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的要求要打八折
(2012-09-25 18:23:02)
标签:
孩子育儿杂谈 |
分类: 人生启迪 |
撰文/姜汉忠
一个性格中什么东西最可怕?要我说是“固执”,心理学上讲就是“执拗”。德国心理学家经过研究发现,孩子从两岁开始自我意识增强,自我意识与他人意识开始分化。此时孩子有时会固执己见,有时会对父母的建议要求不予理睬,甚至出现反抗,这就是所谓的“儿童执拗敏感期”。
我从报纸上看到过一则报道,说北京某报社主编郗姓女士有个六岁的儿子很让她头疼。一天,郗女士要去报社开会,不可有片刻的迟误,可是她儿子却固执地坐在地上不愿意去上学。还有十分钟就要迟到,这位女士忍无可忍,一个巴掌打了下去,紧接着又一个巴掌打了下去,再下去是一串巴掌,然后拎起儿子就往楼下走。这小家伙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他有“光荣”的历史,此前几年,他动辄就不去幼儿园,家里总有人迁就他,一来二去就形成了这种“他想怎么办就怎么办”的心理。等这种性格缺陷形成了,父母亲只好乞灵于包括武力解决在内的非常规手段,效果可想而知。
如果“执拗”带给人们的仅仅是不上学,那倒没有什么了不起的。问题是,一旦儿童执拗敏感期相关问题处理不当,孩子的执拗心理会随着孩子成长而得以强化,一旦孩子长到十几岁乃至二十几岁这种心理还没有得到削弱,孩子将蒙受一辈子痛苦。首先是,个人面子得到满足,生活事业决策却频频失误,从而给自己或者是自己说了算的一亩三分地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其次是一会儿自信,一会儿不自信,心态处于极度不安之中。执拗者看上去很自信,有时又不自信——这是自信过度的结果。正是因为这种矛盾心理在作祟,执拗者常常感到郁闷。第三,与人合作做事,没有一个合作与之合作时间长,更没人愿意跟他做朋友。第四,执拗者往往还心事重重,越是执拗,就越怕别人不尊敬他,结果团队内互相猜疑,分崩离析。第五,执拗还有可引发更大的问题,甚至自毁生命。
对孩子的要求,我的态度一般是:不合理的要求一概不予满足,合理的要求,我通常打八折。原因很简单,今天父母可以满足你的一切要求,可是明天社会却未必能满足你。漫说你的要求不合理,即便是是合理要求,也常常得不到满足——此类情形司空见惯。如果孩子长大了还习惯于小时后事事随心所愿,那他将无法在社会上立足,更别说所有建树了。所以,执拗一定要消灭在幼儿执拗敏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