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斯本,古老和传统的诱惑


标签:
葡萄牙旅游里斯本旅游法朵热罗尼莫斯修道院旅游 |
分类: 西欧和北欧:10国 |
去葡萄牙和西班牙,纯属随机应变的偶遇。原本是纯北非的两个阿拉伯国家之行,摩洛哥和突尼斯。行程,机票和酒店一切搞定,只等出发,却突然爆出突尼斯国家博物馆的恐怖袭击,20多名游客命丧极端组织机关枪下,而且还有成员在逃中。只得取消突尼斯,为尽可能减少机票损失,把多余出来的几天,搁到附近的两牙,获得意外收获。里斯本带来的,是一个传统文化的惊喜。
欧洲发达国家的历史,研究的很少。印象中,英国,西班牙和葡萄牙这三个国家,凭借着工业革命和航海技术,在全球开拓了大量殖民地,以至于今天,这三国语言仍是世界最主要的三大语种。先锁定葡萄牙,从卡萨布兰卡转机飞里斯本的动机,是想穿越分割欧洲和非洲的直布罗陀海峡,同时想到了电影“北非谍影”的故事起源就是人们在卡萨布兰卡想获得一张飞往里斯本的通行证。
飞越这个“北非谍影”的空中通道看来的确不易。一天只有两个航班,摩洛哥皇家航空和葡萄牙航空。选择了后者是觉得葡萄牙应该比摩洛哥发达很多,两个国家航空公司应该有差距。但从迪拜飞卡萨布兰卡的是Emirates的联票,无法退票,更糟的是我们的摩洛哥签证只能一次入境。两个不同的航空公司的转机,不能入境,行李怎么办?走了这么多国家,头一次遇到这个棘手的难题。Emirates的硬件,还是那么一流。
事先给Emirates打电话,询问是否能帮忙把行李从迪拜直接托运到里斯本,但答复是尽可能协调,取决于卡萨布兰卡机场的联运是否顺畅。得不到保证,只能放弃托运,所有人改带随身小行李箱。事实证明,这是一个英明的决策。在卡萨布兰卡中转区,遇到一个目不识丁的农民同胞闯非洲,据说已经在卡萨布兰卡机场等行李等了3天。
摩洛哥的基础设施是相当落后的,虽然好过尼泊尔,中转区像是一个空旷的会议室。没有吸烟区,墙上贴着禁止吸烟,却有不少人躲在角落吸烟满地烟头。苦等4小时,葡萄牙航空公司的柜台都空无一人。
千呼万喊总算在起飞一小时前,喊来了一个葡萄牙航空的代理员工,为我们办理了登机牌,拿到飞往里斯本的通行证,才登上这架类似“北非谍影”中的小飞机。
飞机飞越直布罗陀海峡,俯瞰下面蔚蓝的海峡中穿梭的船只,地球原本真的好美丽。
当里斯本的标记耶稣巨像和星罗布棋的红屋顶出现在云下,明白阔别十几年重新踏上了欧洲大陆。一天时间,从亚洲途径非洲,又穿越到了欧洲。人的一生,也就是这么折腾。
和繁忙的中国机场相比,里斯本机场,空旷的可怕。大白天,整个行李大厅,几乎空无一人。为何没有旅客?是真的没落了还是这里已经被人遗忘?
预订了里斯本市中心的一个公寓酒店套房,没有酒店标示,如不是奔驰出租司机的活地图脑子,自己恐怕找一个晚上也找不到这里。
里斯本的空气,通透极了,似乎是甜的。这个大西洋边上的海港城市,加上绿化的众多,终年PM2.5都接近零。
在里斯本只有短短的一天,只能按照那本自由行圣经,日文版走遍地球,走马观花寻觅里斯本的精华。庞巴尔侯爵广场 (Praça do Marquês de Pombal))是里斯本无以计数的广场中极为重要的一个,几条重要大街的汇集点(像是巴黎的凯旋门)。中央圆柱顶部立着依偎在狮子旁的庞巴尔侯爵雕像,这位在1755年里斯本遭遇史上罕见的大地震后领导全国人民抗震救灾的首相,成了葡萄牙人们的英雄。
在广场背后的爱德华七世公园,俯瞰广场,是里斯本的一张明信片。
坐大巴体验腐朽资本主义社会劳动人民的疾苦。里斯本的街道,没有高大上的现代建筑,古色古香,显示这里的传统和悠久的历史,典型的欧洲风情。
一大早来到特茹河边,膜拜葡萄牙人最引以为豪的航海纪念碑。别看现在葡萄牙的人均GDP才2.1万美元属于欧洲发达国家的末尾,但葡萄牙却是最早开拓海外殖民,殖民历史最长的国家。从15世纪初派出探险队拓殖非洲开始,到15世纪末航海家伽马绕过好望角开拓了印度航线,卡布拉尔船队抵达南美巴西,再到麦哲伦船队数次环绕地球航行,葡萄牙的殖民地开拓一度伸到地球的数十个国家。
耸立在特茹河边上的大发现纪念碑(航海纪念碑,Padrao dos Descobrimentos),是1960年为纪念亨利航海王子去世500周年而建立的建筑。把不同时期所有为葡萄牙航海事业做出卓越贡献的雕像排在了一起。从前部开始按年代排列,分别为亨利航海王子,阿方索5世,伽马,卡布拉尔,麦哲伦…….
紧挨着航海纪念碑的贝伦塔和热罗尼莫斯修道院,就是16世纪初(曼努埃尔一世时期)为纪念伽马开拓印度航线的东方贸易之路而在贝伦区建造。作为整个城市的防御堡垒,贝伦塔(Torre de Belem)就像是纽约的自由女神,守护着这座古都。
贝伦塔全部用石材建造,坚固不催,抵御了1755年罕见的大地震而屹立不倒,历经500多年,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历史。世界文化遗产。
热罗尼莫斯修道院(Mosteiro dos Jerónimos)无疑是葡萄牙最著名的修道院,这座花了近一个世纪才最后完工的富丽堂皇的建筑物,葡萄牙帝国的鼎盛时期的辉煌产物。世界文化遗产.
修道院中,除了在主祭坛前安放着曼努埃尔一世的棺柩,入口两侧分别安放着卡蒙斯(葡萄牙伟大诗人)和伽马的棺柩,祭奠这些为葡萄牙作出伟大功绩的先人。伽马的石棺。
和贝伦塔一样,热罗尼莫斯修道院用坚固的石灰岩砌成,经历了1755年里斯本大地震。关于里斯本大地震,迄今仍是欧洲最强烈的一次大地震,葡萄牙帝国的衰弱和这场大地震紧密相关。
古老的路面有轨电车和缆车是里斯本另一道靓丽的风景线。里斯本电车也是欧洲最古老的电车,从1872年开始运营以来,已经有140多个年头。至今仍保留着5条电车线路(12,路,15路,18路,25路和28路)和3条有轨缆车线路(Cable Car)。若在中国,想必都已拆除十次。去里斯本,体验这些古老的交通工具,非常必要。特别是这条Bica缆车道,代表着古老而传统的里斯本,里斯本的明信片。
贸易广场,也称为黑马广场,当地人可能更喜欢称之为宫殿广场。这是因为当年这里曾是曼努埃尔一世国王的宫殿,在大地震中被夷为平地后兴建。中央是约瑟一世的骑马像,旁边是凯旋门。这里应该是里斯本最大的广场,由于靠近海边,贸易欣荣,周边还有股市交易中心。
广场上,业余乐队的演奏,引来酷爱音乐的葡萄牙人的即兴发挥。
里斯本主教堂(Se),位于一个斜坡道路的拐角处,规模不大,是葡萄牙人在12世纪从伊斯兰帝国夺回领土后在原清真寺遗址上兴建而成。
紧挨着主教堂的圣安东尼教堂正在做礼拜,坐在那静静地聆听教徒们的祷告,让世界充满爱。
罗西奥火车站,被说成是世界最美十大火车站之一,除了正门的美丽弧形和雕刻,内部显然已经经过较大改造。
黄昏时刻,乘坐Gloria缆车登上一个叫做Alcantara的小公园,俯瞰里斯本的街景,相当美丽。
忍不住要拍张拼接全景,点击看大图。
法朵(Fado),作为葡萄牙的国粹和传统民谣,已经有150多年历史。这种至今在葡萄牙的大街小巷的小酒馆中仍是葡萄牙和游客们主要夜生活之一的音乐,在巨大现代化浪潮冲击下,仍能保持悠久的传统,感到不可思议。
不太懂音乐,以前对法朵也基本不了解,出发前恶补,听了一些作品。特意前往一家著名的法朵餐吧Adega Machado,假装有文化,想身临其境体验一下这个葡萄牙国粹。
幸好提早来到餐厅,等到8点半表演开始,这家餐厅早已座无虚席。餐食不怎样,但表演者的投入和观众们报以热烈掌声的回应,让人对葡萄牙人对传统的维持感到尊敬。
Fado的起源有各种不同的说法,一种认为它起源于葡萄牙当年的殖民地巴西黑人的兰杜(Landu)舞蹈,另一种认为它起源于葡萄牙的民间叙事歌曲,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它起源于葡萄牙海员唱的歌曲。属于一种悲歌,歌声充满悲切和哀怨,弹奏的吉他不同于一般六根弦的吉他,而是六组双弦。
不管这种哀伤的音乐和葡萄牙帝国的衰弱有无联系,葡萄牙人民的乐观,平和和对传统文化的忠实保留,也许才是葡萄牙的魅力所在。
连载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