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书无用论”还会到来吗?

(2008-03-14 13:44:12)
标签:

大学毕业生

工资

脑体倒挂

读书无用论

文化

分类: 杂文时评

我岳母家雇了一个保姆,每月工资一千二百块。就这样,人家还“牛”着呢。家里多来一个人,人家就不高兴,因为要多做一个人的“饭”;搀着老人下楼活动一下,人家也不高兴,索性撂挑子不干了。要问保姆能干什么?这可以用“一穷二白”来形容,什么都不会。昨天晚上看电视,说保姆—-不,家政服务员,稍加培训,每月工资就能拿到一千五。厉害!

 

据搜狐网报道,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辽宁省糖尿病治疗中心主任冯世良提交了一份议案,谨防新的“脑体倒挂”。据冯先生讲,促使他提出议案是两件他亲自经历的事情。他碍于面子,接收了两位中医药大学的硕士毕业生。这两个年轻人既没有从医资格,也不能给病人把脉问诊,更没能力参与科研——只能每个月从治疗中心领取四百元的生活补助费。另一件事是,有一对来自贫困山区的表兄弟。表弟是一位装修工,每年干八个月左右的活,平均每月可以拿到两千五百元左右。表哥大学毕业快一年了,还没有找到工作。农民工表弟后来深有感触地对冯世良说:“我真谢谢我自己,没有考上大学。”

 

近两年以来,经常有媒体报道大学毕业生工资不如农民工,甚至不如保姆。二○○六年年初,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对二十五个省、区、市的五千三百多名外出务工人员做了一项调查。结果发现,这些外出务工人员月工资期望值平均达到一千一百多元。众多大小规模的调查数据显示,应届大学毕业生对月薪的预期连年下跌,二○○六年降到一千元左右。去年,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和高等教育研究所对二○○七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了调查统计,百分之五十的毕业生月起薪在一千至两千元之间。大学毕业生的工资水平在下降,保姆的工资水平在上涨,两者已经不相上下。可是别忘了,人家保姆的工资可是“纯收入”,大学毕业生可不能与之匹敌。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不用费劲就能知道,供求关系在起作用。换句话说,现在大学毕业生供大于求,相反保姆、农民工等却求大于供。不论你愿不愿意承认,这个现实就摆在这里。如果大家有兴趣,我们不妨稍微探究一下,为什么大学毕业生会供大于求,为什么保姆等工种又求大于供?

 

说实在的,我国国民整体文化素质并不是很高。教育部去年九月的数据显示,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是百分之二十三。我们的邻居韩国在一九九五年就达到了百分之五十。国际上根据毛入学率把高等教育分为三个阶段,百分之十五以下为精英阶段,百分之十五到百分之五十为大众化阶段,百分之五十以上为普及化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刚刚跨过精英阶段的门槛就过剩了?近年来社会反映告诉我们,大学生月薪预期看跌根本原因是高等教育的某些环节与社会实际脱节。社会不是不需要大学毕业生,而是需要那些具备符合社会需要素质的大学毕业生。另一方面,人口老龄化的到来以及城市人观念的变迁,受苦受累的工作很少有城里人问津,这样便给来自乡村的保姆和农民工提供了机会,甚至不用具备任何技能就唾手可得的机会。

 

从某种程度上讲,目前这种状况很难改变。若要大学毕业生的月薪预期提高,有两个问题先要解决。一个是高等教育的注意力从只重视专业教育变为通过专业教育来提高学生的总和素质,另一个大学毕业生自身也要及早适应社会,不仅观念要适应,你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也能在社会派上用场。这样兴许会扩大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面,还兴许会减缓社会对农民工、保姆的巨大需求。还有,城里还有一部分四十岁以上下岗职工,社会经验、生活常识都具备,完全可以填补一些行业的需要。

 

说一千道一万,出现这种情况的深层次原因是社会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觉得“应该”做的,现在不一定做,一向认为“不应该”的却出现了。从个人来讲,需要调整心态,需要调整生活目标;从国家来讲,需要调整教育,调整就业方式,调整养老模式。唯有调整,才有出路——适者生存嘛。

 

回到本文开头,“脑体倒挂”即有国家的责任,也有个人的原因,怨只怨我们的思想、我们的做法没有跟上时代的变化。将大学毕业生人薪水不如农民工的原因简单归咎于“上了大学”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如今,“读书无用论”再掀波澜恐怕只能在一部分地区或者人群中有市场。抱怨归抱怨,多数人,甚至包括很多生活在农村没有文化的人,都不会相信什么“读书无用论”。电影《铁道卫士》里面有句台词说得好,“乱是乱不了,只不过有点麻烦”。现在是社会的转型期,出现一些情况很正常。完全没有必要大惊失色。

 

                二○○八年三月十四日

 

《北宋宰相丁谓的“运筹学”》《世界上最可怕的十种动物》《“瞎忙”也有害》《设置专业的时候,大学能否向餐馆取取经》《专业与学校: 考大学的两难选择》《由部分大学生“没有嘴”想到的》《令人尴尬的十大健康问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