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生角色一二三

(2008-04-18 20:37:02)
标签:

人生

角色

转换

文化

分类: 人生启迪

前不久,看了一个电视片,觉得挺有意思。

 

这个片子讲的是天鹅的故事。当然我不是从头看的,到我看到的时候正是母天鹅在水里快速游动,后面跟着三只小天鹅,无疑小天鹅就是母天鹅的孩子。游着游着两只大一点的天鹅“噌”地一下跳到了母天鹅的背上——我估计他们是累了,这样坐在妈妈的背上会省些力气。可是,那只最小的天鹅则没有这么幸运,一来追不上妈妈,二来妈妈身上已经没有地方了,别无选择只好拼尽全力往前游。随着小天鹅的长大,他们要像别的天鹅一样,学会飞翔,于是他们就在水面上扑楞着翅膀。一开始,他们根本飞不起来,逐渐他们可以擦着水面飞几下,后来可以飞离水面,到最后可以高高地飞一段时间,然而不管怎么样最后他们总是回到妈妈的身边。最终,他们可以长距离飞行了,于是他们将永远离开妈妈,飞到另一个天鹅群体去生活。

 

看到了这里我就想,母天鹅对自己的孩子难道没有感情,当然有,否则就不会驮着孩子们走。要说有感情,为什么她会舍得孩子永远离开自己?其实,要我说,这就是他们一生之中的阶段性任务,也就是他们应该扮演的角色。当然动物世界中像天鹅这样的还是不少。在我看来,这才是比较符合自然规律的,就像我们人,每个年龄阶段,甚至到了不同的地方都有不同的角色需要扮演。这是必需的,而且一定要做好的事情。如果在错误的地方或者错误的时间扮演了你不该扮演的角色,那对你是大大地不利。

 

有一位教育学家曾经指出,对青春期孩子“早恋”的问题,应该从“一个人一生不同阶段需要扮演不同角色”这个角度来引导,这样比较有说服力。这位教育学家说,一个人十几岁的时候正是长身体或者说身体发育还不成熟的时候,他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正常成长——当然在中国还有一条就是学习,这在西方国家有着不同的看法,而不是去谈所谓的男女之情,因为此时此刻不论是身体还是心理你都还没有做好准备。换句话说,此时此刻,你的角色不应该是这个样子的。相反到了二十几岁,则是谈婚论嫁的时候,就应该交朋友,去结婚,因为从生理角度和心理角度看,那时你的角色就是要做一个家庭的创建者。这也是自然规律赋予你的使命。

 

可是违背这个自然规律又该怎么样呢?当然要受到惩罚,早恋的就不用多提了,因为这种做法带来的种种负面效果诸位已经看得不少了。那么该结婚而不结婚的其实也会给自己,有时候包括自己的家人以及周围的人,带来一些不好的结果,比如性格怪诞孤僻等等,因为按照自然规律该你扮演的角色你给推掉了,那么你就要受到自然界的惩处。

 

我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个报道,讲的是“办公室婴儿”现象。报道说,在一些工作单位常常会有碰到这种情况,有一些年轻人刚毕业或进入职场不久,表面上是成年人,却时时出现类似“办公室婴儿”的处世方式。有的不懂得保持人际距离,不会以成人的方式对待工作,习惯了道歉却永远不会吸取教训,已经成年,工作中有了问题却总需要父母出场等等。报道中列举了好几个例子,是很能说明问题的。这就是角色没有转换的结果,在这种情况下不用说建功立业,就是保住饭碗都是不容易的。

 

那么该一个人这一辈子需要担任的角色很多,在家的时候是孩子,到了学校是学生。走在街上是公民,进入职场是工作人员,结了婚就是丈夫或者妻子,有了孩子就是父亲或者母亲。还有的人要充当祖父祖母或者外祖父外祖母的角色。有的人在单位是个普通工作人员,有的则是领导,还有的当了很大的官。有的角色出于本能或者客观使然,担当起来似乎很容易,比如父亲都是很疼爱自己的女儿,母亲对孩子的离开总是依依不舍等等。然而要想担任好你需要担任的每一个角色却不容易,需要从几个方面去努力。

 

首要的就是要做好心理准备。比如结婚之前你是不是有了充分的思想准备?这些准备就是将来你要承担起家庭的责任,而不是一个人吃饱了全家不饿。相声演员于谦说,结了婚不论男女都不会像以往单身的时候那么自由。原来他家里养着好几条狗,结婚前夕全部处理掉,这是为了家庭。他是一个演员,每当演出中间有空档的时候,他总是减少休息时间回家去看看。结婚之前若是没有思想准备,无论如何他是做不到这一点的,夫妻之间就会出现不愉快,甚至发生龃龉。还有像刚才提到的报纸报道的那些“办公室婴儿”,也是因为当事人在走向工作岗位之前没有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其次就是要对自己提出要求。每当角色转换的时候,也就是担任一个新的角色的时候,都会有相应的要求提出来。俗话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到了其位呢,不谋其政就不行了。什么叫谋其政,就是要努力做到这个新角色对你的要求。我曾经当过老师。回想当年走向工作岗位的时候,体会是很深刻的。那个时候,我们新老师比学生也就大四五岁。岁数差距不大,可是身份却完全不同。然而,那个时候我对此并没有充分的认识。每当学生上课不听我讲课,我就烦躁起来,甚至发脾气,将“捣乱”的学生撵出教室。这样做并没有真正解决问题,接下来“捣乱”的依然不少。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呢?过了这么多年我才认识到,我对老师这个职业的要求没有搞清楚。教师,用古人的说法就是传道解惑之人。学生上课捣乱,乃是其心中有惑而不得其解的缘故。教师的任务就是让其明白事理,我则简单了事,这样做恐怕永远也解决不了问题。

 

还有就是有了问题少找客观原因,多找主观原因,这样心态才能平和,才能尽快适应自己新的角色。我是五年前开始从事著作权工作的,这可是我职业生涯中全新的一个角色。不用说我没干过,不知道怎么干,就是在咱们国家也是历史很短的一个职业。没有什么经验可以借鉴,也没有什么高人可以讨教。再者,那时候周围的人很少有懂这行的,包括一些领导在内。刚开始,做工作很难,不仅海外客户关系很少,就是内部也有不少需要协调的地方,甚至有的时候需要做很长时间的工作才能让人接受我的看法。那个时候没有别的办法,只好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心态,努力使自己适应当时的条件并尽可能多做一些成绩。如今成绩有了,大家也开始理解了,工作也好做多了。倘若当时一味地埋怨客观条件而放松努力,恐怕到现在为止也不会有什么作为。我总是这样想,事情没做好,该埋怨的是自己,而不是别人。很简单,你不能指望别人一下子都理解你,你要顺应客观条件,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东西,开展工作。

 

我认识一些从事广告工作的朋友,他们说,他们那个行业要求就更加特别,客户是上帝,客户的要求永远是正确的,广告人的任务就是满足客户的要求,你最多是做一做引导和说服工作,仅此而已。有人形容广告人的工作是“戴着镣铐跳舞”,光跳还不够,还要跳好,跳出水平来,还要赢得观众的喝彩。

 

最后一点,不要指望担任一个角色得到多少回报。这是十分重要的。很显然,天鹅妈妈驮着孩子游水的时候并没有想到,日后小天鹅离开自己有什么不划算的地方。当父母的也绝不会想着孩子将来给自己回报多少。其实,一个人一辈子可能会充当很多角色,甚至一天就要担当好几个角色。如果每担任一个角色,你都要得到报答,你恐怕会很累的,累得你什么角色也干不好。就拿我自己来说,在单位是个工作人员,是一个被领导者,我就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事情,社会交往的时候,我跟朋友们相处是另外一个角色,但是我只求朋友们快乐,因为朋友们快乐,我就快乐,这比什么都重要,因为快乐健康是紧密相联的,没有快乐,就没有健康,而没有健康,则什么都不会有。回到家,我是一个丈夫,一个孩子的父亲,那我就要尽到自己的职责,从中得到是家庭和睦。要说不指望回报也不准确,不过我要的回报是周围的人高兴,大家高兴,我也就高兴了。

 

总之,角色多多,要求各异,不过万变不离其宗,那就是心理准备要充分,客观要求要掌握,少索取多贡献,这样一来美好结果才出现。如此而来,一个角色你就算扮演好了,您说是不是?

 

                    二○○八年四月十八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