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全国政协发言人交往的三件事
(2009-03-26 10:11:25)
标签:
赵启正平易幽默文化 |
分类: 人生启迪 |
撰文
姜汉忠
但分关心点时事政治,就没有不知道赵启正是谁的。在前不久举行的“两会”上,赵启正出任全国政协的发言人让人眼前为之一亮。倒不是此前全国政协没有发言人,而是赵启正的发言让不少人耳目一新。台湾媒体评论说,赵启正以风趣的态度颠覆了以往政协发言人的形象。一句自嘲或者简单的形容,他就能制造出效果,轻松化解尴尬。
“两会”期间,我曾给赵启正发短信,恭喜他政协发言人的处女作“魅力依旧“——他可是做过七年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的。启正兄很快给我回信:思想衰竭,老相日见,风采焉见?赵氏幽默确实不同一般,不仅透着幽默者的睿智,更显平和的心态与平易的为人,我有三事为证。然而为把事情交代清楚,我还是先给点背景材料,以免读者坠入五里雾中。
我以前开会的时候看他坐过主席台——我认识他,他不认识我。我与他直接交往不过是近几年的事情,而且多半都跟他那名著《江边对话》有关。一来,那本书是我供职的出版社出版的,联系必不可少,二来海外出版社感兴趣,授权事务就落在了我的肩上。于是,就有了下文的“版权代理”这个说法。
二○○七年秋的一天,我正在参加北京国际书展,一位土耳其的参展商来到我们的展位,要与我洽谈《江边对话》土耳其文版的授权问题。我一边与对方周旋,一边通过“官方渠道”与该书的两位权利人联系。恰巧,负责联系的人士出国了,我只好直达“天听”,给中方的权利人赵启正和美国的帕罗博士写邮件,启正兄很快就回答了,美国人那边却数日不见反馈。没办法,我只好叨扰“部长大人”。谁曾想,启正兄很爽快,答应给美方权利人的华裔助手打电话,当时已经晚上九点多。我给他打电话,他给美国打电话,事情谈好了,他再给我打电话。就这样,“两国三方”的电话会议开了将近一个小时,终于有了眉目:第二天上午十点,我便拿到了美方传给我的授权委托书。双方的授权委托书在手,我来施展谈判拳脚也就没有了后顾之忧。照一般逻辑,这等事情岂能麻烦“部长大人”亲自操劳,秘书代为打理天经地义,实在不行,也是我自己跟美国人联系,而且还要跟头流星一般,可是启正兄不是这样。
一个多星期以前,韩国方面寄来了《江边对话》韩文版的合同,需要启正兄签字画押。老兄很忙,等了好几天才知道他回到了北京。我赶紧打车够奔他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的办公室。我从有关人士那里了解到,他只中午有空,中午吃完饭还要去一所大学讲话。秘书给我领到他的办公室,见我进门,启正兄立刻站起身来:“贵客来了!”当时他正跟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的一位官员交谈,他们的“正事“说完了,我也办妥了我的“正事”。“你就在我这里吃饭吧,你要是不饿,我再跟他请教几个摄影的问题!”他们又谈了几分钟,启正兄腾出空来告诉我“还有一个问题就说完了”,意思是让我别着急。其实,我对数码相机的很多东西也不了解,正好跟他一起上了一节摄影课。讲完了,我们一同下楼,临走他还跟秘书打招呼“我们吃饭去了!”去餐厅的路上,碰上机关中的一些年轻人也去吃饭,启正兄跟他们有说有笑,还指着其中一个女孩说“那是我们机关那年招聘的状元”。吃完饭,启正兄亲自给我送到大门口,一个劲地说,这几年在版权上我给他做了不少事情,十分感谢我。走出他们机关大门我心里还想,没做什么,人家不停地感谢;真做了的,反倒觉得是理所应当——做人的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
三天前的中午,我从餐厅吃饭回来,正要往楼上走,一瞥眼,看到启正兄在我们机关若干“高官”的簇拥下向楼梯口走。我这个人就怕见官,也怕给人带来不悦,就装没看见扭身往楼上走。赵启正眼睛真尖,“我辛勤的版权代理”,一边说一边快步上前紧紧握住我的手。来到我的跟前,他说“我应该给你付代理费了!”一行人只好微笑着等我俩说话,我基本上没说,倒不是我不敢说,只是我还没有启正兄那种“四两拨千斤”的幽默修养——万一出现什么尴尬怎么办?寒暄两句,我就赶快离开了。我正往楼上走,一位女同事从后面追上来:“刚才的情景应该拍摄下来,前任部长跑上来跟你握手,够厉害呀!”说实在的,我还是那句话,我是一个怕见官的人,也不喜欢跟官员交往,跟启正兄交往例外,因为我没把他当成官员,而是当成朋友。他能跑上来跟我握手,不是因为别的,正是他对我工作以及我的努力的一种尊重,也是他“居官无官气”的一种平易而又自然表现。
在我看来,睿智幽默之人大多平易近人,而只有平易近人才可能从民间吸取到更多的智慧,也才会有“化尴尬为轻松”的幽默感。不信的话,你可以翻翻历史,有多少高高在上的人是充满睿智而又富有幽默感呢?平易近人真可以说是启正兄睿智与幽默的不竭之源。
二○○九年三月二十六日
---------------------
如需转载,请致电010-68996306或致信frank203@sina.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