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比学专业和学校更重要的东西

(2009-05-13 13:26:56)
标签:

高考

专业

学校

杂谈

分类: 杂文时评

撰文/姜汉忠

 

昨天,今年大学招生北京的考生开始填报志愿。报名容易,填志愿难。三年前,我女儿考大学的时候,我们已经经历过一次折磨。最近看到报纸上又开始刊发有关高校招生规模等信息,就想到今年的考生和家人很快要为此伤脑筋了。

人们不禁要问,上大学到底是什么重要,是专业重要还是学校重要?这个问题可以说是由来已久了。每年高考前后,这个问题都会吸引不少人的注意力。有的说,专业非常重要,宁可要好的专业而不在乎是什么学校。有的过来人以自己亲身经历告诉后来人。可是有的人则针锋相对,大学的学校氛围很重要,好的大学可以提供一个十分令人满意的人文环境。而人文环境对于一个年轻人的成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人们看中专业自有其道理,而且这种看法已经有相当的历史。过去的学生大学毕业之后,是国家负责分配。毕业生到了工作岗位,就算万事大吉了,只要有专业知识,就能将工作做好。也正是这个因素,那时候的年轻人考大学最看重的就是专业。一旦选择了一个走俏的专业学习,将来一准能够获得一个令人羡慕的工作职位。比如计算机专业,过去很多年中一直是考生追逐的热门专业。有一年,北京一所重点中学的考生想学计算机专业,可是她的分数不足以使其考上北京的一所非常好的学校。于是,她的班主任给她出主意,让她报考京外的学校,这样考上的机会就大多了。对这位考生以及班主任来说,专业关乎这以后的工作以及社会地位,所以大学专业要是选对了,一辈子就高枕无忧了。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大学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前几年,社会上有个说法颇为流行,那就是复合型人才,意思是说大学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仅仅要精通自己所学的专业,而且还要有其他的知识。为满足社会的这种需要,不少大学都为在校生开辟了第二专业的学习,考试合格可以获得双学士学位。那时,具有双学士学位的毕业生不仅使自己的专业知识多样化,而且还使自己的适应性有了很大的改进。

然而,学校的这些变化远远赶不上社会发展的需要。最近这两三年,有一种说法可以说是甚嚣尘上,那就是相当一部分大学毕业生走向工作岗位以后,很难适应工作的需要。加之,现在是双向选择,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压力陡然增加,而且还越来越大。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是一个需要社会的有识之士很好反思的一个问题。

在继续探讨这个问题之前,我想举一个人们比较熟悉的例子。

很多人都喜欢看足球赛,世界杯吸引了不少人点灯熬油,彻夜不眠。球赛之所以有这么大的魅力,就在于人们可以欣赏到高水平的竞技表演,更会领略一些足球大师的风采。足球运动员的优异表现归功于他们的艰苦训练,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就是这个道理。可是我们感到奇怪的是,世界上有不少球队都在那里刻苦训练,其中就包括中国的球员。换句话说,刻苦训练所带来的并非都是相同的结果。有的人会说,那时训练水平高低不同所致,窃以为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但是并非全对。这一点可以从运动员在场上的表现可以看出。有的球员整场下来,技术动作毫不走样,有的球员比赛刚过了一半,体力就不行了。像人们熟悉的罗纳尔多,在日韩世界杯决赛中居然能玩儿出花样,将球送进对方大门。可是有的球队,无论怎么努力,球就是进不了门。说到这里,诸位应该看明白了。仅靠艰苦训练是不行的。首先,训练的时候,那是将连续性的动作分解开来进行训练的。尽管到后来有合成训练,也有训练比赛,那毕竟不是真比赛。到了真正的比赛场上,较量的双方不光是球技,还有意志品质,还要心理素质,还要身体平衡能力,还要反应速度,还要身体、心理、技术的协调性等等。只有各个方面都有上佳的表现,才能控制场上的局面,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一个大学毕业生走向工作岗位之后,能否干好工作,能否觉得优异成绩,越来越不取决于他在学校的专业成绩如何,也越来越不取决于他在学校学了多少知识,而是一个人的综合素质。说到这里,我想起了一个统计资料。新华网曾经报道,现在的工作与专业对口的只有百分之二十六。专业不对口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浪费,可是从另一个角度看,走向工作岗位之后人们的变化还是很大的,而这种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一个人的综合素质,而不是仅仅所学的专业。如今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现在的大学毕业生有不少在校成绩不错,可是走向工作岗位就难以适应工作需要。在很多情况下,并不是专业知识不适应需要,而是为人处世的方式以及心理素质以及综合分析判断能力使其无法胜任工作。这些非知识性的因素现如今在社会竞争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专业与学校以及其他方面的关系,就像建筑行业中材料与设计、设计施工水平的关系。只有好的材料,没有高超的施工手段和管理水平,你依然是盖不好一栋大楼。即使勉强盖起来了,也是无人敢住的危楼。然而,若是没有足够的材料,你的手段再高明,最终也是无米之炊。说白了,专业知识因该是一个载体,是一个综合素质与能力赖以存在的基础。没有一定的专业水平,各种能力以及综合素质就成了无源之水,就成了空中阁楼。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人的综合素质的需要越来越高,这种变化速度远远超过对知识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人们需要改变以往的看法,改变以往的观点,否则就会落后于时代,就会很难适应社会不断变化着的需要。有人说,上大学不过是一个需要经历的过程,也有的走向工作岗位以后,大学里学的知识,能用上百分之十就不错了。这两种说法正确与否姑且不论,但是有一点是很清楚的,那就是仅靠大学里学的东西就想做好以后的工作是很难的,更不用说有出色的表现了。

从这个意义上讲,与其将注意力放在专业的选择上,还不如关注一下你要就读的大学的相关环境以及你自己对未来的规划,这是因为上大学不是为了学知识,而是通过学习知识获得学习、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我看来,这才是最重要的,甚至可以说是今后能否在社会这个更大的环境中有出色表现的关键。


二〇〇九年五月十三日

---------------------------------------
如需转载,请您拨打电话010-68996306或者按照公告栏提供的其他信息联系作者,谢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