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工作快乐何处寻?

(2008-11-14 08:28:16)
标签:

工作

快乐

成绩

研究

脑筋

文化

分类: 人生启迪

工作快乐何处寻?

最近跟几个同行聊天,发现他们对版权贸易这项工作越来越没有兴趣,甚至产生了更换“工种”的念头。恰好,这一段时间我与不少同行交流的时候用了很多时间谈论如何才能做“好”版权贸易。对我来说,所谓的“好”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能否从这项工作中获取快乐因子。如果没有快乐因子,也就无法使自己快乐;自身不快乐,还能谈得上干下去的动力吗?如果上班来就烦躁,根本没有积极性和兴趣,那无异于浪费时间,遑论有什么效果与成果了。对我来讲,从工作中获取使我快乐的因子至关重要,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影响到生活是否幸福。  


那么如何才能在工作中获得快乐因子,如何才能使自己有可能变得快乐起来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不妨讨论一下具体到我们所从事的版权贸易这项工作快乐因子在什么地方?也就是说快乐因子是什么?在我看来,快乐因子存在于三个方面。一个是说服人。当你将一个人说服,让其接受你看的观点和看法的时候,你是不是感觉到美滋滋的?这个成就可不比挣了多少版税或者做了一本畅销书所获得快乐要小。其次,就是获得尊敬和信赖。这就要靠专业知识和专业水平。如果本人的专业修养总是不到位,怎么可能获得别人的尊敬和信赖呢?还有就是乐于助人,也就是拥有朋友。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除了父母夫妻子女之外,交往更多的还是朋友。如何才能拥有朋友?简单一句话,那就是要乐于帮助别人,只有乐于助人才可能与别人深入交往,才可能赢得越来越多的朋友。这三点我有很深刻的体会。  

我开始从事版权贸易工作的时候困难重重,其中最大的不是来自外部而是内部,说白了就是如何让领导相信你所说的是正确的。那时候工作刚刚开展,还没有成绩,领导持怀疑态度也是很正常的。在这种情况下,据理力争与据实力争就成了当务之急。记得,有一年台湾一家出版公司从我们这里购买七本书的中文繁体版的版权。对方分别对这七本书进行报价。主管领导总是嫌价格低。我当时就力促领导接受这个条件。我的理由是这几本书是学英语的书,大陆出版的这一类书能够吸引台湾出版商已实属不易。如果我们坚持提高条件,那么做成的可能性就很小了,况且这些书中有的是多年以前的书。还有,如果这家公司不购买台湾的中文繁体版权,则不会有其他台湾公司购买的。这笔版权使用费不挣也就是没有了。我通过我们的社长跟主管领导讲这个意思,那时候已经下班了,主管领导已经回家了,我还是反复跟社长说,让其找主管领导商量。最终我们同意了对方的条件,结果我们赢得了这笔生意。还有一次,我要去参加一个版权研讨会,社长觉得花那么多钱不太值得。考虑到离报名截止日期还有一段时间,我就隔两天找领导做一次工作。我主要是讲两点,一是通过会议可能认识更多的人,也可以使我的工作更专业,二是,我每年为本社赢得那么多版权收入,社里花钱派我去开个会应该是划得来的。就这样,北京书展前的版权贸易研讨会,我每年都参加。这为我认识更多的朋友、增加那么多版权知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可以这么说,每次根据事实通过一定的技巧说服领导接受我的建议之后,我都是非常高兴的。从那时起,我也逐渐提高了我的说服人的水平。  

 

现在,我不仅可以轻而易举地说服本社的人接受我的想法,还能够说我国的以及海外的著作权人接受我的意见。虽然需要花费很多时间,但是非常值得。有一次,在向越南授权若干本小说的过程中,我分期分层次地做工作,最终将对方纳入我的彀中,取得了高于我底线的成果,直弄得越南方面洽谈人员说我“是很会说服别人的人”。还有一次,我社从加拿大引进三本书,都是关于传播学方面的。作者开出的条件是预付款十万美元,版权使用费的费率是百分之十,被授予的权利不仅有纸质书,而且还包括音像电影。我仔细考虑了对方的要求,又对我方的情况进行了了解。我第一次给对方回信,认为这个价格很离谱。我们不需要那么多权利,只需要出版纸质书。对方回信一下子降低了百分之五十,经过我据理力争,对方将价格定在了一万美元。我回信说这个价格与实际依然有很大距离。同类书在中国书店中并不属于畅销书。在我看来,一千五百美元的预付款、百分之六的著作权使用费的费率足矣。最终双方达成一致,预付款一千五百美元,使用费的费率是百分之七。  

 

每次说服别人接受我据实力争的建议,我都感到非常有意思,当然也很快乐。这种需要说服人的事情几乎每天都有,快乐也就每天都产生。  

 

快乐因子产生的另一个源泉就是赢得他人对自己的尊重。这一点也是非常重要的。在这几年之中,我仔细学习著作权法以及有关部门发布的与之有关的条例以及司法解释。有了问题经常向有关部门请教。经过努力,我对这方面的知识越来越熟知,运用起来越来越熟练。尽管我没有从事过法律专业的学习,但是与著作权法有关的内容我已经比较熟悉了。随着知名度的提高,业内经常有人向我咨询有关著作权方面的问题,就连其他出版社专门从事版版权贸易的同行也经常问我一些有关事情。从二○○五年开始,我社一切出版合同在交给社领导签署之前都要送到我这里进行审核。我社的合同样本每隔一段时间就进行一次修改,以便适应形势的变化。这种修改主要也是由我来进行,我俨然成了著作权法方面的专家。不仅如此,这两年我还应邀去中国人民大学和北京印刷学院分别给本科生和研究生讲课,反映还不错,而且颇得学生们的尊重。受到人们的尊重难道不是一件令人快乐的事情吗?  

 

还有一点也是不容忽视的,那就是广泛交往。通过交往,我发现我们行业内不少人都有这种愿望,而且愿望还是很强烈的。但是,由于常年陷入琐碎事务而不能自拔,很多人缺乏这种动力,缺乏一种改变自己的冲动。交往当然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一种获得信息以及友情的方式。然而,要想获得别人的友情,还有一点就是要学会主动帮助别人,以帮助别人为快乐。最近两年,我走访了二十多家出版社,也认识了不少同行。我跟同行之间经常来往。每次出版业有大的活动,我都会组织一些朋友聚会。交往对象不仅有国内的同行,还包括国内媒体以及海外出版商和版权代理商,有时还包括其他行业的人。不仅如此,我还帮助别人解决一些实际需要,帮助别人的时候没有分内分外之别,就连朋友居家过日子的小事情,我都帮忙。二○○四年,我主动约请一家报社的记者采访我的一位韩国做代理的朋友。经过沟通,采访很成功,采访文章也发表在当年北京书展其间的报纸上。这位朋友给我起了个绰号,叫做“广告部长”。有的海外代理商希望我帮助查找国内某些出版社的联系方式,我也帮他们找。有一次,我的一个媒体朋友要从出版社找一位做过营销的人,我就帮助她联系了一位。有个出版社的朋友要找这家媒体宣传自己的图书。于是,我将这三个人约到一起,请他们一边吃饭,一边交流采访。我作东道主,他们各得其所。我为当了一次“红娘”而兴奋不已。 诸如此类,事情不论大小,只要朋友们提出来,我都尽力去管,而且努力做好每一个环节,让朋友们没有后顾之忧。毫不夸张地讲,这样的事情几乎每天都有。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朋友很多,做起事来就容易得多,生意也就越做越红火。下面的话有些得罪人,但是却是我的真实情况。每当别人问我忙不忙的时候,我都回答“不忙”。每当大型图书博览会开始,别人问我准备谈几个版权的时候,我都说“只与朋友叙友情”。我将工作放在聊天之中,一边聊天一边谈生意。前不久法兰克福书展期间,有记者要给我拍摄工作照片。等我会谈完了以后,问记者是否拍了照片,对方说不知道我什么时候进行的会谈。我回答就在刚才,记者则说你们刚才不是在聊天吗?  

 

我现在没有把工作仅仅当成工作,甚至不把工作当成工作,而是当成我生活的一部分。这样,我的快乐就源源不断。有了快乐,工作也有趣味了,生活也有味道了,成绩也就水到渠成了。  

 

二○○八年十一月十四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