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可能遗传给孩子的六大健康问题

(2009-03-20 08:21:07)
标签:

遗传

视力

偏头痛

杂谈

分类: 健康科学

撰文 姜汉忠

据美国“如何做父母”网站报道,美国亚特兰大的儿科医生、《带着新生儿回家》的作者、医学博士詹尼弗·舒说,很多慢性病都有家族病史,不过仅有家族病史,孩子不一定会患上某种遗传疾病,它只是告诉你患病危险增加了。通常情况下,遗传基因与环境影响相结合才会引发某种疾病。孩子的基因无法改变,可是一些最常见的健康问题却影响着家庭生活,了解这些问题就会让自己的孩子远离遗传病。

第一,视力问题。近视、色盲和弱视常常具有遗传性。美国巴尔迪摩小儿眼科专家斯图尔特·丹克奈医学博士说,父母都近视,孩子近视几率是百分之二十五到五十。色盲基因仅由母亲携带遗传,患病的也仅仅是男孩。如果妈妈是基因携带者,那么她儿子患色盲的几率是百分之五十。如果孩子说头疼,看书看电视或者晚上放学回来眯眼睛、流泪,就应该带孩子去医院检查,三岁即可发现孩子会患近视。弱视往往在一岁的时候出现,不经过儿科医生检查是很难发现的。如果幼儿这儿看看,那儿看看,不用着急,几个月内的婴儿大多会这样。如果婴儿瞳孔大小有变化,就要去看医生。如果是弱视,及时治疗还会挽救孩子的视力。不论家人是否有近视病史,一岁以前最好经常找眼科医生检查。如果家中有人年纪很小就戴眼镜或者怀疑孩子眼睛弱视,经常检查就更重要了。及早发现并及早纠正视力方面的问题,会帮助孩子眼功能达到最佳状态。

第二,湿疹。湿疹跟过敏一样,遗传几率是百分之五十。实际上,湿疹是一种过敏性反应,常有父母大吃一惊的——“我们都没湿疹呀!美国辛辛那提儿童医院医疗中心的临床遗传基因主任霍华德·萨尔医学博士说:对过敏性疾病的易感性指的是传给孩子的基因,而不是某种具体过敏性疾病。舒医生说,寒冷干燥的环境让人发病,就像高过敏性的乳制品和鸡蛋等食品一样。压力有时候也起作用。德国慕尼黑理工大学的一项研究说,父母分居或者离异,孩子在其后两年中患湿疹的几率增加三倍。小孩子不患湿疹是很难的。一开始是脸颊、肘关节和膝关节内侧皮肤干痒,起红斑。如果反复抓挠,症状更重,而且还会起脓包。在所有过敏性疾病中,婴儿期首次发病的只有湿疹。遇到这种情况,要去看医生,以防止后来复发。润肤防发作、解痒不发炎,除此之外,医生还会给孩子开一些局部涂抹的类固醇药膏。不过,孩子若是抓挠厉害,感染还是会出现的。此时就需要抗菌药。

第三,偏头痛。这种病会遗传;如果父母一方偏头痛,孩子患病几率是百分之五十,如果父母都患病,遗传几率更高。偏头痛症状包括头前侧或者两侧刺痛、恶心、呕吐以及怕光怕声音。偏头痛典型发作是在八岁左右,有些孩子也可能早一些,小孩头痛的时候常常伴有晕车发生。要注意什么是孩子发病的诱因,经常记录孩子发病前后的行为、感觉以及饮食会帮助确定诱因。孩子发病的常见原因包括疲劳、用力过度、日常生活习惯被打破还有就是某些食品,诸如加工食品、咖啡因。好在,孩子头痛,睡一觉或者服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萨尔说,如果儿科医生的治疗不管用,就要去看小儿神经科医生。要知道,剧烈的疼痛会对孩子生活的诸多方面产生涟漪效应。实际上,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一项研究发现,经常剧烈头痛又得不到治疗的孩子跟不头痛的孩子比,情绪、行为以及在与同学相处方面问题更多。

第四,肠易激综合症。小孩患病几率很高。澳大利亚的悉尼大学的一项研究认为,患肠易激综合症的人,直系亲属患一度肠易激综合症的几率高一倍多。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院儿科临床助理教授丹·列维医学博士说:父母有肠易激综合症或者逆流,婴儿疝痛是很常见的。其典型症状就是痉挛性腹痛或者便泌和腹泻交替出现。肠易激综合症通常出现在学龄儿童中。疝痛——这种前兆出现的时间比较早。情绪也是个不小的因素。这种病常常在孩子一生中最富挑战性的过渡期发作,比如上学或者去参加一个不愿意参加的聚会。如果怀疑自己的孩子有肠易激综合症,就要带他去看医生。医生常常采用排除法诊断,比如是不是炎症性肠炎。如果诊断是肠易激综合症,就要通过生活方式的改变而加以控制,比如忌食诱发食品,增加益生菌(酸奶中含有这种细菌),教孩子一些压力控制办法,比如放松练习或者瑜伽。

第五,过敏症。父母一方有过敏症,孩子患病几率是百分之五十;如果父母都过敏,几率就大大提高。不过,孩子跟父母的过敏原不一样。要记住,父母传给孩子的仅仅是对过敏的易感性,其表现多种多样。经常感冒、鼻窦或者耳朵感染、经常鼻塞、鼻痒、流鼻涕都跟过敏有关系。眼睛发痒、出疹子也跟过敏有关。喘息或者慢性咳嗽是哮喘的先兆,说明你的孩子一定会患上过敏症,因为哮喘与过敏症常常是相伴而来。上面这些症状常出现在三到五岁的孩子中,只要发现其中一种就要去看医生。症状轻微,医生会建议进行药物治疗,比如服用抗组胺药(症状消退再给药)或者滴鼻药,让症状充分缓解。如果症状不退或者症状严重,比如呼吸困难,医生会进行过敏原试验。如果需要,还要进行药物和免疫治疗,让症状得到极大的缓解。

第六,情绪低沉。这可不是身体易感性问题。某些心理学和情绪上的问题也跟家庭有关。注意缺乏多动症以及包括抑郁症、躁郁症和强迫症在内的情绪焦虑症就与遗传有着紧密的联系。尽管跟儿科医生讲述心里病史比较困难,还是要讲。这样一来,孩子一旦出现某些预警信号,诸如不同寻常的悲伤、烦躁、焦虑、注意力不集中或者食欲、睡眠、欣赏事务能力的变化,医生就会找到病根,及早给孩子以帮助。

(原载二○○九年三月二十日《生命时报》)

---------------------
如需转载,请致电010-68996306或致信frank203@sina.com,谢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