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蜂蜜的故事

(2014-12-13 11:46:36)
标签:

杂谈

割蜂蜜的故事
洪峰发布于2014年12月13日 11:33
去年以为土蜂蜜价格翻倍就顶天了,结果比预想涨得厉害。会泽的高山蜜被庄主推广出去了,加上倒春寒把大部分蜜蜂都冻死了,春蜜几乎绝收,结果在夏天它们就被外地来的土豪人群订下了,价格哇哇往上冲。
前几天,珞妮跟着妈妈进山一整天连100斤都没收到。
这些日子一直在跟远山的村官和乡镇干部联系,请他们给去看看还有没有,能收上来多少。确定下来之后还是必须自己去:不敢保证山民在割蜂蜜时不往里掺东西。检查完蜂箱之后——可以确定没有喂食糖或者果糖粉——要把蜂房带回来自己过滤。过滤环节容易出问题,掺东西就在这个环节上。拿回来自己过滤,山庄在收购价上会吃亏一点儿,但可以保证安全,还有个比较人性的想法:断绝了山民侥幸心理,相当于不给他们造成自己不可逆转的损失的机会——他们没机会那样干,也就不会因为自作聪明遭受损失了。
比如有些山民会认为我们不懂,会偷偷往蜂蜜里加熬过的糖浆,这种蜜就和市场里的蜜一样,所有理疗效果尽失。
去年就因此让两户有蜂的人家一斤也没卖出去,相信他们肠子都悔青了。当时珞妮妈妈看一眼就告诉他们这蜂蜜掺糖浆的,不要。山民当时就傻眼了,几乎崩溃。
今年春有个70多岁的老山民,把15公斤加了糖浆的蜂蜜拿来了。珞妮妈妈当场验货,先是闻了,说气味不对,是假的。老山民不服气,珞妮妈妈再让把蜂蜜倒出来,把结晶部分和没掺糖浆的蜂蜜结晶放在一起对比:味道和入口的融化方式完全不同。
老山民没话了,各种道歉各种求。但我们还是不能要的,他就差哭了。
在此之前我一直没发言,因为他们在不需要和我对话的时候就说听不懂我的话,只跟珞妮妈妈说方言。
我只跟他说了一句话:你对不起你的年纪。
老头看了我一眼,再没说话,拎着他的蜜桶走了。
今冬割冬蜜的时候,他要求再收他的蜂蜜。他说昆明来的人他不卖,一定要卖给我们。他说他的蜂蜜是最好的,他要把最好的卖给我们。
我们去收了:完美无瑕!
临别时,他让他的孙子把两只小兔子给了珞妮。孩子的父母都外阜打工了,孩子和爷爷在山里留守。他的小孙子不给,跟珞妮说:你在我家里吃饭,就给你兔子。
珞妮如愿以偿带回来两只小兔子,她每天照顾它们吃喝。
珞妮问妈妈:妈妈,我们进山吗?
妈妈:进山做什么?
珞妮:割蜂蜜呀。
妈妈:还有呢?
珞妮:妈妈,还有,还有小兔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