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旧文重贴:有感于王林大师仙逝

(2017-02-11 10:37:24)
标签:

杂谈

历史

文化

佛学

健康

分类: 胡思乱想

《 生命交易和另外一种交易》 (1995年夏于辽宁复州)


旧文重贴:有感于王林大师仙逝

    很少出门的人容易惊奇,我就是属于那种很少出门的人,于是在前年春天去辽南的时候就狠狠惊奇了一回。
    辽南一座小城市的中老年人练气功很卖力气,五花八门的气功流派各立山门,数起来大约有七八种。学费很贵,还要统一练功服;讲功的录音带只能从大师手里购买,据大师讲私下翻录就会失去法力。我的亲戚是个很节俭的人,但她还是花了几百元去买了。要知道她舍不得花三百元钱安装有线电视,只能看中央一台,晚上再多看三个台。她的老姐姐和老妹妹跟她同练一种新型气功,有废寝忘食走火入魔的倾向。老妹妹的情况最好,讲究顺其自然,据说多年陈疾腰腿疼有了好转。这个更为节俭的人花了160元钱买了一套仅值四十元钱的练功服,看得出她真得很心疼。她抚摸练功服的时候,脸上的表情看上去挺复杂:心疼加期待等等。
    我读了一个大师的气功书,是不很规范的出版物。按国家的出版规定属于合法与非法之间,里边的论述比老庄先哲还要玄。他的八卦明明和易经八卦一回事,却因为改了运行方向而自称一个古人坐监时所创。总而言之,对这个门派我尤其缺乏好感,主要是觉得他收费太高且言医治百病,比江湖庸医更加不可信赖。这或许是我惊奇的缘起,惊奇的后续事情是那些拜师学功的老人们。他们听不得别人对他们的大师有半句微词,虽然他们的辩护总是文不对题没有任何说服力。我采取的方法应该是比较聪明的,我用它们背诵的所谓经文去说服他们练功不能急,顺其自然,随心所欲,否则欲速则不达,会走火入魔。我的本意是希望老人们别因为练功反倒伤了身体。我总来不相信人能抗拒自然法则。气功的唯一好处大约是运动本身,经常做操也能健体强身,头疼脑热自然会少,估计这也是老人们认定气功神效的理由之一。
    我看到的这些气功大师都是精明的生意人,他们利用了人们对长生不死的潜意识渴望。很简单的事情,如果一个有钱人能额外多活出几十年,他会舍出全部家当,讨价还价至少能拿出一半。学气功的都是顾客,但因为这是一些购买生命的顾客,于是买卖的关系便发生逆转:卖主成了上帝。从市场学的角度看,你当然会惊奇不已了。问题是市场学也无法抗争生命的价值,你就不能不表达佩服了。
    如果学这些东西的人都是平民百姓也就罢了,偏偏在那些书籍正文之前有上至某某中央领导中至省级官员下至市级干部的题词和赞美。说来说去百姓最终大面积上当是因为他们相信大官不会骗人,潜意识里那些题词的人已经抽象成了党和政府。
    现在我们终于知道那些倒卖生命的生意走俏的社会学层面的原因了:正是那些比平头百姓更怕死的人推广了众多江湖术士的造神运动。
    迷上各种气功的信徒很少有人追问一个最简单的问题:大师已得道,是否能永生不死?
    这是新时代的“皇帝新衣”的故事,它从秦皇汉武讲起,内容亘古不变,始终有孩子指出皇帝光着屁股,但始终能冠冕堂皇地上演。
    由此想到股市和股市中的股评家,这些人在本质上和气功大师差不多更接近算命先生。气功大师们利用了人类对死亡的恐惧,股评家利用了人类对财富的贪婪。要揭穿他们其实非常简单,我们可以问大师们自己是否可以永生或者何时死掉,当然也可以问股评家他们是否亲自炒股赚了大钱?这些人也的确赚了很多钱,但不是炒股票挣到的,而是靠信徒和跟风的付咨询费集腋成裘大发的。我认识的几个所谓“有证”的股评师和理财师基本都是在股市里赔掉了裤子之后成仙的,但此仙们不再炒股只评股荐股,电视台为了收视率上去能拉广告,巴不得这些骗子一边看着手提电脑上的K线图,一边手舞足蹈地扒瞎。还真就有人信,最后也只会赔得要脱裤子。人家股评家理财师说了:“仅供参考,盈亏自负
”。(看看这个报道,你就知道这些家都是怎么回事了——《带头大哥涉嫌敛财700万被警方带走调查》。很多网上的小股民大概对这个人不会陌生,也尝过给他忽悠的滋味: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t/20070710/03553768312.shtml不过看见很多跟着他炒股的博主因为赔了钱声讨带头大哥,感觉有点滑稽。)
    真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你他妈怪谁呀?怪就怪你自己是个白痴外加贪财不要命,只能说就是一个活该!当然了,那带头大哥确实可恨,让法律狠狠整治他吧!
    细细想来,人们不见得真正信仰那些大师。对生的渴望对死的恐惧对财富的贪婪容易埋葬人的理智,在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自我欺骗中得到快乐和信心。

    唉!哪个愿意学愿意练愿意赌家产,只能随他去了,只是别再有大官和政府推波助澜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