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懂得什么是循循善诱?√

分类: 胡说教育 |

循循善诱是一个非常通俗、家喻户晓的成语,很多人也觉得自己是懂得其含义的,但据我观察,很多使用这个词的人其实都并不真正懂得。而懂得循循善诱的真正含义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无比之重要,这或许可以彻底改善你的心态、沟通、人际、工作、亲子教育、人生观、价值观……一句话,这可以全方位地改变你的内在品质,从而真正地改变你的人生!如果意义如此重大,我们就该仔细琢磨琢磨“循循善诱”。
循循善诱最早出现在《论语》中,《论语·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诱人。”说的是孔子非常善于引导人。
大多数字典词典对循循善诱的解释是:循循,有次序的样子。善,善于。诱,诱导。指有计划地引导、教育。形容教育有方。(这是搜狗汉语的解释)
这样的解释对了吗?我以为是不对的!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在这些解释中都错误解释了“循”的意思。
循循善诱,善,善于;诱,诱导,那么“循”是什么?是“有次序”的意思吗?实际上,“循”完全没有这个意思,且看《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疑问出版社)的解释:循,沿着、遵照。搜狗百科的解释则是:循,1.顺着。 2.沿袭、依照。如:因循,循例。 3.通“巡”。行。 4.抚摩。
不管哪个版本的解释,循字都完全没有“有次序”的意思,稍微动动脑我们就会知道,“循”虽有几个含义,但在循循善诱中的含义应该是沿着、遵照、顺着的意思,再把善(善于)、诱(诱导)的意思串起来,那循循善诱应该是什么意思呢?就应该是:沿着、遵照、顺着×××……而且或因此善于诱导。
如果同意这样的解释或理解,那这句话中的“×××……”又是什么呢?这必须由我们自己来“脑补”了。所谓诱导就是用语言来对他人进行引导,这意味着循循善诱是在说沟通的方法的,因此其中的“循”是沿着、遵照、顺着什么就清楚了:沿着、遵照、顺着对方的话语、观点、立场、情绪、需要、兴趣、动作等。
我们还得追问一个问题:为什么要使用叠词“循循”?本来一个循字就可以表达了,为什么要用两个呢?我的理解是:在这里使用叠词“循循”显然是要强调“循”的重要性和重复性,强调“不能只是简单、少量、短暂”地“沿着、顺着”,必须“沿着、顺着”对方很多、很深、很久,必须重复性地“沿着、顺着”对方。
用小朋友都听得懂的大白话来解释循循善诱就是:持续、重复地顺着对方,顺了很久之后,再巧妙地进行引导。
分析到这里,多数读者可能会觉得:“嗯,我明白了,我懂了。”但实际上很可能是不懂的,因为循循善诱不简单的知识,它本质上是说明了一种沟通的方法,因此如果再追问一个问题“这个方法如何运用?”那么人们就全都回答不上来。
今天就来说说该如何全面理解。循循善诱包括了两个内容,即循循和善诱。孔子的弟子为什么要用“循循善诱”来赞美孔子?因为大多数人都做不到“循循”,实际上,大多数人是“循”一下都做不到,更别谈“循循”了,因此也无法做到“善诱”,而孔子做到了,所以必须赞美、提倡。顺便说,苏格拉底实际上也是非常懂得循循善诱的!
循循就是顺着对方,那么如何顺着对方?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绝大多数人在遇到不同的观点或立场的时候,都是条件反射式的立马进行否定、反驳和攻击的,人们完全没有要顺着对方的观念和心态,退一步说,哪怕具有了要顺着对方的观念和心态,人们也完全没有相应的能力、手段、方法。比如对方说:“妈妈,我不想做作业了……”“妈妈,我真的不想去学校了……”“兄弟,你太自私了……”“你的观点显然是非常错误的!”“你怎么如此不知感恩?”“人还是要自私一点……”“我不在乎面子,但我需要尊严!”“看到他我就很难过……”“专制就是造成今天中国落后的根本原因……”甚至还会有一些更极端的问题“我想揍他!”“我想杀了你!”、“我想死,我想自杀!”“我想毁灭地球”……
在这里不可能对每一个问题进行逐一的回答,只能给出规律性的分析。请朋友们记住两句话:1. 任何观点都有其合理性,2. 菩萨畏因,凡夫畏果。(对这两句话不再作详细的分析,大家可以自行琢磨一下哈)
要顺着对方,就必须找到对方的话语、观点、立场、情绪、需要、兴趣、动作……的合理性,不幸的是大多数人熟练的都是寻找对方的不合理性,而寻找对方的合理性在本质上就是寻找对方这样说或这样做的原因或理由。
比如:对于“妈妈,我不想去学校了……”的问题,你就必须首先找到其合理性,找到孩子不想做作业的原因,如果回应说“你怎么能不去学校呢?你是学生就必须去学校,如果不去就会……”那么沟通就一定会终止了,而如果回应说“嗯,孩子,你不想去学校的想法乍看起来是有问题的,但我相信出现这个想法一定是有原因的,可能是学习、人际方面的问题或困难吧,妈妈虽然不清楚是什么,但我非常愿意听你说说这些原因……”那么沟通就大概率可以顺畅地继续。
这就是循,而这只是“循”了一次而已,实际上很多沟通都是“循”一次就可以取得顺畅沟通的效果的!因此就特别需要沟通者具有“循循”的能力!同样的,“循循”的能力也不是一次两次的练习就可以获得的,它需要无数次训练!我以为,即使一个理性、严肃的人也需要坚持N年的努力训练方可获得。
清楚了“循循”,接下来就如何或怎样才能“善诱”的问题,即如何“巧妙”地引导?而这同样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这就不得不提到辩证思考和分析的问题,所谓辩证就是全面地、发挥地、联系地看待问题,而不是片面地、静止地、孤立地看待问题。
如果对方说“人还是要自私一点……”我们“循循”完结之后就可以用辩证的思维进行“诱导”,方法就是全面、联系、发展地做出分析(当然,分析过程中当对方提出疑问的时候,我们必须坚持“循循”的方法)。比如:从他人的角度、旁观者的角度、从社会的角度……去分析,我们就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这是“全面”。而且自私会对自己的内在品质、对工作、人际、人生、孩子教育都会产生非常恶劣的影响,这是“联系”。长远看则一定会严重影响家族的发展,这是“发展”。
显然,这样的辩证思维能力更需要N年的持之以恒的训练才能形成!
写到这里,似乎我们就懂得什么是循循善诱了,但并不是,因为还有诸多的问题尚未解决,比如:是什么阻碍了我们去“循循”?该如何克服这些阻碍?如何才能数年如一日地坚持“循循”和“善诱”的训练?……但这已经不属于本文的范围了。
就此收笔了,各位朋友是否对循循善诱有了更多更深的理解呢?你会坚持去训练吗?你是否欣赏或打赏这样的文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