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克内斯,见证近代摩洛哥的兴衰

标签:
摩洛哥旅游梅克内斯旅游 |
分类: 野性的非洲:5国 |
梅克内斯(Meknes)是摩洛哥三大古都(非斯,马拉喀什和梅克内斯,也有说拉巴特也是古都之一,实际上是20世纪后才成为现代摩洛哥的首都)中最后一个古都城,当今的马拉维王朝在摩洛哥留下了王宫和古城的众多历史遗迹,世界文化遗产。
梅克内斯位于非斯西南边约70公里处的一个河谷中,有火车通达,交通方便。我们原本打算从非斯乘坐火车前往,经交涉一辆大型SUV(私车)500dh直接将我们从非斯送抵梅克内斯的酒店,省去了一路上的折腾。
入住古城外围边上的一家商务酒店Hotel Belle Vue,在酒店高层阳台上可以俯瞰古城景致。
梅克内斯直到1666年马拉维王朝开国皇帝穆莱拉希德(Moulay Rashid,在位1664-1672)在统一全国后才被设立的一个新都城(之前的都城都是非斯和马拉喀什)。摩洛哥的历史多少和中国有些类似,历史悠久,饱受外来侵略,以及同民族(柏柏尔)间不同部落(家族)之间的不断内战。马拉维王朝之前的萨阿德王朝虽然一时强盛,终因侵略苏丹各国消耗大量国力,强势的曼苏尔国王一死,其儿子们陷入分裂,最终王朝被一个游牧柏柏尔民族马拉维家族取代。梅克内斯古城。
阿拉维王朝王朝最强盛的国王是拉希德的弟弟穆莱伊斯梅尔(Moulay Ismail,在位1672-1727)。伊斯梅尔不仅建立了强大的军队,平定叛乱,使王朝得到巩固,也建设了梅克内斯古城。如今梅克内斯看到的古迹基本都是伊斯梅尔时代所建。古城外围的一个巨大蓄水池,像是柬埔寨的吴哥。
伊斯梅尔酷爱马匹,在蓄水池的旁边建造了一个巨大的马厩,据说当时养着2000多匹骏马。
伊斯梅尔王陵就位于古城墙边,规模很小,但其内部的马赛克拼花和雕刻无比精美,代表了阿拉伯建筑的最高艺术水品。
从马厩到王陵的一段城墙之间,构成了一段很长的风道,由于对流形成的风的流动。
坐在马车上穿过风道,有人说是行走在皇城根下。左边围墙内就是当年的皇宫,不开放。
梅克内斯古城的建筑结构看似非常不规则,众多的城门,广场,像是构成一个巨大的瓮城防御系统。王陵边上的城门和广场。
城门中最大的主城门是位于Hedim广场边上的曼苏尔城门,梅克内斯的地标。
合久必分,阿拉维王朝经过200年的强盛,也终于在19世纪末开始衰弱。北方的丹吉尔,得士安,休达等古城纷纷被欧洲列强侵占,并于1912年屈从法国的殖民统治,成了法国的保护国。
虽然同属阿拉维王朝家族的穆罕穆德五世领导摩洛哥人夺回了北方一些土地(休达至今仍被西班牙占领),并于1956年建国,这个柏柏尔民族,已经丧失了当年的强盛。
梅克内斯古城内的集市Souk规模已经变得相当小,没有几条街,一个小时都能走遍。
也没有规模较大的清真寺,这个叫号称是“大清真寺”的宣礼塔了。
受欧洲文化的强烈影响,摩洛哥人喜欢在街边简陋的咖啡店中,要上一杯茶,和亲朋好友带上整个下午。
梅克内斯古城的核心,Hedim广场,和马拉喀什的贾马夫纳广场相比,不仅规模和市场的繁忙情景,已经无法相比,但这仍然是这个古城最热闹最有魅力的地方。
傍晚时分,在广场边上的景观餐厅中,以便用餐,以便俯瞰广场的人潮。又是一个美妙的阿拉伯之夜。阿里巴巴会出现吗?
在摩洛哥带上10几天,对塔金(Tajine)这种主食,喜食米饭的亚洲胃已经开始强烈抵抗,加上40多度的高温,不能和啤酒,阿拉伯人丧失了人生的一大乐趣….
TIPS:
1. 摩洛哥历代王朝表
2. 摩洛哥的主要食物和饮料
摩洛哥人的主食相当单调,除了不吃猪肉(肉类主要是鸡肉和羊肉,少数地方有牛肉),有叶蔬菜也基本没有,米饭和西餐类似,只是一种菜的辅料。每天的主食基本离不开“塔吉”(Tajine)。塔吉是把鸡肉,羊肉和蔬菜等食材放入陶瓷德锅中,盖上尖顶盖子,不加水蒸出来的锅,配以小菜和调料。另一种主食是“古斯古斯”(Couscous),据说这不仅是整个北非地区,包括意大利南部,西西里岛等地都是传统主食。用小麦粉制成的小米状面粒作为主要材料,盖上羊肉,鸡肉和蔬菜,对于我们来说,和塔吉似乎没有太大区别。
除了果汁,可乐,薄荷茶是摩洛哥人最主要的饮料,用薄荷叶直接冲泡的茶,强烈的薄荷味。
连载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