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大家》档案(5):洪峰
(2013-08-20 16:40:49)
标签:
转载 |
原载《大家》2011年第三期洪峰专访
五 如果非要说是爱情,那它就是最了不起的爱情
符二:恕我冒昧,您的妻子老燕,看上去只是个平凡的姑娘,而且她也不写作,您为什么选择了这样一位女子共同生活?
洪峰:的确如此。我和她也不谈论文学。我甚至想过,找一位沉默的女子一起生活,最好是个少数名族,甚至她是哑巴都可以。
符二:当然这没有可比性,但还是不由得令我想到了《月亮与六便士》中的查理斯·思特里克兰德。最后他到了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岛,娶了土著姑娘爱塔,还生育了孩子。——我想知道,与老燕在一起,她不跟您谈论小说艺术,也不理会文坛的是是非非,这是您想要的生活状态吗?
洪峰:她也不懂这些事儿。——其实不是她懂不懂的问题。要说文学,比如她在初中念书的时候就发表过作品。你看看她在博客上写的文章——不是因为自个儿的媳妇,我就吹她啥的——她写的那几个小散文,我认为没几个能达到那样的水平。我评价这种东西是非常客观的,她写得很干净。干净意味着心干净。写的都是一些童年时代的往事,非常感人,有的地方看着心疼。
符二:和她在哪儿认识,是怎么认识的?
洪峰:我认识她,是在昆明写《恍若情人》那个长篇的时候。当时她在曲靖财校读书。上网认识的。那个时候上网练打字,我也不知道怎么去弄,就是云南信息港嘛,见人就打招呼呗。你好。那边也说:你好啊。然后打招呼就打上了。
怎么聊呢?一般情况是,跟人打招呼,人家回你一声“你好”,然后就问你在哪里呀,多大了,干什么工作啥的。我就受不了这种问候,聊不下去。我想你管我在哪里,管我多大,这不是查户口么?这样我就非常生气。但跟她聊的时候,她就没问这个。
符二:我很好奇——请见谅——你俩聊的都是些什么呀?
洪峰:不大记得了。反正就是回复了。我说“你好”,她也说“你好”;我说“这么晚上网啊”,她说“没事玩玩呗”。就这种。然后我不停地拼命找话题,完了我说“你是学生啊?正在读书还是啥的?”她说正在读书。我说啊,读书,那你看小说啥的不?她说她喜欢看,那你呢?我说我也喜欢看。我说那你写不写?她说有时间写一点。我说哎呀真了不起,我太崇拜写小说的人了......
符二:喔,天哪,求求你别说啦,我要笑死啦。
洪峰:我说我就不会写,我说你写作,那你多大啦,就会写作啦?她说她26了。我说你26,那你现在应该有工作了呀,怎么还在学校呢?这就有漏洞了不是?所以她就支吾不清,反正意思就是说,不是啦。完了又问我多大,我说我40啦。其实我都40多了。不太好说嘛,觉得40是个限。不,不是,还没有,我当时是说我38......
符二:喔,我要死啦,我肚子都笑疼啦!
洪峰:我说我38。她说那你咋这大岁数了还上网了呢?我说我的职业没啥事,又不会电脑,不会打字,平时跟谁说话没人理。我说我还喜欢看书,你会写作,我就特别佩服你,年龄还这么小,你都在哪里发表过作品呀?她就说了几个刊物。我说哎呀你真了不起,将来我会找来那个刊物看的。但是吧我又不会写作。——其实我心里当时已经改变了,就是我不是成心说自己不会写作,而是当时心里头就已经有了要帮助她的愿望。——我说我喜欢看书,但是我不会写作,但我认识几个报纸啥的文化人,他们比我懂。有作品的话你可以给我,我给他们看,能行的话发出来不也挺好么?
符二:我要是她,就会这么想:哎呀这个老男人,啊,我一会写作,你就认识报纸的编辑啦?我肯定觉得这家伙就是个十足的骗子。
洪峰:她也不见得信呀。但是你要知道,我知道她不可能知道我,如果我说我是谁那就很讨厌。我说你给我留个电话。那个时候我想,要是真方便的话,我就把她的作品交给适合的报纸一发,不就行了吗?这对她来说是个大事。完了她就挺高兴。我说留电话,她说只有宿舍的电话,我说那也可以,我住这个屋是有电话的,把我的电话给她了。然后她就给我打了一个电话。后来她告诉我,她就是想确认一下是不是有这个电话。然后了解情况之后,我问你家是哪儿的。她说会泽的。
符二:她还真说呀。换作是我,我说我家是新疆乌鲁木齐的。
洪峰:她脑子就特别简单,说的都是真的。然后隔了一段时间,稿子寄来了,里面有一组诗,还有一篇文章。后来这文章转手发表了,她挺感动。不几天她打来电话,说你叫洪峰,是不是写小说的那个洪峰?我说我写过。她说有一个叫《瀚海》的小说是不是你写的?我说如果要是一个小说不太长的话,是我写的。她说她的语文老师告诉她,如果这个洪峰是写《瀚海》的那个洪峰,那是咱们中国当代文学非常牛逼的一个人,有可能你认识的不是这个人。我说你跟你们老师说,你认识的就是这个人。后来她跟我说,她知道这个事儿恨不得钻地缝,因为在我面前居然还说自己写作。
符二:后来见面了?
洪峰:这其间打电话,都是一些闲聊,但慢慢它就变成了生活中的一部分。完了我就说,你五一放假就来昆明吧,咱们见一面。她说行。当时见着她,我觉得这姑娘长得忒难看了。我说听你说话的声音,绝顶美女,但是也比我想的太有差距了。我说你也别多心,我就这么个人。这些年我经历的姑娘,就没一个是你这样儿的。她说那我也没寻思你咋这么大岁数了。我说那也倒是。从这个角度来讲,咱们见一面那也倒行。
在这中间,实际上我就感觉到,她身上有一种特别让我心里边儿感到安静的东西。她放假的时间也短,然后——她哪一个细节把我给打动了呢?就是第二天早上起来她就没了,回来时我问她你去哪儿了,她说她寻思咱们见这一面,有可能这辈子再也见不着了,她就出去买了一双牛筋的鞋底,想给我织双拖鞋,留个纪念。我说好。其实我心里边儿也挺感动的。觉得人就是得有情义,得知道感恩。她知道我帮助她,就特别感激。然后我说这样吧,回到县里边,你去努力找一份工作,如果这工作你不适合,如果你愿意到沈阳那边去,我帮你找一份工作。一你不用担心你和我之间会有什么;二不用担心你的吃住问题。在沈阳找一份工作,然后彻底摆脱这地方,这也不见得就不好。然后她也说行。就这样回家了。我头一回给姑娘买东西,不光给她买了两套衣服,还给她的一个同学也买了。她回去之后,就变成她那个寝室里的皇后了。大家觉得她认识的这个网友真是太牛了,啥也不图,还给买东西啊。
符二:对呀,换作是我我也不信。
洪峰:对呀,觉得是不可能的事儿。然后就问说叫啥,他们图书馆里还有我的好多书。完了说这根本不可能,人家那肯定是骗你的,你就别寻思那好事儿了,哪有那好事儿啊?她说她没有寻思。后来她跟我说,她坐车上的时候就一直哭,一直哭,一直哭到曲靖,眼睛哭得到寝室的时候她们同学都不认识了。
符二:她哭的原因是觉得一生再也不会有机会和您相见了?那她是很喜欢您了。
洪峰:她就觉得一生不会再见到我了。我当时知道她哭,车要走的时候她就已经哭了。我就假装没看见,在那一瞬间我心里边很难过。很奇怪,我也说不清。我的这种难过,是我突然感觉到,一个很需要我的人,我就这样让她走了。就是那种感觉。
然后他们马上就要放假,我也回了沈阳。世界杯来了,我得回沈阳去看世界杯。02年汉城世界杯。走之前我给她留了一个家里的电话,还有一个传呼——2002年,那时候还用传呼——然后这中间就断了联系。一回到沈阳就是另外一个世界了,成天这个人来那个人来。那时候我已经变成一个单身贵族。但就在那样的情况下,我心里还是有点儿放不下,不知道她怎么样了,我就往她寝室里打电话,没人接。突然有一天,我拿出呼机来,一看,我的呼机还在漫游状态,我就马上把漫游状态转回来了。转回来刚不到一个多小时,传呼就进来了,我一看是曲靖电话,我马上往曲靖回电话。她接到电话就哭......
符二:她没有往家里打电话吗?不是还给她留了家里的电话号码吗?
洪峰:你看你就是急,不会听故事。她就哭,说给我打电话,但没有人接。我的第一反应,她肯定是拨了七位号码。我说你见识少,你不知道中国现在几个重要城市,电话号码已经是八位数了。她说有八位号吗?我说有。你重新把你的记录本拿出来,她说后边儿那第八个号叫她给划掉了。我说就是缺少那个号。后来她跟我说,这中间她打了无数电话,它就没动静。只拨了七位号就等着嘛,一声动静没有,连个空号音都没有。然后她的同学、朋友,那几天就幸灾乐祸,就说你肯定给骗啦。后来她卡里只剩下四毛钱的时候,她同学就说再试试那个传呼?最后试一回。一个传呼三毛钱。最后试一回,然后我这边的电话就过去了。这不就是联系上了么?她说她那天高兴坏了。
我问她做好准备没有?是要考公务员,还是到我这边儿来,做好选择。她就真来了。要动身的时候,我详细告诉她路线怎么走。然后我就和朋友到机场去接她,坐火车我怕她丢了。然后到了机场,我和朋友在出口等了她好半天,昆明来的人都没了。后来我的朋友说,那远处怎么站一人,会不会是她?我视力不行,看不见,得往跟前走。越走越近的时候,实际上我还看不清,但我认为就是她。她背着个包。实际上,好多东西就是在那一瞬间改变的,那时候我突然感觉到,就是......说不出来那种疼痛,心里边特别难受。我就想她还真敢来。我见她的第一句话就是:你也是真敢来啊?我说你难道没有想过,你到了这,并没有人来接你,你这样一个人就永远一个人了。她说没有,我就觉得你肯定会来。后来的相处,我真的觉得这个人可以信赖、一起生活。
符二:什么是爱情?我想听听您所理解的爱情。
洪峰:好多生活,其实仔细想想,都不是一种传奇的东西。事实上你会发现,男女之间的生活,你得寻求一种平衡点。比如我和她之间,啥爱情不爱情的,你整那玩意儿干嘛?这种平衡点特别简单,她从小就喜欢文化人,喜欢做一个文化人,做不成文化人就希望能离开这个山沟子和一个文化人一起生活;我则刚好赶上这个年龄,经历了这些生活,我正好既不喜欢都市,也不喜欢都市人。这就碰上了。她给了我所需要的,我给了她所需要的,这就是一种生活。
这种生活如果你非要说它是爱情,那它就是最了不起的爱情;你说不是,那就是一种你需要的和我需要的碰在一起了。你发现这样很好,这就是很好的生活。比如说她生病了,我给她治病,她感激我,这个也不错。不要认为爱情必须得怎么样。比如说同情、感激,然后两个人走在一起。在文学中这种生活是不完美的,但是现实生活中,它很美好。那些狗屎作家们非常可恨,可恨之处就在于,本来一个挺好的东西,他非要说这个东西不完整。出于同情、感激或者其它然后两个人走在一起,这难道就是爱情吗!它怎么就不是啦?它就应该是的。
符:那之后不聊天啦?
洪:后来蒋燕到了沈阳之后,也还聊天,那时候已经不是跟网友瞎聊了,就是朋友之间的联系。但是后来我也不跟朋友说话了。原因在于我说的话,第二天他们拿去说了,完了还不说是我说的,就变成是他们自己说的了,弄得我心里贼不平衡。我说我跟他们聊天,啥收获也没有。写作这事儿得互相刺激呀。我就心里憋屈。他们有时候说什么,也应该让我脑子里一亮,他做不到那样,让我心里不高兴,觉得纯属浪费时间。
后来逐渐地我发现,我想要清理思路的时候,我也可以对着她说说,爱听懂听懂,我才不管。我的目的就是整理,我想了好长时间了,可以把这个事情梳理一遍,然后脑子里边儿清楚了。而且这中间不会用一种什么狗屎理论来打断你。她也不管你对不对,反正无所谓嘛,本来我就没有想过是对是错。如果遇到一个半瓶子醋的,他肯定要在那儿争论,你想要整理但理不出来。
符二:你现在还上网吗,都干吗?
洪峰:我现在上网就干几件事,一是看球。国际赛事一般你想要看哪场比赛都有。二是下围棋。主要就是这两件事。
符二:说到今后,在生活上,写作上,你有一些什么样的打算和愿望?
洪峰:如果能行,等我状态很好,很悠闲的时候,我想写它十个、二十个中篇。写中短篇,可以让我的思维重新变得跳跃一些。我不希望我的脑袋思考问题的方法是固定的。人随着经验和年龄的增加,他会变得越来越自以为是,认为一个东西牢不可破,写中短篇有可能会打破这种固定的模式。我知道我的叙述能力没有下降,我现在的叙述能力要比过去好,更朴实,文字本身的力量更强。至少在我死之前,我想把我自己想要的一本书写出来。真正属于我自己的生活,我还没有把它变成文学的形式,我想真正写我的家乡东北的一种生活,写它百十年来生活的一本书。
我没有更大的奢望。我觉得写作,和一个人的生命周期是一样的,人有生老病死,写作也一样有生老病死。你得放松了心态对待它。我认为,你可以把写作当作一项神圣的事业,但是你要知道,凡事一旦变得神圣了,它就不可靠。当然我们也不能把它看做什么也不是。我只是把它看做几十年的人生历程中,它伴随着你,并且它给你带来的许多生存的机会,甚至比别人更多的机会的一种东西。它已经给你带来了很多好处,你要尊重它。
洪峰,1959年11月生,当代著名作家。主要作品有《生命之流》、《湮没》、《瀚海》、《离乡》、《和平年代》、《东八时区》、《生死约会》、《中年底线》、《走出与返回》等。作品被译成多种语言文本。他的小说是中国新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几乎每部作品都给当代文坛提供新鲜的经验。其创作被称为“中国现代主义文学”、“先锋文学”、“后现代主义文学”、“新历史主义”、“新现实主义”、“新感觉主义”等等,这表明了洪峰的创作的难以界定性,被批评界学者誉为“属于下一个世纪的作家”。
符二,1982年6月生。青年作家。写作小说、诗歌。现为云南大学文艺学在读博士。
洪峰作品:
长篇小说
《苦界》 春风文艺出版社 1993年
《东八时区》 《收获》杂志1992年 浙江文艺出版社 1994年 延边人民出版社 1995年
《喜剧之年》 《江南》杂志1994年 江苏文艺出版社 1995年
《和平年代》 《花城》杂志1993年 中国社会出版社 1995年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1993年
《爱情岁月》 九州出版社 1995年
《女人塔》 华夏出版社 1997年
《爱情故事的多种讲法》 江南杂志社 1998年
《海边河水也结冰》 大家杂志社 1998年
《生死约会》 《收获》杂志2000年 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1年
《模糊年代》 时代文艺出版社 2001年
《中年底线》 春风文艺出版社 2002年
《去明天的路上》 春风文艺出版社 2003年
《革命革命啦》 春风文艺出版社 2004年
《九路汽车》(话剧) 长春话剧院2005年
《恍若情人》 江苏文艺出版社 凤凰出版集团 2007年
《瀚海》《年轮》《奔丧》《极地之侧》《重返家园》《白雾》《讲几个生命创造者的故事》《明朗的天》《离乡》《锦州那个地方出苹果》《星期二的故事》《第六日下午或晚上》《走出与返回》《天空的翅膀》《初恋》《活动房屋》《绝杀局》《第三级阶梯》《几度夕阳红》《日出以后的风景》《传说与考古》《结局与开始》《擦皮鞋的大猩猩》《假如我们去询问》《跟自己说再见》《两个人的战争》。
《啊,小山岗上的白杨》《假如你结婚》《足球热病患者》《体委主任》《人们叫他“岁儿”》《美梅,美梅》《打赌》《公元里有一棵树》《夜的云》《结合音》《在黄昏复苏》《记忆》《生命之流》《勃尔支金荒原牧歌》《小说》《横杆》《钢琴的故事》《蜘蛛》《降临》《台球》《希望没有失落》《走进河流》《浮雕》《生命之觅》《夏天的故事(一)》《夏天毕业》《夏天的故事(二)》《十二岁那年以后的一部分感情生活》《生活之流》《和天气有关》《那个晚上还有一个白天和一个晚上》《回家去》《一只蝴蝶飞进我窗口》《爱情故事》《告别》《红蓝铅》《人类承受欢愉的100种方法》《野浴》《九路汽车》《起义者》《变形金刚》《戒指》《爬塔》《假期》《城市睡眠》《克莱顿大学》《1994年12月31日的爱情故事》《亚当以后的男人》等。
《永久占有》 时代文艺出版社 2001年
《你独自一人怎能温暖》 南海出版公司 2001年
长篇纪实散文《一个球迷对中国足球的诉说》 《特区文学》1998年浙江文艺出版社 1998年
《瀚海》 作家出版社 1988年 《重返家园》 长江文艺出版社 1993年 《湮没》 春风文艺出版社 1995年
《洪峰小说自选集(四卷本)》华夏出版社 1997年
《拉上窗帘看水塔》2001年
《九路汽车》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