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红尘思说(13-16)

(2007-08-10 07:14:27)
标签:

中国散文排行榜

峻毅的博客

随笔感悟

文学原创

新散文

爱情

婚姻

结婚证

峻毅

分类: 散文★随笔

 

红尘思说

(随笔集)

峻 毅 

   

   【13】爱情"婚姻"结婚证

    我不知道别人是怎么比喻爱情的,倒听说过不少人把婚姻比喻坟墓的,这未免有些可怕,也有些不切实际了。即使是失败婚姻,死亡婚姻,那也不应是坟墓。坟墓的死者是没有思维,没有责任,没有向往的,而婚姻中的人是活的,婚姻只是人生剧中的其中一出戏,只要人生剧还没有演完,编剧与导演是你自己,自然随时可以修改剧本,有可能加插第二出婚姻戏。所以婚姻在我的理念里从不认为是坟墓。我倒觉得爱情更像是讨前世的债,婚姻则是还今世的债。

    爱情是前世讨债。有债可讨的感觉虽然不错,但只是前世的情债,你手里没有要债的依据,只凭对方愿意与否。如果对方心甘情愿还你前世情债,那两情相悦的爱情便是心心相印,情投意合了。如果对方已忘记了前世的债务,或先是承诺还又毁约不还了,或正在还时却突然不想再还了,那么你应是识时务者为俊杰。因为你手里没有任何借据凭证可以约束他履行还债的义务,即你没有索要他还债的资格。对于明知打不赢的良心债务官司,还折腾什么呢?

    婚姻是今世还债,结婚证就是一张债据。不管你的婚姻是幸福的或痛苦的,不管你愿不愿意守护婚姻,你都得守信还债。想赖账不还?那不行。债权人手里捏着债据,由不得你不还。私?情理不容;公?法律不容。只要还存在这张债据,你就必须履行还债的义务,这是人品、人性、人道、人格的衡量天平。

    结婚证的有效期长短不一,短则几天,长则永久,这只是一张凭证形式,只是物体(固体),没有思想和动力,摆在任何地方都不会主动移位,只能证明婚姻的存在,却不能测量婚姻质量,更不能保证婚姻中的爱情成份。

    人是动物,是动物类最具有思想的动物。人思维活跃,观念随变,随着外界的条件影响,时时在改变心态、思想和习俗。婚姻中爱情是从人的思想中所生产的某种意念,只是一种意念,它是随着人的思维变化而变化,这岂能是一张婚书能约束得了的?这结婚证只能证明婚姻存在,而决非是婚姻质量鉴定书。

    我国的结婚证,狭义上看是二者私事,是一份受法律保护的婚姻。其真正的含义,只是一张不实行“三包”的“互助生产合同书”,有了这张合同,这个“互助组”所生产的产品,才被认可,才能被视为是合格产品。而其广义上,是一份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所签订的“产品认可合约书”。没有这张合约,无论多么优质的爱情产品,都被视作伪劣产品。这虽不合情,却是合理合法。

 

    【14】有的人

    “有的人死了,但他还活着。”这是诗人臧克家为纪念鲁迅先生而写的著名诗句。诗人的诗是明朗的,可是我总是在现实中看到与此相反的另一种人,这种人确实活着,但是却是死了。我写的这种人不是忧国忧民的民族英雄,而是另外一种藏在阴沟里的魑魅魍魉。

    这是一种似潮虫一样活着的人,以诽谤和暗伤为业,躲在阴沟和暗影里,眼睛发着绿光,一旦有了时机,就疯狗一般冷不防地扑出来,咬人一口,至少是汪汪地一阵狂吠。他们这样做的目的很明确,因为仅仅凭实力使他们无法受到关注,干脆就做专门咬人的人,这样总是能有效地博得回头率,激人惊呼:呵,瞧这只狗,下嘴够快的!

    中国是一个封建时代很漫长的国度,无限拉长的封建阴影滋养了一批阴性的变态者,喜欢看到别人的痛而笑,喜欢看到别人不小心被绊个跟头而愉快,他们做工不愿意出力气,当兵不愿意洒汗水,写字不愿意承受寂寞,为文更不愿意面对真实,所以就开始研习厚黑学,籍此找到生存的依据,即是:你要前进我绊脚,你要清澈我污染。

    鲁迅先生在世时候,最见不得这种人,非常痛恨中国漫长的封建传统,把这种人的存在视作民族的疥疮。大先生对于敢于正面战斗的人,哪怕是强大的敌人,也是给予了应有的尊重,但是对于这类魑魅魍魉,则是不置一顾。

    可是,这些人至今还存在着。我沉思已久,却还是不知道应该把他们隶属于民族的悲哀,还是人类的悲哀?

  

    【15】文字情愫

    我一直明明白白却又是稀里糊涂地在人生路上走着,准确观客地说,我一直在向前努力,没有给自己后退或停止的机会,我一直没有放弃我的思索,虽然我一直没有明白我到底在等待什么,我要寻找什么,在这说不清理不明的思索中,我觉得我心里总有一种招呼我的声音在喊我,飘渺的思维里好像有个精灵与我前世有约,必成我今世的知己一样,伴我经历翻山涉水的探寻,我渐渐明白,那是我生命中的一个幽魂——文字。

    对于写作,我只是喜欢,不管别人怎么说怎么看,我就当其和我做人一样。别人如何说如何看那是别人的事,我只写我自己想写的,慢慢地、认真地、坚定地向前走着写着,活到哪里,就走到哪里,写到哪里,就算停泊在哪里。这只是我的修行,我的做人,我的人生行程。这一旅程中,能真正能打动我的,不是名利地位,不是荣誉光辉,恰是人的精神世界和感情世界,是那份厚重的爱与深浓的情。

    人到中年,快近半百的我,该付出的都已经付出了,无愧我的历史;该明白的都已明白了,无愧我的思想;该见识的也都见识过了,无愧于我的辛勤劳作;该收获的也都慢慢地让我看到了希望。我越来越喜欢站在人群的后面和两侧思索,静静地思前想后。我不期望能给更多的人带去什么,也不曾想在我生命里留下什么辉煌。但是,我既然已经留下了延续我生命的种子,总该给我的孩子,为我世世代代延续生命的种子,留下一点什么吧!我的爱恨情感、我的喜怒哀乐,我的艰苦跋涉,我的执着渴望,我对这个世界因我的存在而产生的一些正确的或不正确的意识理念……

    我常常感到世上有阅读,那是上苍看我们寂寞而赋予我们的恩施与惠顾,世上存在写作,那是人生看我们孤独而赋予我们拥有描述和修改生活的权利。我贪恋地吮吸着书中的乳汁和精血,那是在为自己而阅读,所以我不再寂寞;我孜孜不倦地写着,那是在为我爱的和我爱的人在描述爱的艳丽、温馨、甘愿,精心修补编织五彩缤纷的人间爱网,所着我不再孤独。

    文字就在文学的感情世界这一夹缝里顽强地生存着,当然也靠语言给予文字生存必备的阳光和给养,语言的丰润和艳丽,又偏偏建立的思想情感之上。如何存留和激扬思想情感呢?文学最终是思想,文学便成当我喜欢上了文字,我就毫无疑问地选择了对面感情世界。

    面对这个让我期待又让我胆怯的文学宫殿,面对这个让我坚守又让我疲惫的情感世界,面对毫无表情如苍白的日子一样的显示屏,我择选了文字,选择了我想要表达的思想演绎。我要借助文字的翅膀让自己腾空而起,飞舞在一个由文字语言搭建起来的天空中,像一个精灵,让那些熟悉而实质却很陌生的人为我大吃一惊,或短兵相接、或握手言和,为我们与生活达成的谅解,为生活中的真善美而欢欣鼓舞,为那些蓄意制造不和谐景观的乌烟瘴气,筑起一道防火墙。

    只要我还有生命,我还有思想,我还要写,我也还能写,这难道还不比什么奖杯啊,名利啊,更值得我欣慰和安逸吗?

 

    【16】“落网”心态

    我不怕别人怎么说我是“文圈”井蛙,没见过什么世面,不知文情世故难上井台;我不管别人怎么说我学识浅薄,未进名门未出名家,习习写写纯属是小儿科里行书,不知上台要学会化妆乔打扮,素面朝天只配在小桌就餐难上大雅之堂显风采;我不管别人怎么戏笑我幼稚,只能写些生活中那些鸡毛蒜皮的零碎点点没有出息,竟是个不知文海人情,不懂拍名人抬大家的痴呆直笔……此乃本属实,绝非人家绯闻胡言,管人家爱说不说,似与我有关,有关是因我活生生地存在,多少占有位置令人不快。与我无关是因为我“耳背”听不见,是因为我“眼力迟钝”看不见。有关无关自在心态。坚守了我习字我乐,我作文我欢的地盘。再加自己的“峻毅快乐语录”,还有啥闲言恶语能与我沾上有啥不关的?

    现实生活中的作家和网络文学中的笔者及读者所形成的“文圈”,其深度与质地成分都无法测定,文化资质的深浅,文学修养的悬殊,无论是文慧或是心智,无论是文品或人德,都存在难以低估的差异错落,这还没有包括写作者们各有的写作动机和目的目标,还没有牵及写作者在写作以外的思想纯度和人格厚薄。大鱼小虾螺丝螃蟹一池游,我亦混入在其中。故而我很有自知之明,大多时甚至于连只井底蛙都不如。因为井底蛙一直在蠢蠢欲动想跳上井台另寻食空,而我连往上瞧瞧的欲望也没有。非我惰性非我赖,非我思维有阻碍,非我灵感已枯干,非我乏味作文难,更非我清高作文怕用稿难。我是从没有想过文字能给予我快乐以外的林林总总,从没有想过要利用文字为自己捞取名利夺得风光,更没有想过要用文字养生计,为稿酬做文字奴隶,劳心费神捏着文字当棋子为别人下棋做文章。

    我写字作文,纯粹是知乎其水浑,乐乎独自行。深深浅浅,浑浑清清,自行其是,自负自顾。我要的是从写作中认识生活而积攒生活所要的阳光,收集现实生活带给我的思索沉淀和知识聚累,要的是在写作中思索生活的沉浮,所需准备适度的物理条件和内在质度,我要的是写中的快乐和快乐的写作。习习写写便是我的作乐。

    因此,每会接到圈内圈外的笔会通知,我总是冷眼相望,脑电图似乎呈现空白状态,心地图也不会因此而另有曲线变换——我简单的只为有乐而前往,学习交流的前提也是能带给我轻松愉悦,有好友同往就一声OK,尽是陌生人趁早Bye-Bye。会议的空间,我会择清凉爽心的低调,拉上好友,找一个宁静的角落,自乐嬉笑,还我本真童心是首要。张扬?因我胆怯与我无缘,面对那些“激浊扬清”的场面,能溜即溜,因为我知道,不溜走留给我的,只能是我无能的傻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