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人物简介
洪峰,先锋文学代表作家之一,生于吉林省通榆县,目前客居云南。主要作品有《生命之流》《湮没》《瀚海》《离乡》《和平年代》《东八时区》《生死约会》等。
洪峰成名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他与余华、苏童、格非、马原并称“文坛五虎将”。近年来,余华推出了《第七天》,苏童出版了《黄雀记》,马原带来了《牛鬼蛇神》,格非更是作品不断,从《人面桃花》《山河入梦》《春尽江南》三部曲到自选集……相比之下,客居云南乡村的洪峰似乎离热闹的文坛有点远。蛰伏多年之后,洪峰的长篇小说《梭哈》与读者见面了。
对底层的生活很熟悉
《梭哈》创作于2008年,小说背景是洪峰生活多年的沈阳。“梭哈”是一种纸牌游戏,以五张牌的排列组合决定胜负。由于此游戏简单,激烈,既含有技巧也有很大的运气成分,所以流传非常广泛,多被用来进行赌博。
洪峰说,他在沈阳生活的时候,经常跟市井人物打交道。“街边闲汉,掌鞋的,修自行车的,看见我都打招呼,我对底层的生活很熟悉。”他住的那条街上就有一家彩票站,卖彩票的夫妻因为赌球输得倾家荡产。有一阵,洪峰自己也迷上了梭哈的游戏。那时他的爱人患了癌症,洪峰压力巨大,于是不眠不休地玩了好几天。后来爱人说了一句“你这样下去,没等我死,你大概就死了”,洪峰再也不玩了。但是玩梭哈的经历却为他的创作提供了灵感和素材。《梭哈》2012年发表在《十月》杂志上,讲述了生活在同一条街道上的彩票店老板夫妻和邻居之间的爱恨情仇:开烧烤店的张桂柳对彩票站老板卡卡“有点别的心思”;张桂柳的丈夫“大肚子”则对卡卡的老婆白芷想入非非;经常来买彩票的“大脑袋”娶了个漂亮媳妇,这个女人几乎让所有男人眼睛发直……这些市井中的小人物在日常的嬉笑怒骂中,挑逗试探,像赌徒一般徘徊在内心的欲望与生活的现实之间。
到云南生活不是要隐居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文学创作以来,洪峰推出了《奔丧》《生命之流》《瀚海》《年轮》《喜剧之年》《和平年代》《东八时区》《生死约会》等众多作品,但是却没有开过一个作品研讨会。他认为“批评家们赞得最热情的大半是垃圾”,他也不关心文坛上的事情,“文坛五虎将”中其他四人的近作他一本也没看过。
近年来,这位昔日的先锋作家屡屡出现在公众视线中,起因也多是与文学无关的事情:2006年因工资问题乞讨抗议、2012年在云南遭到村干部殴打……记者问他对此作何感想,洪峰这样回答:“这些事情与文学无关,但与我的生存有关。”“乞讨抗议”事件发生时,洪峰的爱人患了癌症,花掉了好多钱,工资被停发,他的生活就无以为继。
2008年,洪峰和妻子回到妻子的老家云南会泽马武村,因为这样更有利于妻子病情的恢复。“古人说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我来到云南山里不是要隐什么居,大隐小隐都不是。”洪峰说,陶渊明过的是一种真正的隐居生活,守拙归园田,没有人管了。但是洪峰居住在云南的乡间却依然逃不掉世俗的纠缠。谈起因为地租问题与当地村干部的冲突,他说:“我没有什么太高的理想,只是为了自己的生存,得抗一下。”
洪峰在马武村建起了珞妮山庄,养藏獒、读书、写作、去山里散步,陪女儿玩耍,“活得挺舒服的”。妻子的身体也在慢慢恢复,她喜欢自己动手制作民族服装,洪峰也很喜欢这些承载着民族文化的东西,就在淘宝上帮妻子销售。现在他自称“淘宝金牌店小二”,自己当模特,拍照,发微博,甚至为运输过程中磕坏的一两枚鸡蛋安抚顾客。
对话
写作时从来不列大纲
●记者:当初的“文坛五虎将”纷纷把创作的题材转向了现实,您的新作《梭哈》是为了表现“人生就是一场赌局”吗?
●洪峰:那是读者读完小说之后感悟到的,我没有那么多想法。我在写作的时候,没有提纲,不会提前设定人物和情节。不管写长篇、中篇还是短篇小说,我都是写出第一句话觉得满意了,这个小说就可以往下写了。人物和情节都是在故事的进程中有所需要,自然而然就出来了。有时候写到后面,我需要回头查一下,这个人是谁,是什么时候出场的。
我觉得一个作家,把小说写完就完事儿了。像接受记者采访啊,这些都是配合出版社的工作。我最怕出版社给我发来采访提纲,因为我看完提纲再接受采访就觉得没什么可说的了。就像写故事一样,有了大纲我感觉故事已经讲完了,再补充一些细节很没意思。
●记者:作为曾经的先锋作家,对于“先锋”这个概念您是怎么理解的?
●洪峰:先锋,顾名思义就是走在群体前面。在特定的文化断代里面,一些人在哲学上走在了更多人的前面,呈现在艺术领域里面就是看世界的态度,这种态度就决定了他讲故事的手段。先锋在中国并不是一种特别玄的东西,它只是颠覆了大家习惯的阅读和写作方式。当这种方式已经成为后来人们日常的生活方式的时候,先锋的任务就完成了。就像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的雅皮士和嬉皮士,他们存在的时间很短,但却把自己的观念变成了美国人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对于中国的先锋来说,启蒙阶段没有完成就中断了。每一个人和每一代人都有自己要做的事,你尽力了就可以了,每个时代需要的东西也不一样。一个写作者不会考虑自己属于先锋还是正统这种问题。
既然承诺了就得办到
●记者:最近有什么新的创作打算吗?
●洪峰:我之前写过一个跟医院有关的故事,因为妻子治病期间跟医院打交道很多,就写了一群妇产科医生的生活。但是我对这个故事不满意,因为写得太顺了,人性中比较丰富的一面没有呈现出来。我想有时间的话把这个故事在技术上重新处理一下,但也可能不去修改这个故事去写别的东西了。
●记者:您在云南的乡村生活了很多年,有没有想过写一部作品反映这段生活,就像阎连科写“711号园”那样。
●洪峰:没有想过,这段生活能不能写也未可知。我觉得生活就是生活,你很投入地生活比什么都强。至于写作,该出现的时候它自然会出现。好长时间了,我一直想写一个跟会泽有关的故事,写了几万字之后因为断电稿子全没了。想再找回当时的情绪已经不可能了。
●记者:现在网店牵扯了您很多精力,您还有时间用来阅读和写作吗?
●洪峰:最初网店只是卖一些我妻子制作的定制服装,后来发展到卖土鸡蛋、香肠等特产。卖鸡蛋是因为当地卖鸡苗的人受禽流感冲击,把鸡苗放到了荒山里面,任其自生自灭,没想到鸡苗活得挺好,长大了还下了很多蛋,他们就托我帮着卖。我是先把东西买过来,再放到网上卖,没有什么名利可图。很多人来买东西都是奔着我来的,有问题不是咨询客服而是直接找我。我的工作其他人代替不了,时间都被占用了,但也没有别的办法。
有时候我真的很烦躁,甚至想过那些鸡都死了就好了。没有网店的时候,我过的生活比较接近理想的生活,但是既然答应帮人家卖东西了,承诺了就得办到,不能忽悠人。
■文/本报记者贾立芳洪峰:从先锋作家到淘宝店小二 - 副刊 - 河青网,河北青年报
http://www.hbqnb.com/html/2014/fukan_0410/16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