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儿命工作必受惩罚
(2009-04-30 09:54:13)
标签:
玩儿命加班快乐惩罚杂谈 |
分类: 杂文时评 |
撰文/姜汉忠
《中国青年报》前天刊登一篇采访记,访问定居在加拿大的一位年轻华人姑娘。说到工作,这位华人姑娘说,在加拿大,太玩儿命工作未必受老板赏识。原因很简单,在当地文化中,家庭是第一位的,要会享受生活,工作也是为了开心。可是在我们这个国度中,情形正好相反。
最近跟一个朋友聊天,他们的老板非常提倡苦干,大家伙每天也要干得很晚,晚上九十点不算晚,夜里一两点也是常见的。还有一家公司刚刚开始创业,老板给员工发工资,于是就全力以赴使用这些员工,没白天带黑夜,没平常带假期,反正你这个人算全部几乎没有保留地交给了公司。这些人跟过去地主、资本家比毫不逊色,甚至有过之无不及。
加班大家都知道,就是上班完不成,下班接着干或者休息日接着干。我看到不少这种情况。可是,我看到的很多加班情况并非是工作量太大,相反是某些决策人安排不当造成的,然而最终牺牲休息时间的却是工作人员。这种情形我就碰到过好几次。
还有一种是争分夺秒,为了某种目标而与时间赛跑。我有个朋友叫在一家出版社做编辑,每天都要加班加点,对她而言加班是正常的,而不加班则显得奇怪得很。我问她,是领导要她这么做的吗?她说领导并没有给他们什么压力,而是他们若要捕捉瞬息万变的市场,就必须这样做,这在他们那里已经形成了共识。
其实,不论是哪种情况——不论是被动加班还是主动加班,都是以牺牲个人休息时间为前提的。常言说得好,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本钱可不是使不尽、用不完的资源,不夸张地讲比石油还有限。如果长年累月加班,一年干出几年的工作,对身体的伤害是很大的,甚至是致命的。之所以对身体的损害不为人们所重视就在于这种损害是一个渐进过程,而从量变到质变是需要时间的。在这一过程中,人们对自己身体的真实情况并不了解,不少人还说自己身体好着呢。可是话音未落,人就住进了医院。轻则需要休息相当一段时间,重则再也起不来。
人倒下了,你不仅不能再创造什么剩余价值,相反你还要消耗以往创造的剩余价值,有的时候你所消耗的并不一定就比你加班创造的少多少,相反还会多。这就是对那些不顾本钱的消耗而执意超时工作的惩罚。
还有的人有着很高的学历,上过大学,留过洋,可是正当风华正茂的时候,他却一病不起。他所消耗的远远大于他所创造的。正像社会广为看到的那样,很多人年轻的时候用命挣钱,老了的时候用钱保命。且不说,这种做法是否划算,单就这种做法能否按照人们的美好愿望发展这一点来说都很难说。在我看来,用命挣钱不值得提倡,而用钱保命也很难奏效。倘若真要出现那种局面,不论是谁,都很难保证他手中的钱能保住自己的生命。
我多次前往德国,那里周末除了饮食与交通等民生部门以外,一般的企业是不工作的,目的就是给员工以休息的时间。只有休息好了,在新的一周中才有足够的精力工作。其实,人们并非不懂得这个道理,然而市场这个魔手将很多企业决策人弄得神魂颠倒,脑子里只有钞票,用某些领导冠冕堂皇的说法就是“危机感”。如此玩儿命之后,钞票倒是有了,可是享受生活的本钱却没了。此时,钞票只有一个作用,那就是统统交给医院,作为你不珍视身体的惩罚。尽管你受到了“惩罚”,可是你的身体却永远也不会恢复到良好的状态。要知道老天对不爱惜身体的给予的惩罚是无情的,而且也是不可逆转的,就像自然界惩罚不爱惜环境的人类那样,若让它们手下留情,简直是痴人说梦。
说到这里,本文开头提到的加拿大流行的观点再次映入脑海,那就是人们工作是为了什么?每天都拼命地工作又是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生活更美好吗?这大概就是一切辛苦一切努力的最终归宿。如果不是为了美好的生活,有谁去玩儿命工作吗?有人说,那当然有,还有为了自身价值的实现。不错,这样的人确实有。我就可以举出一位。日本软银集团总裁孙正义在不到二十岁的时候就立下了誓言,其中之一是在三十来岁的时候积累一千亿日元的资金。他果然实现了他的目标,当然也包括这“一千亿日元资金”的目标,而且是提前实现。孙正义这样做确实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一种价值的实现,而这种价值最终使社会财富更多,惠及更多的人。说到底,还是为了更美好的生活,不光是他自己,他的家人,还有更多的人。
实际上,玩儿命工作不意味着别的,刚好让我们完成一个奇怪的循环。我们从贫困或者没钱开始,我们用我们的身体本钱去创造财富,我们富有了,可是我们的身体完蛋了。到了这个时候,我们开始用钞票挽救我们的身体。如果走运的话,身体也许还能恢复一些,但是绝不可能回到原有的状态,而我们用命换来的钞票统统交给了医院或者药厂。最终,我们还是一无所有,不,准确地说我们并非一无所有,我们还有一付糟糕透顶的身体。何苦呢!倘若我们当初不这么玩儿命,我们有着很好的身体,我们挣的钞票虽然不能使我们大富大贵,但是至少能使我们衣食无忧。哪个更好一些呢?
加拿大经济发达,与其地广人稀不无关系,但是仅仅靠这一先天条件恐怕也难取得如今的发展。要我说,讲求家庭生活第一的人,工作才有可能快乐,而快乐当是一切创造力迸发的催化剂。一旦一个国度的人快乐工作、幸福生活的时候,我相信这个国度一定会有大发展。从另一角度看,加班加点、拼命工作往往只能得到眼前或者短暂的利益,不论是对个人还是对国家,从长久、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可说是非常不利的。就我而言,我宁愿远离加班而得到生活的褒奖,也不去愿意受到命运的惩罚。
二○○九年四月三十日
---------------------------------
如需转载,请致电010-68996306或者按照公告栏中提供的其他联系方式与作者联系,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