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峻毅
峻毅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0,194
  • 关注人气:7,48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做一个睿智的家长

(2006-06-19 09:34:45)
标签:

谈天说地

感悟随笔

家庭教育

亲情

家庭

教学

教育

峻毅

分类: 言吾★书吾

做一个睿智的家长

    宗和才

 

    教育,是一项宏伟的综合工程。作为一个家长,自己的孩子仅仅依靠学校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家庭教育的配合才能够完成。因此,孩子的成材,仅仅靠教师教育是不够的,还需要家长的教育引导。

   

    2005年底,在成长论坛看到编辑在讨论一个帖子,一个很值得广大教师和家长思考的教育话题:一位母亲讲述了自己的孩子由于受到老师不公正的待遇,造成了严重的心理阴影,学习成绩一落千丈,不愿意去学校,母亲只好带他求助心理咨询中心。文章表达了这位母亲爱子之心和痛惜之情。没想到,网友们的一些跟帖,把批评的矛头指向了她,说她没有保护好自己的孩子。这种现象很让人深思!到底是谁的错?作为一位母亲,遇到这样的事情又能怎么办?难道这不是学校和老师的责任吗?如果是,学校和老师为什么不采取补救的措施?

    于是,我在论坛发了这样一个帖子《新教育时代,呼唤和谐的教育环境》,主要进行如下论述:《“人体雕塑”画的风波》中的玩玩由于“性”这个问题,被人打上了“下流”的烙印,不同是《哺》的旺旺是被自己生活周围的村民打上“流氓”的烙印。相比之下,《“人体雕塑”画的风波》中的玩玩所遭到的“下流”非议就更具有悲剧意味,老师作为先进文化的传递者,居然犯如此低级的错误,尤其是作为美术教师,对于艺术、对于人体画、对于裸体艺术居然得出了如此低级的结论,真叫人匪夷所思。尽管母亲一再为孩子的老师开脱责任,不让自己的孩子因此而讨厌教师、叛逆教师:“老师可能有他的衡量标准,因为每个人的思想和看法是不同的,衡量的标准也就不一样了。你想想,人家大作家大画家的作品,还有人不喜欢的,被人提出质疑的呢,这是很正常的。”通过这样合理的引导,即教育了孩子,也维护了老师的尊严,但老师却还不知道自己教育的失误。老师这样一句“下流”,刺伤的是一个幼稚的心,这对孩子心灵的体罚,是肉体的体罚无法相提并论的,肉体的体罚仅仅让孩子承受一时的痛楚,但心灵的体罚却有可能是一辈子也放不下的沉重负担,并告诫家长如果这样,还不如换换环境,让孩子转校。

    当时,很多教师在讨论,十分激烈,但很多教师的观点显然仅仅是针对发表而论,而我则担心这个家长一失足造成千古恨,凭胆力支持家长。后来,因为我的真诚,这个家长很快和我联系,并成了好盟友,在和她的交流中得知这已经是几年前的事情,现在孩子已经在读初中了,而该家长当时真是换了学校,给孩子换来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

   

    不久,这位家长在论坛给我如下回话:“花开不败(我的网名)老师,谢谢你的理解与支持,谢谢你讲述的故事。我想,我的玩玩好歹还有我这做妈妈的呵护,抚慰他、肯定他,凭着我微薄的力量,努力减轻他的受伤程度。故事中的旺旺呢,可怜的旺,一个天真无邪的孩子,他只是因为想妈妈啊,他所需要的只是妈妈,他咬的只是羡慕弟弟有妈妈,他也想要妈妈……在他的眼里也只有妈妈啊。要说流氓,是那些伤害旺旺的人,骂旺旺的人,才是真正的流氓,无论是从思想意识或是行为,都够得上是流氓。老实说,教育孩子不是一般的工程,而是一项长远而又艰巨工程,我想应该是我人生中所承接的最大、最没有底谱、最难的工程了。它不存在如何预算,如何计划安排,制图……何时会出现险情需要调整……难就难之在没有一个已知数。有的时候,也很迷茫,真不知怎么做,这比任何工作更使我费心劳神。别的工程可以不接,实在不行也可以违约,唯独对教育孩子这项工程,再难再累也得做下去,做妈妈的我,是没有退路的……”

   

    我也给对方如下回答:“当看到您对孩子的处理方式,我就很感动,毕竟,你没有盲目的崇拜老师,也没有一棍子把老师打死,而是很巧妙的引导孩子,这是我非常佩服的,尤其是你能做到请教心理医生,说明你是十分冷静的分析问题、看待问题、思考问题,是一个智慧的母亲。现在,像你文章中这样的庸师很多,我们教育界已经爆发了这样的例子,作家也进行了预测性的思考,这就需要家长自己关注孩子的教育,也给我们社会提出了提高教师素质的呼唤。希望孩子没有受到惊吓,希望孩子能健康成长、希望你能引导孩子走出困惑,正确对待人生,正确对待艺术,正确对待你的环境。对于孩子受到伤害,你没有错,错的是老师和批评你的人,错的是教育,你已经做得相当不错了,是一位非常出色的母亲,作为你孩子的他应该感到满足和自豪了。对有些网友的话可以看看,不必在意、不必放在心上,因为他们有的话本来就是偏激的,按照你自己的方式教育孩子,借鉴一些成功的教育经验来教育引导你的孩子。”

 

    后来,在圣诞节那天,她给我发来一封电子邮件,从此我们就成了好朋友。

   

花不败老师:您好!

    在圣诞节里给你回信,非常真诚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真的,当看到那些质疑我保护不力的时候,我感到很委屈。特别对那些接近不讲理的偏激,让我觉得我是不是不应该重提伤心事让大家来讨论什么。但静下来想想,也想开了,我连儿子受到如此重的伤害都承受过来了,现在还有什么不能面对呢?我有责任把此事说出来,只想别的孩子不再有玩玩这样的遭遇了。所以,我也犯倔,一来一去与她们辩论着,证明着。我不是太小气的人,我只是想通过我的实际心情,为我自己和类似我的家长们争取个公道。我不想争什么,只想展现我的真实想法:我没有找老师吵闹,并不是我原谅了他的错误,或是我的高尚,而是我真正从保护儿子出发的,其实,也算是我的自私。

    我很不赞成让孩子看到家长与老师吵架,不管是什么理由,这对孩子的负面影响都很大。

    老师,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所担任的角色,并不亚于妈妈。教育孩子尊重老师,在孩子面前尽可能保护老师的脸面与尊严,不是家长有多高尚,而是我们要日常的家教中,确确实实应要重视的,出于对自己孩子负责,更应该这样做。

    作为让孩子信任的妈妈,当着孩子的面与老师吵架,而且是为了争什么对啊错啊的事,这在他的成长中,带给他的负面影响不会亚于其他的伤害,这一负面印象将一直伴随他成长,不管吵架的结果是什么,受到伤害的,只能是儿子。

    如果吵架后没有得到公正,那么这“下流”的暗影会越来越大。如果吵架后得到了公正,那么永远会有这样两个烙印烙在他的心里:1、妈妈总是对的,老师是错的,老师的话可以不听,不尊重。2、和老师闹矛盾,妈妈会找老师去说理的,有妈妈帮我,我就不用怕。

    因为孩子的思维是非常简单的,他还没有具体分类分析对象的能力,这很容易把妈妈和老师简简地地看成两个对立单位。还容易让孩子误解“吵架可以解决一切”。

    那位代课老师的行为与资质,实在是让我很生气。单从孩子被伤害的程度,和给我带来的伤心,别说是找他吵架,就是揍他一顿也不过分。

    可冷静下来,再换个角度想想,那位老师的行为,只能说是他个人的素质与资质资格存在问题,相信他的出发点不会是存心想去伤害一个学生,他也不会想到他的行为会给孩子造成这样深的伤害。如果他知道会有这样的后果,我相信他不会那么残忍,不会那么没有人性。

    我相信,天下没有一个老师的初始行为是处心积虑想去伤害学生的,他们的资质与素质支配着他们的工作能力与行为能力,他们伤害了孩子们,我就看成那是他们的工作能力不合格,是工作失误造成的(如同在生产过程中因为不负责出了次品),而非是他们的本意要去伤害哪个学生。我既然能接受他们不是故意的这个理论了,那么我是不是也得“得饶人处且饶人”呢?

    能静下心来去平衡利弊得失,我想别的家长也会选择保护孩子为首要条件的。

    儿子转学后这些年,经过老师、我和儿子本身的共同努力,事实证明我的选择是对的,儿子是好样的。从五年级下半学期起,他终于找回了他的自信,各方面进步都很大。现在看,他应算是个品学兼优的学生,深得老师和同学们喜欢,他第一批加入了共青团,且连续被评为“华美骄子”(华美是他就读学校的校名)。

    通过这件,我感慨很多很深,现在的家教模式,也令我有些迷茫。看我周围大多数家庭,都在为孩子开小灶补课,不是请家教,就是给孩子们找补习班,他们特别注重在孩子的学习成绩上,把学习成绩看得比孩子的个性、品行还要重得多。看儿子的同学有那么多做不完的作业,而我从来就没有给他另加学校以外的练习,他对自己的业余空间有自主支配权,看书、看电视、玩电脑、帮我做饭或整理内务,我不强迫,由他自己安排,约束他的原则就是学生规则,我对他的要求很简单:做好学生应该做到的事,记住自己是个学生。

    上学期末,儿子来电话让我给他寄两本小说。我同事当时就说我,你还真给他寄啊,都期末考试了……。我想了想,还是给他寄了,我觉得提醒是应该的,毕竟是孩子,自制自控能力总会有失偏的时候,但用不给他寄书的方式强迫他接受我的观点,我觉得不太好。学期结束回家时,我问他临近期末考试了怎么还要妈妈寄小说书看啊。他告诉我说,课间或午休时同学们在教室里推来撞去地闹着玩,说不好会弄伤谁,还影响那些动作慢,没有做完习题的同学。有小说书看,看过也有新的故事话题了……

    看别家对孩子学习抓得那么紧,而我的玩玩却一副轻松自在的样子,我也怀疑我是不是真的太不在意孩子的学习成绩了?有幸在成长论坛这个平台里遇上你这位中学老师,特想听听的看法,希望我们能成为好朋友。

                                   峻毅2005-12-25

   

    于是,我们真的成了好朋友,一个是家长,一个是教师,形成一个天然的家校联合,尽管她的孩子不在我班读书。在后来的了解中,我还知道她是一个很不错的家长,一个睿智的家长,她对孩子的引导教育,远远超出许多教师对孩子的爱和教育引导。原来,我怕这个家长在孩子教育问题上出现教育艺术的过失,才这样给她回帖,而她也怕我这个教师在教育学生出现这样的教育过失,与我交流。以下是我和她进行的几次教育对话。

   

    峻毅:我是玩玩的妈妈,老师好!看到你的回帖,真的很感动,你教什么?

   

    花开不败:我教政治。不要夸奖我,我什么都没有啊。你是一个很不错的母亲,真的,现在孩子怎么样了。

   

    峻毅:虽然我现在不是老师,但曾教过四年语文。现在与数字打交道,我是搞储蓄的。我只想做儿子的朋友,我不强求他做什么,健康快乐是儿童的首要,是他健全人格不可少的。我有时候也有些迷茫,看其他同事这样让儿子学这学那的,我想,这真的有必要吗?我这样对吗?

   

    花开不败:你是对的,你抓的是教育的根本,教育本来就是要给孩子以快乐,而不是痛苦。但是,目前我国的义务教育,基本上没有给孩子带来什么快乐,更多的是带给孩子的是应试教育之苦。尽管,我也这样想,但无能为力,毕竟,我们教师还要承载升学考试的压力!

 

    峻毅:很多知识是需要他们平时去发现的,填?能填多少?关键看如何引导填进去,饱和了怎么消化,光是死劲地填,有用吗?关键是让孩子自己想学。可现在的教育模式?没有办法,不是我们几个人能左右的啊!但也只有这样做,因为其他方法还没有。怪不得会出现那么多孩子迷恋网络游戏。难道老师们真的没有感觉到,这不是说控制就可以控制得了的。

   

    花开不败:很佩服你这样的母亲,孩子会因你而骄傲。我希望和你这样具有睿智的母亲做朋友。今天12点半看中央新闻频道的电视没有,明天还有这几天我都看,主要讲网络游戏对孩子的伤害,甚至有的孩子由于网络影响而自杀。心疼不说,为孩子们感到冤,这都是政府不作为造成的。所以,很赞赏你能用你自己的力量,尽可能让你儿子开心点。

   

    峻毅:做妈妈容易,但做个真正合格的母亲就不容易了。我是从你的回帖中感到男人的胸怀,但却很少妈妈觉得自己应把孩子当作一个完整的服务对象,大都只是把孩子当成是灌输对象。我个人觉得,老师也不容易,只要不是故意的,可以正面与老师交流为好。我说的意思是,可以找老师交流,把自己的想法与建议说出来,让老师参考。公立学校的老师也不容易,他没有那么多时间为哪个学生全面思考。做妈妈就不一样了,你面对的只是自己的孩子,仅就罚站一事来说,妈妈可以细细地想想办法怎么让老师找个不让儿子罚站,而又能让儿子接受纪律的办法。60多人一个教室,如果都过于自由,那么老师怎么去完成教学任务呢?我们的学校还是要讲纪律的,可能是有我的自私在作怪,我真的有点怕论坛上那些过分不考虑事实的言行。学校的老师与家长,不应成为对立的,因为大家的目的是同样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孩子好。

   

    花开不败:你儿子学习成绩怎么?

   

    峻毅:在年级排前十名吧!我从不给他压力。初一了,我从没有看分数定他优差。我只要求他不可以重复做错一个类型的,我说的是指学科考试时,错了不怕,但不可以错了以后,不去弄懂而再错。考试成绩一般不过问,但对老师的评语我一定要清楚。能不能考入重点高中,那是看他自己努力了,我只是要他知道,若想要出人头地,必须要先学会做人。我也没有别的能耐,只是做他的朋友,多和他聊天,在平时的聊天中灌输我的观念,这样不容易使他产生逆反心理,我之所以没有过高的奢望和强行要求,只想尽心对得起‘妈妈’这个伟大的词汇。

   

    花开不败:如果你放心的话,在家上网可以让他找我,我可以帮助他。你知道,如果做到你说的这些问题,你孩子已经有资格考北大清华了。先学会做人!这是教育的根本,你知道吗,你真的很不错,有这样的家长,是孩子的幸福!

   

    峻毅:他独立在省城住校的,每半月回家一次,回来就是我的福气了,给我做饭是他的任务了。如果不会做人,学得越多,对社会危害就越大,所以让他学做人,明白做人的不易是我的责任。我不要求他考什么学校,能考什么学校,那是他个人的主观意识,也要看他的具体能力,实际的考核成绩。我做我该做的,儿子是我的服务对象,是我最重要的“客户”,是我人生中最大的客户了,我没有任何理由不全心投入服务。所以,当别人责怪我不力保护他的时候,我很委屈,但细细想想,这也正常,各人的思想不同。这次回家看他在写贺卡,有写给幼儿园老师的,有写给原来班主任的,还写给了曾因为对他不了解而说过“你这样下去,以后不会有出息”的数学老师。我问他对数学老师真的不生气了吗?他的回答让我高兴了一夜没睡好。他说:“老姐此话差矣。我是真正感谢她对我的小看与伤害,因为是她小看了我,反而让我争气了,努力了。”

   

    花开不败:做人才是根本的道理。你是想用这样的方式教育别的家长和教师,你把这些问题做好了后,不考好学校都难。很多父母却没能这样想这样做,作为与不作为不一样,孩子有没有教育好,什么都不说什么也不问。像你儿子这样的孩子少见,但也与你的教育引导分不开。

   

    峻毅:前些天他对我电话说:老姐,我今天打人了。我奇怪了,但没有问他为什么。我只说:你不会无故动手的,总有你的理由,而且一定是很充分的。我俩在没有别人在场时,他就没大没少的叫我老姐。他说:谢谢理解,不过我现在想想,再怎么我动手打人还是错的,所以向您认错了,具体情况回家向你汇报吧。不过,我已有思想准备,这下可能会把骄子给打掉了。我问他:你是不是很在意?那你先想想,你觉得奖状与你的行为哪个重要?他不假思索地回答我:“我在动手的时候,就想到了后果,但我还是打了,再大的荣誉我也不要了,我就是要用我的行动发言:‘以后不可以这样对待我’。打架后我主动找老师反映了,老师了解事情前后,没有过重批评我,只是提醒我要注意自律。

    上了初中,他各方面都比较正常了,我觉得没有必要再多说了。现在的老师对他的评价不错,说他是同龄孩子中少有的会贴体别人的。上初中时,我曾对他说过:你长大了,你的人格也应是独立的,你要为你的独立把好关,不要放弃独立的机会。

   

    花开不败:你做得太好的。孩子有错不能武断和凭主观感情办事,首先得弄清楚事情的原因,否则,按臆测办事的结果就是无情伤害孩子的自尊。

   

    峻毅:代老师,我想问个问题。你是如何看初中生男女学生友好来往这个事?我只是对我的做法有些不肯定利弊分成。有一天,我儿子回来直言不讳地说“老姐,我喜欢我们班的ΧΧΧ。”当时我也不知该怎么面对这个问题。想了想,只是不当一回事回他:这是很正常的,因为她是个公认的好女孩,别说你们同学都喜欢她,妈妈我也很喜欢她。他奇怪地看我:“您怎么不骂我早恋啊?”我问他:“早恋?你觉得你在早恋了吗?那你说说,什么是早恋?”儿子不讲理由:“反正我就是喜欢她”。我说:“喜欢与早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定理。男同学喜欢女同学很正常,我为什么要骂你这样正常的行为?我在学校读书时,就有不少男同学喜欢和我说话、和我玩的。我也喜欢别人能喜欢我,这是正常的啊。你除了喜欢和她说说话,讨论学习以外,你有没有想过要对她负什么责任?你有没有这个资格可以去为哪个女同学负责?你不知道了吧,你连什么是需要负责的都不知道,那你就根本不知道什么叫早恋!”我明确告诉他,他们这样互相喜欢、友好,是同学间的好感。除了好感,不存在为谁担起责任,所以除了好好珍惜,以后毕业了,回想起曾经的友好,这是很美很好的一种感觉。

 

    花开不败:谁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包括你也包括我,你只要引导就可以了,只要不超出界限,只要不影响学习就可以,从责任这个角度引导很有效果的,只是对女生有好感,认为她看起来顺眼,对自己好,就以为是早恋,其实错了。如果以后真有可能就努力学习,考上大学后再谈这样的事情也不迟。何况,孩子的这种心理仅仅是对异性的好奇罢了,这也是孩子青春期必然会出现的一个问题。

   

    峻毅:还有一点,我对他说:“你如果真想和她好,那你还得更优秀,因为你们班的男同学都喜欢她,你要用你的实际能力与本事证明你是最优秀的。你各方面都比别人优秀了,长大了你不找她,她也会来找你的。”最后他说:“我以为你也会骂我早恋,这是我们做社会实践测验。我当时在同学中说我妈妈不可能骂我,他们都不信,说没有一个妈妈不骂早恋的,除非你妈妈不爱你不管你。”

   

    花开不败:他真的这样考验你吗?看来这个孩子的确不一般,值得你花心血来教育引导。有两种人不会骂孩子,一种是你这样的妈妈,一种是那种无知的母亲,认为自己的孩子可以能够给自己找个儿媳妇回来。前者是教育的睿智,后者是教育的无知和悲哀。

   

    峻毅:我说:“爱不爱你不是别人说的,爱的感觉在你心中,要你去感觉的。”当时我也是无奈啊!我想我该怎么说才可以让他正确对待。我同事说我应该不叫他们来往,我想可能吗?我也做过女儿,我最反感强加于我的不自由与不理解,况且,那个女孩也确让人喜欢。

   

    花开不败:家长的言行主要让孩子领会自己爱他,否则,你付出了你真挚的爱,孩子没有理解,他不仅反感你,还会处处与你作对,不仅没有效果,还会在逆反心理的支配下越走越远。你的处理方式是非常正确的,我曾看到这样一个经典的教育故事:曾有一个母亲,专门叫孩子到对方家去做作业,做完后再回来,结果他们处理得很好,长期在一起,知道对方的优点、缺点,要么就不恋爱了,要么就相互鼓励,到大学相见。结果,孩子们都努力读书,以信守当时的约定——大学时见,大学时再延续美好的爱情。但是,当孩子们考上大学后,由于各自的爱情观点不同,昔日的爱情已经变成了昨日黄花。

   

    峻毅:他喜欢她很正常,真的,我觉得很正常。后来他对我说,现在我们的同学都说我是个富翁。这下论到我不理解了。他说:“同学说的是我们的家境虽然不是老板,但我的精神是富有的。”有他这样的认为,我累还不应该吗?我33岁才生他,应该说我比别的妈妈要长年许多,我应利用我比年轻妈妈稍多的社会阅历给他一个快乐的空间。前阵子我给一个迷恋网络还责怪父母的孩子,公开回了一封信。因为有不少家长都写了同情的回帖,我觉得很不应该,不管谁,对孩子有益的,做妈妈都应该支持,对孩子有害的,做妈妈的都应阻止。我是看了这封信和那些回帖后,我觉得我也是个妈妈,我应把我看到对孩子成长心理不利的问题说出来。当时大家觉得孩子可怜,需要同情,一味地指责家长。我觉得这样很不好,指出这样只会给这个孩子助长有了错误就推卸责任,不能认识错误,这表面上的同情与支持,其实给孩子成长更带有负面影响。

   

    花开不败:即使不正常也这样做,时间久了就很容易理解你的做法,但如果你越是反对,他越逆反,那就没有办法可以理解了。你就是他最大的财富,如果谁有这样的母亲,就很好了。有什么累的啊,我们才累哦,你这样的教育很轻松的啊。其实这是晚婚晚育的一个很重要的资本和优势,你可以看到最近我写了很多关于教育环境的问题的东西。

   

    峻毅:对孩子的教育难吗?难,但不能因为难,就不去克服了!对任何一个孩子,都不容易,因为各自有各人的思维,教育不能有硬性的模式,教师累与家长累的责任不一样。教师教不好,有后路,家长就没有任何可以推却的,是自己人生旅程中出了问题无法完成应该完成的任务与目标,是一次不合格的,而且是无法弥补的。说大了,是对国家制造了次品。说小了,自己这辈子再怎么幸福也是空的,再怎么辛苦也是没有成就感的。那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呢?所以,我一直觉得教育孩子是我人生中所承接的最大的工程,我只有服务的义务,没有索取的资格。

   

    花开不败:难不难关键看什么样的孩子而定,看什么样的教师和什么样的教育而定,而不是主观的臆测。教师教学累,又得不到社会的认可。学生有自己的思维和个性,现在很多家长一般不管,像你这样的太少了。怎么觉得我俩的思维简直就是同一个人的思维?也这样想,尽管我是老师,不带有什么功利目的的老师,但我尽力后,有谁知道我的努力?

   

    峻毅:我现在还真应该忏悔当初放弃做教师,老师的付出,只有真正为子女付出所有能力的人,才会有体会。对象不同位置不同,方式方法也不相同了。同样的主题不一样的角色,结果也不一样。其实,我儿子最幸运的是他的启蒙老师确实不错,不管儿子今后有没有成就,她都是我这辈子感激的人。我很普通,如同大海里的一点水,只是想尽我本分与职责,我努力不给社会出次品,我再好也是份内的责任,这是不是让你觉得很幼稚啊。我只是想给自己加油!

   

    哦,这是一位多么睿智的家长啊!真是一位少有的好家长,如果天下的父母都有这位家长一般的心智,我想,教育“生产”的产品就很少会有次品流入社会了。

 

    为了教育事业,为了做一个睿智的家长,让我们大家都做一个理智的教师吧!

 

宗和才2005年冬于重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