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峻毅
峻毅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0,194
  • 关注人气:7,48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重在参与”应分层面的

(2008-05-26 14:38:03)
标签:

杂谈

分类: 成长★教育

“重在参与”应分层面的

 

13号中午,我接到儿子电话,听他语气很沉重:“妈,您已经知道四川汶川大地震的事情了吧,大多数学校正在上课,学校整幢楼倒塌了,同学们都压在里面生死不明,灾情很严重,我们全体同学已向杭州巿中小学生发出了赈灾倡议书——为灾区的同学送上我们的友情和爱心,大家都在积极捐款,我是捐了,可只捐了壹佰元。”儿子远在杭州寄宿,特地打电话来,就为了说“我是捐了,可只捐了壹佰元”,很显然,儿子认为捐得太少了。我知道他的秉性,平时嘻嘻哈哈管我叫老姐的顽皮家伙,一旦真正遇上有什么事时,是不会马马虎虎稀里糊涂的,都会一一落实。遇有哪个同学有困难也不会袖手旁观,最难能可贵的是富有同情心。这点令我很欣慰。他打电话来的目的很明确——他想再多捐点没钱了,言下之意是要我支持,只是没有明说要多少钱。

对于学生捐款,我认为虽然同样不是个人创造财富的来源,同样是父母的消费者,但还是应分年龄层次对待。孩子年幼无知的时期,不懂责任,没有经济实用观念,那时捐多捐少只是互相攀比而已,就应重在参与,不应助长攀比;但孩子大了,都已经是独持身份证件,享有选举或被选举的公民了,有一定的事件分析能力的高中生了,应让他知道经济力量的厚薄是有现实使用价值来体现的,捐多捐少和重在参与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概念。“参与”只是一种态度的表示,只要有想参与的心愿就可以参与;而捐多捐少光有态度不行,还要有实际的经济实力,捐多捐少的实际效应是大大不同的。孩子感觉应多捐点,说明他已经意识到灾情严重性,说明孩子明理懂事,知道轻重缓急,没有理由不支持他。我肯定孩子的思想,提醒他光自己想到了还不够,应让更多的同学了解和参与才算真正有意义……在参与的同时,再完善尽心尽能地去做……以前总说量力而行,其实,这个“力”是可以使出来,也可以不使出来,即便别人眼里看得很清楚,本人也能无所量不量力,不会有所感悟。所以,凡事应凭心而为。心在各自己胸腔里深藏着,心没有到位,自己知道,自己去扪心自问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