赟按:伟大的股票永远是意外,只有外星人事前就知道!这个简单常识是个聪明人都知道的,但是,俺们A股们却有很多例外,很多所谓的中国“股神”事前却知道,例如早前媒体报道的一巴菲特中国传人,说A股10个大牛股他买了8个,近期还在不断创历史新高,一查他的业绩,07年初到2012年底几乎没有赚到钱(期间有07年大牛/09年小牛哦,而巴菲特几乎每年都能赚到20%)。其实,俺听说很多股民把这10个大牛股都买到了,但最后并没有赚到多少钱,因为当初股票数量太少,他们就是投机,几乎所有的A股都买过。当然,当年俺也几乎投机过所有深交所A股。
在中国,不仅普通股民投资思维不太靠谱,即使中国最大的基金公司de老总貌似也不太靠谱,如俺早前呛声过的华夏基金公司前总经理经范勇宏之《“发现千倍股”靠谱吗?》,最近讽刺过的《万倍大牛股PK会买/会卖的》。
一只花哈:
有人要寻找“伟大”的公司?这是一个不错的想法。只是“伟大”的公司可能只有在事后才知道哪个公司是伟大的,因此未免让人沮丧。彼得·林奇很早就有这样的论断,“伟大的股票永远是意外。这是毫无疑问的。如果有谁在买入沃尔玛的时候就知道他可以赚500倍,那么我觉得他是外星人。你永远不可能在事前知道谁是伟大的公司。”
在现代商业史中,惠普公司的故事很有意思,非常值得我们研究。因为惠普公司曾经历过伟大的时刻,也经历过不那么伟大的时刻,可以诠释彼得·林奇的投资思想。
惠普在商业史上拥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开端。1934年,刚从斯坦福大学电气工程系毕业的戴维·普克和比尔·惠利去科罗拉多山脉进行了一次为期两周的垂钓野外露营。由于彼此对很多事情的看法一致,结成了一对挚友。此后,比尔在斯坦福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继续研究生学业,而戴维则在通用电气公司找到一份工作。受斯坦福大学教授及导师Fred
Terman的鼓励和支持,二人决定开办公司并自己经营。1938年,戴维夫妇迁居至加利福尼亚州帕罗奥多市艾迪森大街376号。比尔·休利特就在这栋房子后面租了一间小屋。比尔和戴维用538美元作为流动资金,并利用业余时间在车库里开展工作。
比尔利用其研究课题负反馈研制成功了惠普第一台产品:阻容式声频振荡器(HP200A),这是一种用于测试音响设备的电子仪器。这款产品的价格为54.4美元。后来迪斯尼电影公司订购了8台振荡器(HP
200B)用于制作电影《幻想曲》。此后,惠普走上了成功的道路。由于合伙企业的产品即在工程界和科学界中大受欢迎。比尔和戴维与销售代理签约,以将其畅销产品向整个美国市场上投放。二战爆发后,美国政府对电子仪器的订单似雪片般越舞越多。惠普新产品不断增加。1943年,惠普因开发出信号发生仪及雷达干扰仪,从而进入微波技术领域。惠普因其成套系列的微波测试产品而被公认为信号发生器行业的领先者。
在20世纪50年代,惠普进入了其增长和成熟期阶段,公司掌握了很多电子“新兴”技术并了解到其成长的内部动因。但是50年代却是经济低迷的时期,由于订单数量下降,公司不得不解雇一些员工。普克觉得这段经历令人非常痛苦。而“如何”成长和公司增长“多少”同样让人争论不休。就在这时,惠普制定了公司发展目标,这一目标后来成为其独特管理哲学的基础。惠普自此走向一条全球化经营管理的道路。结果就是,从50年代到70年代,惠普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有创造力的公司了。在那段时间里,惠普生产了一大批极具里程碑式的产品,其中包括了原子钟、科学计算器等。一位非常著名的商业作家宣称,那个年代的惠普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公司”。
20世纪70年代末,戴维·普克和比尔·惠利退休了。虽然惠普迅速发展了将近40年,可是他们的继任者却遭遇了越来越多的困扰。到1990年,惠普的销售额和利润都出现了停滞的现象。惠普开始了“强势回归”的阶段。连惠普的员工也明显地感觉到公司迷失了方向。于是戴维·普克和比尔·惠利又被重新请回公司。到他们再次离开惠普时,公司又复活了,成为财富榜上发展最快的50家公司之一,似乎又成了“最伟大的公司”。但是故事还没有结束。在接下来的15年里,惠普更换过许多首席执行官,有两任是公司内部产生的,第三任是雇用来的“超级巨星”,可是他们中的任何人都没有使惠普重振昔日的辉煌。
现在的惠普和普克时期的惠普一样具有创造力吗?当然不是。但是至少现在的惠普同样成功。2007年,惠普成为史上第一个年收入突破1000亿美元的IT公司。2009年超过戴尔公司,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制造商,同时还是喷墨、大型激光打印机以及其他打印机市场中的领头羊。同时惠普还在IT服务商中排名第二,是世界上第六大软件公司,是美国“最环保”的大型公司。惠普曾经迷失了前进的方向,并且经历了垂死挣扎。但是最近5年又转变为一个富有活力的成功公司。惠普的故事告诉我们,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理想的公司模型,也没有一套完美的永恒的成功理论。
未来惠普会怎样,我不知道。但是惠普确实曾经伟大过,也确实曾经不那么伟大过。苹果也曾经伟大了一阵子,可是最近似乎就不那么伟大了。雅芳过去曾经也很伟大,但后来却很悲惨,15年里股价从160美元跌到35美元。因此彼得·林奇先生告诫我们,当你听到“这是下一个伟大的公司”的时候,赶紧试着中断你的思维不要听后面的话,因为后面的话将永远是激动人心的。下一个伟大的公司更是永远都没有成功过。下一个玩具反斗城没有成功,下一个家德宝没有成功,下一个施乐没有成功——施乐自己做的也不是很好,下一个麦当劳等等都失败了——要“伟大”实在不容易。【赟注:早前的所谓中国伟大公司-茅台正在下滑,目前买入或一直持有市盈率高达40~80倍以上的所谓伟大的消费/医药等公司,总有亏得一塌糊涂的时刻,假如某一年经营开始走下坡路,市场又给这些公司5倍市盈率,股价最大跌幅超过50~80%以上很难吗?点击看看这个就好理解了:《警钟:股市没有不可能发生的事》】
很显然,假设有人能够在洞悉像惠普那样的“伟大”的基因,乘着它不那么伟大的时刻买进,一直持有到它很伟大的时刻将其卖出,那么肯定是一笔很好的投资。但是,假设有人乘着它很伟大的时刻买进,一旦它显得不那么伟大的时刻,那么肯定是一笔很差的投资。难就难在我们不知道它什么时候会变得伟大或继续伟大下去。彼得·林奇说得对,你永远不可能在事前知道谁是伟大的公司。
==============
【赟注:可口可乐是世界超级伟大公司吧?巴菲特说过再也找不到第二家。巴菲特很会买吧?巴菲特关注可口可乐70余年,在涨幅已23万倍的可口可乐股票上身上这20多年又赚到了多少倍?看看可口可乐最近10年的走势就能窥见一斑:

说明:这是可口可乐昨天(2013年6月19日)的收盘后的近10年K线图。可乐股票近来不断创新高,恐怕是源于美股大盘今年不断创历史新高!1998年7月14日可口可乐创出70.27美元的历史新高后,开始一路下跌。2000年3月24日标普500创出1527.46历史最高点,而可口可乐3月14日却跌到35.25美元,2年多下跌一半。期间有反弹,但总的跌了10多年,04年曾低到15元,08年底/09年初在20元以下徘徊了好长时间,直到今年在美股大盘不断创历史新高后才突破了1998年的70美元高价(这中间考虑了2012年中的1拆2,但未考虑现金分红),花了14年时间呀。如果可乐股价再次跌倒20元以下(有可能的),再来看巴菲特最近14年在可乐上的收益率会怎么样?亏!亏!亏!
下面罗列的一些数据摘自网上/非自身统计(感谢),如果有会买者事前就知道了/买到了原始股并一直持有,达到了如此境界,那……这些只能算讲讲故事吧,现实中恐怕99.9999%的人做不到,创始人可能会例外(大小非-刘元生当初400万投资万科20多年,恐怕与俺们说的这个股市上的“会买”貌似无关)。
1.在1919年“会买”可口可乐的股票,迄今回报23万倍;
2.在1956年“会买”巴菲特的智慧和劳动,迄今回报2万倍;
3.在1990年“会买”上海“老八股”,迄今平均回报100倍;
4.1990年前“会买”深万科,迄今回报700倍;(当年30多元高价投机抢过,太傻吧?当年的深万科本身经营也很2呀)
5. 1990年前“会买”深发展,迄今回报600倍;(当年60多元高价投机抢过,太傻吧?当年的深发展本身经营很烂呀,随后有10多年经营也一直很烂)
6.1993年“会买”云南白药,迄今回报160倍;(当年3多元低价投机过无数次,因为只有2000万股的流通盘,活跃。当年貌似还不知道有“价值投资”四字,何谈“会买”?很可怜吧?当然,当年的云南白药本身经营也很2呀)
7.1994年“会买”泸州老窖,迄今回报120倍;(当年几块低价的时候投机买过无数次,因为只有2188万股的流通盘,活跃。当年貌似还不知道有“价值投资”四字,何谈“会买”?很可怜吧?当然,当年的泸州老窖本身经营也很2)
8.1996年“会买”伊利股份,迄今回报140倍;
9.1996年“会买”东阿阿胶,迄今回报90倍…(当年低价曾投机过无数次,因为只有2188万股的流通盘/特别少,又“4”字头股票当年有段时间特别活跃。当年貌似还不知道有“价值投资”四字,何谈“会买”?很可怜吧?当然,当年的东阿阿胶本身经营也很2呀)】
相关阅读:
《“发现千倍股”靠谱吗?》
《万倍大牛股PK会买/会卖的》
《警钟:股市没有不可能发生的事》
《医指8年暴涨7倍VS医药行业最大风险在哪里?》
《医药/食品等消费类股30~80倍PE正常吗?》
《巴菲特的“低估
重仓”价值投资的基本策略》
赟很早以前就有的观点——
《A股跌到10倍PE以下才正常的一些理据!》
《创业板跌倒200点以下才正常》
《A股医药业估值相对境外:特别高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