为:把自己的“行为”修好了,那就是修炼的,但我们稍微思考一下就会发现:行为对了,“心”未必就对了,表里不一的人太多太多。不少人表面上很尊重人,但心底里却非常鄙视对方,或者表面上说原谅了,心底里却恨得牙痒痒……类似于这样的行为数不胜数比比皆是,三天三夜都说不完!

还有其它的误解,比如:以为遵守戒律、不妄语、不吃荤……就是修炼了,其实这也不是真正的修炼,或者以为修炼就是打坐念咒、念经诵法,不再逐一罗列和分析。

四、如何修炼(觉悟)?

从以上分析可知,修炼(觉悟)的关键是要敢于承认和面对自己的问题!

如何才能“看见自己的心”?这需要经历四个阶段:觉察、觉知、觉醒、觉悟。

觉察就是观察自己的起心动念一言一行,对自己的起心动念一言一行都要仔细观察、鉴别、界定,尽一切努力去准确界定自己的起心动念一言一行,如果像上面罗列的情况,把自私界定为合理、把虚荣界定为进取、把控制界定为爱、把诺如界定为智慧,那就注定了是“看不见自己的心”的。

觉知就是对自己的觉察到的各种问题,比如自私、虚荣、贪婪、控制、依赖……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包括对问题的根源、来龙去脉、影响或危害、对策等等的分析。

当分析清楚自身的某个问题之后,我们就会有一种“觉醒”的感觉,也就是“恍然大悟”的感觉,而一个又一个问题的觉知,最终的结果就是觉悟。

觉悟说起来是简单的,但实践起来却十二万分的不容易!其中要敢于承认和面对就非常非常艰难,并且很漫长,而觉察、觉知同样需要经历艰难而漫长的过程,这三个环节中,如果每一个环节很可能都需要n年的时间!(我的经验是n绝不会<1

五、修炼的阻力

修炼的阻力很多很多,尝试做一些罗列,至于为什么的问题就不再解释和分析,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琢磨脑补一下。

1. 世俗的成功者不容易走上修炼的道路。

2. 感性基因强大的人不容易走上修炼的道路。

3. 自私、虚荣、享乐、懒惰模式强大的人不容易走上修炼的道路。

4. 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二元思维基因强大的人不容易走上修炼的道路。

5. 依赖、共生的人不容易走上修炼的道路。

6. 目的性过强的人不容易走上修炼的道路。

7. 天赋异禀的人(比如高颜值、高智商的人)不容易走上修炼的道路。

8. 没有独立思考和分析能力的人不容易走上修炼的道路。

9. 顺利、幸福的人不容易走上修炼的道路。

10 极度理性的、只有“科学”思维的人不容易走上修炼的道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