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做事幸福杂谈 |
分类: 人生启迪 |
昨天晚上看了一个心理访谈节目。被访谈的是一位当了一年父亲的二十七岁年轻人。这位老弟现在跟自己仅有一岁的儿子争起宠来了,不仅要在老婆(孩子的母亲)面前争宠,还要在自己的父母(儿子的祖父母)面前争风吃醋。之所以发生这种情况,专家分析被访谈的小伙子从小受人恩惠多,而没有给人做事的习惯,即便做了一点也觉得非常了不起了。比如,妻子怀孕时候,是他“亲自”陪着去的。小伙子也承认,长这么大从未给父母做过什么。由于少给他人做事、只会享受他人的关注与呵护,一旦他人的关注呵护有所变化,自己便会生出一种被冷落的感觉,甚至觉得自己是家里一个多余的人。
要想解决这种“被冷落”的问题,方法可以说多种多样。一个就是从关爱的蜜罐中脱身,使自己成为家庭中负责的一分子。还有一个就是多接触社会,这样就不会总把自己当成“社会婴儿”来对待,跟同事、朋友有一个良好的互动。第三个办法,就是学会远离烦恼,杞人忧天多半是无所事事造成的——要学会找事情做。
专家当场就给小伙子一个建议。当孩子入睡、劳累一天的妻子可以松口气的时候,做丈夫的可以走上前去给妻子按摩一下,这不仅会让疲惫的妻子得到放松,还能让夫妻之间的感情增进不少。有时候,丈夫也可以主动把孩子抱过来,放在胸前,让孩子听到他最熟悉的心脏跳动声,从而产生安全感。如果经常这样,孩子见了你不仅不会吓哭,还会跟你亲近。妻子离不开你,儿子离开你不行,你还会绝的多余吗?你还会有失落感吗?不仅没有,相反你还会是一个幸福无比的人。
由此我想到,给自己的亲人做事不计较回报,你在亲人面前就是一个不可离开的人;你给朋友做事不计较回报,你在朋友面前就是一个值得交往的人;你给社会做事不计较回报,你在社会面前就是一个很有价值的人。总之,一旦你觉得你是一个有用之人的时候,你就会产生一种幸福快乐的感觉。这从反面说明,一个人没有物质基础无法生存,一个人没有“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与价值将会生存得很没有尊严。
我在拙文《如何才能少烦恼多快乐》中写道,“要想快乐,坐在家里是等不来的。你要挖空心思自己去找,就像当年石油勘探队员找油田一样,有时候费了不少劲还不一定找得着呢。”一个“找”字意蕴无限,给别人做事应该是最重要的一条。当年雷锋为战友为群众做了那么好事,在很多人眼里很傻。依我看,雷锋不傻,至少在别人得到帮助的同时,自己也得到了快乐,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一心只想自己的人可以断定没有快乐可言,尽其所能为家人为朋友为社会做点事情的人才是最快乐最幸福的人。顺便说一句,坐等上门的幸福缺少持久性,而自己主动找来包括给别人做事换来的幸福,那才是持久的,才是让自己的内心得到营养的。
二○○八年元月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