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的价值投资适合A股吗?
(2013-08-12 16:30:28)
标签:
巴菲特价值投资股东权益收益率持续盈利能力高估股票 |
分类: 巴菲特理念 |
巴菲特认为,衡量公司价值增值能力的最佳指标是股东权益收益率。"对公司经营管理业绩的最佳衡量标准,是能否取得较高的经营性净资产收益率,而不是每股收益的增加。"他曾用1988年《财富》杂志的数据证明,持续盈利能力是优秀企业的真正衡量标准。【赟按:咱们A股的净资产相对境外股市是不太真实的,中国银行业的净资产是明显的低估,详见:《中美银行盈利能力PK vs 中银还有提升空间》】
在1977年到1986年间,美国总计1000家中只有25家能够达到业绩优异的双重标准:连续10年平均股东权益收益率达到20%,且没有1年低于 15%。这些超级明星企业同时也是股票市场上的超级明星,在25家中有24家的表现超越标普500指数。
那么巴菲特的选股理念适合中国内地股市吗?有人统计过中国股市,只选到7家公司符合过去10年加权净资产收益率年年不低于15%的标准。这些业绩明星同时是不是股市明星呢?分析这7家公司的数据,可以得出三个结论:
第一,巴菲特的投资理念同样适合中国内地股市,如果你选择的是业绩优秀的好公司,你的投资业绩也会超越指数。1998年到2007 年10年间加权净资产收益率年年超过15%的业绩明星,同时也是股市明星。这7只股票1997年底到2007年底平均涨幅为964%,而同期上证指数涨幅只有341%,平均战胜指数623%。
第二,如果你坚持在大牛市"死了也不卖"的话,那么大熊市一来你的收益会降低很多。这7只股票如果你持有到2008年底,从1997年底到 2008年底11年平均涨幅为414%。多拿一年,收益平均减少了550%。这表明,再好的公司,严重高估时,该卖也得卖。但是,同期上证指数涨幅只有
52%,这7只明星股仍然战胜指数362%。
巴菲特对可口可乐等极少数公司死了也不卖,再跌也不卖,原因是它们的基本面没有变化,长期竞争优势没有变化, 下跌只是暂时的,迟早还会涨上来,而且涨得更多。而且巴菲特是大资金,一旦卖出,很难再以低价格大量买回来。但如果公司长期竞争优势有了重大变化,少赚了也要卖,甚至亏本也要卖。
第三,如果在2007年底闭着眼睛买这些好公司的话,也会亏得很惨。2008年这7家公司平均下跌52%。再好的公司,也不能不问价格贵贱闭着眼睛买股票,不划算再好也不买。
结论是,学习巴菲特,真正的长期价值投资成功之道是,只买业绩持续保持优秀的好公司股票,在严重低估时买入,尤其是低迷的熊市;在严重高估时卖出,尤其是疯狂的牛市。(刘建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