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人文/历史书展 |
分类: 图书出版 |
今天我可是做足了准备。出发之前,我就跟我的同事说,这次一定要把失去的阵地夺回来。今天到达展览大厅的时候还不错,人烟稀少。我们放下东西,就采取了一项坚决措施,那就是将谈判桌移到一个通道的口,将一把椅子放在另一个通道的口,留出一个通道供人们参观。这样一改动,我们的空间立即变大了。过了一会儿,昨天的“占领军”果然来了。我们建议他们坐在外侧,因为我已经把多余的椅子搬走了。过了一会儿,我们又采取了一个坚决措施,给一些图书更换位置,让前景不错的书放在更吸引参观者的展台上。这还不够,我们还动员某位领导说服昨天的“占领者”出去玩儿玩儿——不要浪费大好时光,在这里干耗。又过了一会儿,还觉得不行,我们就把一些书目放在外侧的展架上,为的是让过往的人取走书目。我的想法是能拿走尽量多的书目就是胜利。
看了一会儿,还是觉得有问题,我的同事提出建设性意见,那就是将谈判桌进一步前移,与外侧书架平行,将书目放在桌子上面。作用很快就显现出来,过往的人可以不费事就能拿到书目。我们还动员领导指示让前台接待人员主动赠送书目,结果碰了一个软钉子,人家说主动送书目有宣传的嫌疑,招人讨厌。这可真是有点岂有此理。我们就是为了宣传嘛,这还有什么可说的呢?不过我们并没有送人家什么有分量的宣传品,仅仅是书目而已。为了关注书目的发放情况,我们死死盯住前台,一旦书目少了,我们就给增加。
后来我一想,还是要想办法找一张桌子,将一个通道上的椅子换下来,这样别人就不会穿行而过。我看到最外侧的展览大厅有几张桌子没有用,就动员同事请示领导。没过一会儿,领导将桌子搬过来。有了这张桌子,我们这个区域界限就名副其实了,而且还能缓解桌子不够的紧张情况。
到了下午,效果终于出来了。两个越南的出版商找到我们,看中了同事出版社的十四本书。我马上将我们的书目给他们看。他们也看上了我们的五本书。双方就这十九本进行洽谈。我们的报价大大超过对方的想象,双方的谈判陷入僵持状态。我建议,我们各自考虑一下,通过电子邮件,就价格问题进一步交涉。倒不是我们非常看中这种成绩,而是攀比之下,我们的心理压力太大了,焦点就是无法承受有关人员的指责。
下午展览结束,我们去饭馆吃饭,八点多就吃完了。这是我们三天以来回来最早的一次。实在是太累了,什么都不想干了。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