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峻毅
峻毅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0,194
  • 关注人气:7,48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七页回家(杨永康)

(2006-06-19 08:30:42)
标签:

第七页回家

散文评论

新散文左岸

作家

散文

杨永康

峻毅

分类: 阅读★杂记
    第七页回家(杨永康)

    我是一个在一些方面自控能力很差的人,我是说自己是那种一旦想回家就得回家的人。一次,我随大人们去离家较远的另一个村子里看一部浪漫而伤感的电影,电影写的是一对恋人,彼此深爱,一个地像死在了佛罗伦萨,另一个非常地伤感,一直在一个广场上踱着步子,大有永远踱下去的意思。那时候我对爱情既无成见,也无偏见,只是这部电影反映的东西对我来说是完全陌生的。面对陌生的东西,我有点手足无措。每次手足无措的时候我都会沉浸于书的某一页里。我低下头借助于月光或者星光模模糊糊地把一本随身携带的书读到第三页或者第四页,突然有了回家的念头,便离开大人往回赶,路旁排列着密密的玉米、高粱或者向日葵。我先是随心所欲地走,不一会儿有点紧张,紧张到有点窒息,便开始奔跑或者逃离,直到黎明第一声鸡啼。许多年后,我去某地旅行,俯身爬一个有名的洞,还想起那次有点窒息的回家经历。
    一个人年轻的时候总有许多许多梦想,这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我想说的是我那时候固执地认为只有到天涯海角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因为天涯海角在自己的经验之外。不过命运弄人,大学毕业后,我被分在一个没法再小的镇子上。有一年秋天,雨过天晴,空气清新,我的意思是说天晴得不可思议,空气清新得不可思议,这让我有点手足无措。我说过,我手足无措的时候,就得打开一本书,沉浸其中。刚读到第二页或者第五页,突然有点想家,便开始收拾行囊。出发的时候,杨柳依依,上路不久就开始雨雪霏霏了。路上铺满了沾满雨水与雪水的金黄或者暗红色的树叶,走在上面软软的,像穿一双软鞋。到家的时候好像是冬天了,我的头发、衣服已让雪水给冻住了。
    当然,一个人的一生不可能只有一次或者两次手足无措的机会。有一次我去江南出差,对面正好坐一位美艳女子。我一坐下来就有点手足无措,我说过,面对陌生或者自己经验之外的事物,自己就有点手足无措。一言不发,恐怕有点做作,打开一本书来读,也有点别有用心。更要命的是,我担心一旦读到第三页或者第五页,我会突然产生回家的念头。要知道车从起点出发并没有多久。我只好找借口坐到司机的旁边,陪那个浑身散发着臭汗的家伙闲聊。聊到有点无聊的时候,车上有人打开了随身听,“流浪的脚步走遍天涯,只有一个家,冬天的风吹着,把我的泪吹下……”虽然有点跑调,但总算减轻了我因不能回家而产生的不安和忧伤。
    如今,我将届不惑之年,按理说,经验之外的事物已经少而又少了,但经验之内的东西有时候也让我有点手足无措。就在不久前的一个周末,姐姐在电话上对我一阵指斥,好像是因为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我有点手足无措。这时候,妻子从旁边递给我一本书。我觉得自己该读书了,问题是读到第三页、第五页还是第七页?
   
   
(原载《中华散文》2002年第1期)
    杨永康,男,汉,生于19635月。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写诗,九十年代开始写散文随笔写作及李梦阳研究。1994年加入甘肃省作家协会。2000年初散文引起关注。2002年,散文《第七页回家》在《中华散文》刊出后,被作家文摘等刊选载,入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散文年选,及《中华散文》10年《百人百篇》。

 

    峻毅解读:好的散文总是隐藏很深。作者越是把自己藏的越深,散文越是精美——有了切实的体会了

《第七页回家》,以“我是一个在一些方面自控能力很差的人,我是说自己是那种一旦想回家就得回家的人”直接点破了他的情绪,接着就围着“自控能力很差的人”展开,从童年到成年几个不同年龄段的“手足无措”的情节,“每次手足无措的时候我都会沉浸于书的某一页里。我低下头借助于月光或者星光模模糊糊地把一本随身携带的书读到第三页或者第四页,突然有了回家的念头,便离开大人往回赶,路旁排列着密密的玉米、高粱或者向日葵。我先是随心所欲地走,不一会儿有点紧张,紧张到有点窒息,便开始奔跑或者逃离。”“我去某地旅行,俯身爬一个有名的洞,还想起那次有点窒息的回家经历。”“我说过,我手足无措的时候,就得打开一本书,沉浸其中。刚读到第二页或者第五页,突然有点想家,便开始收拾行囊。出发的时候,杨柳依依,上路不久就开始雨雪霏霏了。”“久前的一个周末,姐姐在电话上对我一阵指斥,好像是因为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我有点手足无措……”每当面对不同的情感(当然还是以爱情为主),就有因为陌生而紧张,由紧张到恐慌,最后就以读书作为借口,只是想遮掩自己在努力转移意念,使自己精神游移。“有一次我去江南出差,对面正好坐一位美艳女子。我一坐下来就有点手足无措,我说过,面对陌生或者自己经验之外的事物,自己就有点手足无措。一言不发,恐怕有点做作,打开一本书来读,也有点别有用心。更要命的是,我担心一旦读到第三页或者第五页,我会突然产生回家的念头。”这一次“手足无措”来由,描述了一个心不在焉,百无聊赖的人和一位陌生女人之间的距离感而引发出其内心的意念和外在的言行恰是正相反,想做的没有做,想说的没有说出来;而说的都是最不想说的,做的也本是不想做的。本就没有想要回家,却只能选择回家。回不了家,就一直处于一种忐忑不安的忧伤中怕人看见自己的忧伤彷徨茫然无措,怕把心底的空虚暴露出来,越怕越恐慌,越紧张越怕,直至精神游移,处于无家可归中……这正是《第七页回家》里的“我”的心态导致其行动犹豫和精神疑虑,从而加重了其人生路途上负有沉重的负担,脸上却要表现得无所谓。真是表白怕尴尬,不表白更尴尬在现场状里,永康先生难能可贵的就是敢把这种尴尬的症状写出来,永康散文追求的就是这种心灵张力的暴发,重在随着他的情绪而作,偏重在感性创作,这本身就是一种个性创作的精神,追求的就是这种剖解自我心灵的精神,一切都是依托在他个体善变不稳定的、且随时随着情绪灵活移动定位,又有无限思维空间的心灵舞者的心力上。

    我曾对“第七页”的题名怀疑过是不是有某种特别的意义,证实没有之后,我想那就是心灵突发的撞击而产生的。把第七页当作了其中的细节,纯是作为情节上的巧合,这个读书人当在现实生活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时,如看到一个很像难以忘怀的女人等等……就由着自己的任性和随意,不管在哪,不管何时,不管把书看到了哪一页面都会想到该回家了。于是“第七页”,只是故事的符号,成为人生道路的标志,也是情绪变化的一个转折。他得把第七页折叠起来,养成习惯,以后看书、读报什么的,先会想到第七页。推而广之,读第七版、阅第七行,住第七街等,上第七楼等等,就有莫明其妙的好奇。咄咄逼人的事情,怪怪的场景,怪怪的情绪,心灵的触动,牵引了突发性撞击的灵性,这不是人人可以拥有的,是需要渗透当前人群因承受超常压力而精神变形的事实的。老康调用了思维灵动,扣住了心灵,并能深度触及到情绪表象后面的心理本质,生动地渗透到具体的人和事,泼辣的能达到痛快淋漓的地步、含蓄的能收藏其密密麻麻。后面作品里的第几街第几页什么的,也就自然地让我接受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