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城管不用穿防刺背心!
(2009-05-13 08:13:54)
标签:
城管刺伤公园杂谈 |
分类: 杂文时评 |
撰文/姜汉忠
最近评论城管的文章不少,主要是因为城管大有成为媒体明星的趋势。这不,上月二十六日,深圳城管一行四人执法时遭遇“暴力抗法”,其中一名城管队员让小贩刺了两刀。我记得,两年前,北京有一位城管队员让小贩给刺死了——城管这个职业居然也出烈士了。
据报道,深圳受伤那个城管队员所在的执法队开始穿防刺背心,不仅如此,还练起了擒拿格斗。另有报道说,如今有一些小贩为防身卖菜的时候带起了刀。这两个消息放在一起,我怎么看怎么觉得有意思,一方穿着防护设备执勤,一方带着刀子做买卖。与其说这是在管理市容、做买卖,倒不如说是两军对垒来得准确。
看来,我还是比较幸运的,因为我看到的城管与小贩的关系就没这么紧张。我早上起来喜欢与妻子去北京西三环附近的一家公园散步。我通常都是早上六点半左右从北门进公园,途中经过一条小街,那地方马路两侧天一亮多半时间是小摊贩的天下。他们不仅在那里卖菜、卖鱼、卖肉、卖水果,还把运输车停在便道上。等我们一个多小时以后从原路返回的时候,小摊贩都不见了,原来北侧的便道上停了一辆城管的车辆,城管队员坐在车里——一夫当关,万夫莫来。
虽然小摊贩不见了,可是满地的垃圾却岿然不动,小商贩的车也没有开走的意思,有时候叫卖的蔬菜什么的还在车上,只不过双方心照不宣——你不来,我就卖;你一来,我就走,真给面子。城管和小摊贩有了默契,可是马路上的卫生谁来管,我却没见过,虽然二十米以外就是街道办事处。中午城管回去吃饭休息了,据说小摊贩们又出来了。
前几天,我去那个公园散步,周边形势有了新变化。这回小摊贩见到城管开车过来,不往远处跑了,只要拐个弯就行了,那个地方是公园门口。把摊位摆在了那里,城管于是眼不见心不烦,虽然相隔十几米,互不干涉,相安无事。不过,公园门口却被小摊贩围了水泄不通,若要进出公园,必须从小摊贩的结合部挤进去,就像“渡江侦察记”里面的侦察员走“灯标”一样。这下子,逛公园的人们乐了。从公园出来,顺便买点菜回家,搂草打兔子,不仅比到市场里面买便宜,而且还节省时间。当然,公园门口的卫生就不要看了,因为三米开外就是一家建筑工地的围墙——建筑工地旁边卫生差一些历来是不显山、不露水的。
还是我们这里的城管聪明。城管执行任务根本用不着穿什么背心——当然是防刺背心,平时也不用练习拳脚,小摊贩上街也不用武装到屁股,皆因他们找到了一条相安无事的“妙法”。不仅他们之间没事,老百姓还挺高兴。正所谓三方满意,皆大欢喜。
当然,我家附近这个公园前的经验好像没有普遍性,很难推广开来,理由有这么几条。
首先,这里距离街道办事处咫尺之遥,一旦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处理,时间来得及,就是街道办事处全体人员迈着四方步过来也用不了十分钟,当然老弱病残孕者除外。
其次,小摊贩被限制在一个狭长地带,东面是工地的围墙,西面是公园大门,北面有城管把守,他们还能往哪儿撤呢?他们只能是西过湖泊和马路,向京西“流窜”。
第三,一面是工地,一面是公园,小摊贩的到来给他们带来方便,增加了人气,他们高兴还来不及呢,这两家不反对是很重要的。
第四,这个地方处距离大马路足有好几百米,既便里面放鞭炮,大马路也听不到。只要街面光亮无比就行了,里面垃圾成山也没关系,就算到了盛夏大马路上是嗅不到的。因为等不到大马路嗅到臭味,街道办事处就进行干预了——街道办事处不会让不良味道传播那么远的。
第五,由于周围环境的原因,居住在这里的居民不是很多,更重要的是小摊贩占领的地方也不是交通要道,平时没有外宾参观,脏点乱点没关系,我们很习惯,可以说从上个或者上上个世纪就开始习惯了。
外埠的城管和小摊贩是不是看着有点眼馋?那没办法,天时地利,人和不和我没问过利益悠关方,所以不能武断下结论。我建议其他地方的城管开动脑筋想办法,最终做到我们这里城管和小贩和平相处的水平。当然,有一句话要先说清楚,勿谓言之不预也。如果你们学了我们这里的榜样,有好事者到相关部门或者法院告你们不作为,那可别赖我们。
二○○九年五月十三日
—————————————
如需转载,请您拨打电话010-68996306或者按照公告栏上提供的其他信息联系作者,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