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感恩助人灾难文化 |
分类: 杂文时评 |
《北京晚报》五月十七日报道,今年初自发组织起来去湖南郴州抗击暴风雪的唐山十三个兄弟这次又来到四川地震灾区参加救援行动。三十六岁的“大哥”宋志永听到四川受灾就坐火车来到郑州,可惜没赶上救援队。于是他从郑州乘出租车到了四川绵阳。他跟自己的伙伴们已经成功救出八个被困者。当记者问他们“花那么多钱吃那么多苦值不值”的时候,老宋回答:“值,谁让咱是唐山的农民。”
《中国青年报》今天报道,天津市政协委员、天津荣程联合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祥青跟妻子张荣华一起两次向四川灾区捐款三千万元。张祥青说:“我是三十二年前唐山大地震的孤儿,至今还能回想起解放军为我们救助建房、分发救灾物资的情景。他们每天天亮来,天黑走,不吃我们一口我们的食物。我们现在只是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张祥青的回答真好。他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给国家做了多大贡献,相反总是念念不忘当年地震的时候接受了人们多少帮助。年初唐山十三条好汉支援郴州的时候,宋志永就说过,想想三十年前唐山大地震时全国人民对唐山人民的支援,就应该为灾区人民出点力。这种知恩图报的精神确实值得发扬光大。然而要在人们的内心世界树立这种思想,仅凭说教是不会起作用的。
这次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一次灾害,夺取了数万人的生命。不仅全体中国人民为之伤痛,就连别的国家的人都感到震惊。虽然老天无情,虽然损失巨大,可是有全国人民的同情与支持,有政府和解放军的帮助,“任何困难都吓不倒中国人民”。
大灾之中往往能见真情。受灾的人们,与死神擦肩而过的人,最知道这样一个道理:没有他人冒险相救,没有党和政府的有力组织调配,要从废墟中生还是很难的,也就更不会有未来。昔日的唐山孤儿张详青那样,解放军的帮助至今历历在目,可以说是永生不忘。唐山大地震的时候,宋志永也是一个小孩,若是没有党和政府的援手,也不会有今天。正是这么一个原因,他们才有可能这么发自内心地去帮助受灾的同胞。中国有句老话,那就是“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对于那些主动向灾区提供帮助的人来说,帮助行动已经远远超出了原有的意义,从某种程度上讲是一种心灵的净化以及思想的升华。还是那句话,老天无情人有情,谁知道灾害会不会落在你我的头上。今天你帮助了别人,就是为自己埋下了一个优良的种子,就会给你的后人以及他人一个好的影响。一旦需要,别人也会毫不犹豫来帮助你。
你帮助别人也好,别人帮助你也好,这正是一个健康发展的社会所需要的,也正是我们提倡的,正所谓“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灾难发生了,我们已经无法改变,但是我们不应该就这样让它发生了——我们总要从中得到点什么。如果大灾过后,这个社会更有凝聚力了,有更多的社会成员懂得知恩图报了,这个社会就会变得和谐得多,这也正是我们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标。
不过有一点还是需要提醒,那就是“我有功于人不可念,而过则不可不念;人有恩于我不可忘,而怨则不可不忘”。如果施恩于人者没有这点思想准备,到头来心里会很不舒服的;反过来蒙受他人恩德之人想不起他人对自己的帮助,那也要受良心的谴责的。在这一点上,我们还是好好学一学唐山的十三兄弟,学一学张祥青两口子的境界。
二○○八年五月十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