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南宋鼠画陈强数学家文化 |
分类: 人生启迪 |
今年农历是鼠年。也许鼠给人的印象不佳,春节晚会上拿鼠“说事”的还真少见。晚会上没有,我倒是见了一处。昨晚乱翻书,正好看到南宋曾敏行《独醒杂志》有一则故事与鼠有关。
话说在今天湖南东安有一个人喜欢作画,创作了一幅鼠画送给县令大人。县令漫不经心地将其挂在了墙上。早上起来,画轴落掉在了地上。县令也没在意,重新将其挂好。出人意料的是,其后早上每每起来,画轴都在地上放着。这天县令天不亮就起来了,想看个究竟。结果看到好几只猫蹲在画轴的旁边。县令刚要把画轴挂上墙,猫就窜上来。县令觉得挺好玩儿,于是又试别的猫,都是一个样。看来,猫是把画上的鼠当成活生生的鼠了。
看到了这里,我突然想起了现代文艺史上的一个故事。据说,解放战争时期的某一天,晋中河间的舞台上,华北联大文工团正在为战士演出歌剧《白毛女》。戏演到最后一幕,剧中主人翁喜儿在斗争会上控诉地主黄世仁的罪恶,台下看戏的战士泣不成声。猛然间,“咔嚓”一声,一个翻身后新参军的战士把子弹推上膛,举枪瞄准了舞台上的“黄世仁”。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班长把抢夺了下来,从而避免了一场大祸。
若非画上的“鼠”画得逼真,老猫也不会上当;若非陈强表演惟妙惟肖,新战士也不会举枪对他瞄准。文艺作品创造水平到了这个份儿上,观者还没有什么话可说?除了佩服,还是佩服。现如今,我们看到的很多文艺作品常常是破绽频频,虽不敢说是百出,至少也是经不起仔细推敲,更不说惟妙惟肖了。如果真有“僧敲月下门”那般功夫,我们的文学艺术恐怕早就更上几层楼了。
其实,我此时此刻想到的还不光是文学艺术创造问题,而是我们每个人是否具有生活本领问题。画家能画出活生生的鼠,那功夫不是一天两天就能练出来的;演员表演细致入微,那也不是三天两早晨就能达到这个水平。其实各行各业都是一样。要想把手中的活计做好,非要有高超的水平不可。而这高超的水平是需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锻炼,而且还要耐得住寂寞,耐得住清贫,耐得住诱惑,耐得住失败。美国华裔数学家王章程毕业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大学。毕业以后,他的同学中大多数都去了了大财团或者大公司,唯有王章程一头扎进了加州私人研究室,而且一干就是十年。在这期间,他收入微薄,而立之年还买不起房子,更不用说谈女朋友了。对这些,他始终不为所动,依然在自己钟情的数学领域研究着。三十五岁那年,他的爱好终于修成正果,攻克了世界上两项数学难题。接下来他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美国十几所大学先后聘请他前去任教。
目标远大,潜心修炼,唯此才能让自己的作品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才能让自己的表演入木三分,才能在自己的工作领域取得丰硕的成果。这样做,不仅为社会作出了相当的贡献,而且还能使自己有了赖以生存的基础,两全其美,各得其所。可以这样说,面对激烈的竞争,那些生活不如意的人在嫌上天对自己眷顾不周的同时,是否也该问问自己——你的本领是否修炼到了能为社会做点事情的程度?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将欲取之,必先予之”。这话可以用在这里,是否有一些东西值得我们玩味呢?
二○○八年二月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