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子怡“捐款”为什么说不清?
(2010-03-17 20:12:38)
标签:
章子怡捐款金钱杂谈 |
分类: 杂文时评 |
撰文/姜汉忠
最近两个月来,章子怡在捐款问题上酿出的风波一直没有消停,似乎总是说不清楚,甚至还被冠之以“诈捐门”。一件事一旦有了“门”,毋庸置疑那就是跑不了的丑闻了。也正是这个原因,当事态在公众那里变成丑闻或者接近丑闻的时候,章子怡才扭捏出场,接受中国日报记者的采访。
北京晚报在报道中国日报专访的同时对这一事件进行了回放。今年一月有网友报料称,章子怡在前年五·一二地震后在法国嘎纳电影节期间筹集的一百万美元善款去向不明。一月二十八日,章子怡发表声明,她二○○八年临时成立的基金会正在致力于灾区重建工作,一切就绪之后会公布善款去向。二月五日,章子怡的经纪人发表委托声明,章子怡基金会将捐出四十万美元给“关爱儿童组织“在四川德阳搞的一个项目。二月六日,章子怡经纪人接受网站专访,称章子怡希望募集一百万美元,实际上只筹到五十万美元,后来因为朋友撤资,只剩下四十万美元。这笔钱将在捐助项目启动三周内汇入“关爱儿童组织“的账户当中。另外,章子怡说她二○○八年五月以个人名义向红十字会捐款一百万人民币,经查证是八十四万人民币。二月八日,章子怡经纪人承认少捐了十六万人民币,已经补齐。此前还有报道说,章子怡筹集了二百万美元,甚至四百万美元。
二月九日是章子怡三十一岁生日,于是有网友说:“子怡,生日快乐!顺便问一句,你到底募了多少善款?从二百万美元到一百万美元,再到五十万美元、四十万美元、五万美元,二月九日,这个数字会不会变成五美元呢?”还真让网友言中了,虽然不是五美元,可是昨日刊登的访谈中章子怡确认嘎纳募捐现场只收到了一千三百美元。到这个时候,按照章子怡的说法,一百万美元变成了一千多美元。为了减轻公众的反应,她“自己掏腰包”捐了一百万人民币。从两年前的一百万美元变成了现在的一百万人民币,而且还是自掏腰包。这次,章子怡不仅破了财,而且还丢了脸。
虽然公众还在质疑,甚至称其捐款是“注水的慈善”,可是细想起来也没什么可大惊小怪的,不论章子怡说的是不是真情,我感觉都是非常自然的,都是可以理解的。
当明星为什么?那么多年轻小伙姑娘争先恐后报考电影学院还不是为了圆自己的明星梦。当明星最大的好处就是有人气,这样好挣钱,这才是根本。当了明星还要让这个星一直亮下去,就要不断吸引媒体和大众的眼球,而做慈善便是最好的展现魅力的机会。当然,我们并不是说每个明星做慈善的时候都是假的,都是“曲线救国”,但是没有一个人会无缘无故拿出钱来花在对自己没有回报的地方,正所谓“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有些明星做慈善不是他有多慈善,有些人捐款不是因为他钱太多。一切都缘于做慈善可以提升他们的美誉度,可以让他们赚到更多的钱。直接赚钱不算本事,做了好事让公众高兴,受捐助者泪眼汪汪地掬上几个躬,可以让他获得足够的面子。这样一来,他便有了更多机会赚到更多的钱。然而,钱这东西比其他很多东西吸引力都大,当钱多得足以让其违背承诺或者丢脸不在话下的时候,有些人便可以脸不变色心不跳,否则就不会出现那么多明星代言广告出问题的。谁都知道,演电影电视剧挣钱有限,有了美誉度做广告挣钱才多呢,根本不在一个重量级上。
有评论说,演艺明星学习一向比较差,在数字上大多比较混乱,从章子怡对一系列捐款数字的解释便可看出。我以为问题没这么简单。如果问题真是如此简单的话,章子怡承认的募捐善款怎么越来越少而不是越来越多呀?她怎么知道用一百万人民币去顶替一百万美元呢?我妈不认识字,恐怕比章子怡还没有文化,比章子怡更没见过世面,可是钱她却弄不错,还有当年的粮票等票证她也拎得清清清爽爽,买东西多给一分都不成,少找一两也不干。我敢说百分之九十九的人对钱这东西都很敏感,募集了多少,捐出多少,应该是非常清楚的,更何况章子怡还有自己的经纪公司,还有那么多人给她打理。难道她经纪公司里的人都是白痴?难道都不如大字不识的家庭妇女?
说到经纪人,我可要多说两句。我也是做经纪人的,当然是做图书版权经纪工作。对经纪人而言,收入多少支出多少是最重要的一件工作,是不能有丝毫马虎或者差池闪失的工作。退一万步讲,就算章子怡忙得不可开交,一忙就忘了加减乘除,经纪公司应该替签约演员当好司库呀。如果你连账目都管不好,连起码的算术都算不明白,你还能当经纪人吗?
要我说还是一个问题,那就是钱在起作用,是钱在拷打明星,一旦在钱的严刑拷打面前败下阵来,不论是谁,都会向金钱低头,都会向金钱三叩九拜。要不然,这点事情早就说清楚了,还至于等两个月?说到这里,我们是不是应该明白章子怡的“诈捐”风波应该跟很多明星代言广告一样,出了问题没什么惊诧的,有钱能使鬼推磨嘛!
二〇一〇年三月十七日
———————————
如需转贴或者转载,请您拨打电话010-68996306或者按照公告栏上的其他方式与我联系。未经许可擅自转贴转载的,本人将根据我国民法通则、著作权法以及其他法律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