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白吃 |
分类: 杂文时评 |
上周末先在电视上看了一部老电影,过了一天又在电视上看了一个新闻。没想到的是,电视上的这两个节目居然产生了联系,至少对我来说是这样。既然有了联系,就要说上几句——一吐为快嘛。
先是周五的时候中央电视台儿童频道放了一部三十四年前的电影《小兵张嘎》。我记得有这样一个镜头。张嘎子加入区小队以后不久,便奉命跟着老侦察员罗金保侦察敌情。爷俩摆了一个西瓜摊,一边卖瓜一边注意来往的情况。这时候一个头戴日本战斗帽的胖家伙来到瓜摊,蹲下身子就挑西瓜,砸了一个不行,又砸另一个,最后砸开一个一看还真是沙瓤,掰开就吃。这个时候,罗金保开腔了:“你怎么上来就吃呀?”胖家伙回答说:“你这西瓜不是卖的吗?”“是呀,那总要问个价吧!”胖家伙一听立马瞪起眼来:“别说吃你几个烂西瓜,老子在城里吃馆子都不问价!”接下是什么情景,想必是大家都知道,不用我多说。
所谓“不问价”并不是他钱多得不得了,而是压根儿就不想给钱。这么说吧,对他来讲,不问价等于不给钱。电影上映以后,“老子在城里吃馆子都不问价”很快成了一句流行语。有些人听到这句话并不是一笑了之,而是将其付诸于实践。虽然前几年听到不少这样的“白吃”案例,可是我坚持认为这等事情会越来越少,我们的干部廉洁自律越来越有成果。谁曾想,头一天刚看到“城里下馆子不问价”的胖翻译,第二天就从央视“中国新闻周刊”中看到了真不问价吃馆子的“乡座”们。不过两者还是有区别。其一,地点由城市搬到了农村,可能是农村饭馆“不问价”比较好使,其二,“不问价”变成了“打白条”,形式变了,本质没变,总之还是不给钱。
河南省开封市通许县大岗李乡的万国生一九九二年六月开始承包乡政府食堂。从那以后,乡政府历任书记、乡长都曾在此吃饭签单,有的已经调到别的单位任职,可是欠款却一直没还。万国生为讨债到处奔波,目前手里仍有六百九十八张欠条。这些欠条称起来约一斤九两重,欠款将近人民币七十万元。报道说,乡政府与万国生协商了还款计划,准备每年还一万元。按照这个还款规划,五十六岁的万国生恐怕要活到一百二十岁才能拿回所有欠款,这还不算利息。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乡座们吃的时候之所以非常坦然、还款的时候之所以非常不情愿,根本原因在于他们头脑中一种根深蒂固的思想在作祟,那就是他们是“父母官”,“父母”吃“子女”是理所应当的。至于当“子女”的老百姓怎么办,他们可管了不了这么许多。想当年为什么日本鬼子能被赶出中国去,还不是日本鬼子在中国恶贯满盈?想当年国民党八百万军队为什么被打败,还不是腐败政府糟蹋百姓失去了民心?罗金保说得好,“别看今天闹得欢,小心明天拉青丹”。青丹者,子弹也。换句话说,为非作歹、残害百姓者迟早要受到人民的惩罚。如今,乡座们吃饭不给钱虽然不至于吃“青丹”,不过被放入“青单”之列也未可知。在此,青单者,黑名单也。入了黑名单,羞臊一下他们的面皮也许对他们将来做人有好处。一个领导者吃饭尚且不给钱,还能指望他们给老百姓做什么事情吗?这样的人当“领导”,老百姓的明天会怎么样真是不敢想像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