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基辛格的“刀”为什么不老?

(2008-03-02 10:28:31)
标签:

基辛格

尼克松

经验

信息

适应

变化

文化

分类: 人生启迪

亨利·基辛格很多人都知道。一九七一年打开中美关系大门、安排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访问中国的是他,促使越南战争结束、缓和美苏关系的也是他。倒退三十年,作为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和国务卿的他,那可是叱咤风云的人物。当时有这么一句话形容基辛格在美国外交领域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基辛格退出政坛,尼克松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总统”。

 

三十多年过去了,按照一般规律,那个时候的名人早就该淡出了人们的记忆。要知道,基辛格不是演员,也不是靠学术成就驰名世界的专家,更不是什么有过辉煌经营业绩的大老板。他是一个政治家,一个外交家。这样的人活跃在政治外交舞台,不可缺少的因素就是他要有职有权。不难想象,一个已经“致仕”了的政府前任高官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的作用能有多大——毕竟是人微言轻呀。离开官场几十年还居然能指点江山,不用说在我们国家,就是在崇尚个性的西方国家也是凤毛麟角。

 

日前韩国的《朝鲜日报》主办了“亚洲领导力会议”,基辛格应邀参加。一下飞机,他就与韩国新政府的外交部门举行会谈。会谈的重要议题就是有关朝鲜放弃核武器的“六方会谈”问题。由于基辛格擅长国际政治,很多中东领导人经常向他咨询相关问题。不仅如此,国际会议也争先恐后邀请他当座上客,发表演讲。记者采访更是要提前很长时间联系才能安排上。除此之外,老先生还要经常为报刊撰写文章。好忙呀!

 

有些人会说,基辛格不过是一个靠过去名声“混饭吃”的人物,没什么了不起。就连采访他的记者见他之前也有点不以为然。待见面深入交谈才知道,人家才不是这样的。《朝鲜日报》的记者说,基辛格之所以依然在国际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有两条必不可少,一个是他几十年的宝贵经验,另一个就是他不断获取新的信息。

 

经验重要,这谁都知道,经验能使人们少走弯路,少犯错误。然而,经验仅仅是过去的东西的时候,就很难说是一个好东西,有时候还会导致人们常说的经验主义错误。从某种意义上讲,经验变成了教条,其作用一定是消极的或者有害的。老虎在山上称王称霸,一旦老虎到了平原,它就失去了自己的优势,正所谓“虎落平阳被犬欺”。经验一旦与不断发展、不断变化的客观情况有机结合在一起,那就大不相同了,就像老虎长了翅膀,你说厉害不厉害。


不断获取新的信息,不断调整自己的方法、策略以及认识使其适应变化着的世界,可以说是生存必不可少的一个规律。违反这个规律,你就是再有能耐,你就是再有才华,也是徒有其名,什么事情也做不成。宋代王安石写过一篇《伤仲永》,对一个小小神童过早沦为“众人”感到惋惜。当然这里面有家庭的原因——他那个特要面子、特喜欢挣小钱的爸爸整天带着他走东家串西家吟诗应对。除此之外,我想还有一点王老先生没写出来,那就是方仲永只停留在原有水平上,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进步,没有获取新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他的结果只能有一个,那就是过眼烟云,就连昙花一现恐怕都谈不上。一个是几十年宝刀不老,另一个是没几年功夫就才华泯灭。两者相比,我们是不是能得到一些启示呢?

 

坦率地讲,一个人的才华是有限的。如果不注意补充,总是吃老本,寅吃卯粮不捉襟见肘才怪呢!再者说,很多东西今天是对的、正确的,甚至是英明的,明天也许还会如此,可是到了后天、大后天,周围情形一变,你的那些东西不跟着变,说不定原来的东西就变成不对的、错误的,甚至是愚蠢的了。由此推开,我们还可以想到很多事情都是需要不断更新不断适应新变化的。人的学问,更新才会有价值;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注入新鲜血液才能充满活力;人的生活,了解新情况、适应新环境才会有趣味;人的事业,接受新挑战、学会新本领才能发展。一句话,拒绝新东西、不去适应新变化,你将被社会抛弃;接受新东西,努力适应新变化,你将永远是时代的宠儿。


                二○○八年三月二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