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时事评论安全金钱 |
分类: 杂文时评 |
据《北京晚报》报道,昨天北京时间上午十一点多,一艘叫做“探索者”号的邮轮在南极设得兰群岛附近海域撞冰山沉没。然而,幸运的是,船上一百名乘客和五十四名船员安全脱险。报道在讲述乘客和船员脱险过程的时候给了四个原因。第一,全体人员在事故发生后基本上保持了镇静情绪,从而为从容逃生创造了条件。第二,船上有充足的救生艇等设备,这也是遇险者能够等待三个小时后到来的救援者的基本条件之一。第三,国际海上救援机制比较完善。“探索者”遇险后不到四十分钟,设在意大利罗马的国际海事救助中心就根据求救信号向附近海域的船只发出求救指令。第四,老天爷帮忙。遇险的时候海上无风也无雨。若是天气恶劣,遇险者恐怕就凶多吉少了。
一般来讲,海上遇险跟空中遇险逃生的几率都不如陆地大。茫茫一片波浪滔天的海洋,若是没有相当成熟和完善的预案,根本无法赢得获救的时间。说到这里,大家都很熟悉的电影《泰坦尼克号》又浮现在我们的眼前一九一二年四月十日,英国白星航运公司制造的巨大豪华客轮“泰坦尼克”号离开英国的南安普顿,驶往美国的纽约。四天后的晚上,“泰坦尼克”在北大西洋撞上冰山后沉没。正是由于船上救生设备不足,这艘豪华客轮的第一次航行就造成了一千五百人葬身海底。迄今为止,这是人类历史上和平时期最大的一次海难。虽然已经过去将近百年,可是人们对这次事故依然没有忘记。也正是海上航行的危险性,国际海事救援设备以及救援机制日趋完善,救援的效率也比过去高得多。
就在“探索者”号遇险的时候,发生在我国湖北省的一件岩崩滑坡事故也在时时牵动我们的心。据报道,十一月二十日上午八点四十分左右,位于湖北宜万铁路巴东段高阳寨隧道进口处发生岩崩,当即造成一名工人死亡,一名工人受伤,两人下落不明。到今天凌晨为止,一辆路经此地的大客车以及其他若干车辆也未能幸免,从而使事故当中的死亡人数达到三十一人。国家安监总局副局长王德学昨天认定,这是一起重大事故。昨天晚上,中央电视台还在连线现场的记者报道这一事故。今天的《北京晚报》用了几乎一个整版进行报道。根据我国法律,一次事故造成三十人以上死亡的,中央政府要进行调查,惩处责任人。
两件事似乎没有可比性,可是放在一起研究一下还会得到一些令人深思的地方。如前所说,海上航行危险多多,暗礁冰山随时威胁船舶的安全,自然受到人们的关注,救援手段与组织自然也完善得多。很多情况下,海上遇险时,人们如果处置得当还是有可能减少生命损失的。“探索者”号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隧道岩崩滑坡虽然不是人为直接引发,但是施工过程中的预防措施是否到位直接牵涉到事故能否避免。还有一点,就是准备措施不能打折扣。“探索者”号上的全体人员无一受伤生病地脱险,逃生设备可以说立下了汗马功劳。若是船家为了多载客而减少安全设备占用的空间,那么一百多人无论如何也是回不来的。
其实,海上沉船事故也罢,其他事故也罢,并非人们缺少预见性,不知道有可能发生危险。恰恰相反,人们对此知道得很多,然而人们在侥幸心理的作用下,为了尽可能多地获得经济利益,安全就被抛在脑后,等事故发生了,一切都来不及了。二○○二年五月十日,英国一列从伦敦驶出的客运火车在北部的波特斯巴火车站出轨,造成七人死亡,七十多人受伤。二○○三年七月九日午夜,在孟加拉国,一艘名为“纳斯林”号的客轮在中部城镇坚德布尔附近的梅格纳河上遭遇风暴后倾覆,上千名乘客,只有二百名人获救。据报道,这艘客轮注册载客量为三百人。有的事故虽然人员伤亡不多,可是造成的影响更加恶劣。二○○六年十一月十三日,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苯胺装置发生爆炸事故,造成松花江污染。不久,哈尔滨就出现饮用水紧张,与此不无关系。
昨天晚上看电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毅中再次发火,对七台河煤矿两年前的矿难责任人逃避法律制裁达两年之久感到愤怒。电视上还播放了他前几次在其他场合对有关地方领导人发怒的镜头,一切都是冲着那些对中央政府的规定阳奉阴违的行为。
说来说去,不论我们做什么,都应该有点预见性,都应该对其可能产生的不良或者严重后果有所警惕,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有风险的事情更该如此。其实,这个道理毋庸多说,不知道的在这世界上恐怕没有几个。问题是,一旦站到了金钱面前,有知变无知,自信变自负,聪明人成了傻子。做事只为金钱,结果怎么样呢?如果你不走运的话,你的损失比拟的刀的还大,有时候损失点财物还是小意思,要是把小命搭上了,那可不值当——白花花的银子摆在你面前你也没有福气享用了不是?
报道说,“探索者”号建造于一九六九年,好家伙,已经是“大龄青年”了。据《劳埃德船舶登记报》报道,虽然经过加固改装,油轮还是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可是,这次虽然没有酿成“泰坦尼克”号那样的惨剧,可是船长和船主先生肯定会吓出一身冷汗。这次跟阎王爷险些来了一个零接触,我想,不论船长还是背后的船主恐怕都会记住这次教训的。我也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从上面提到的几个事故中汲取教训。俗话说,有备而无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