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上班”之外还应该有别的

(2007-05-30 21:46:16)
标签:

培训

能力

分类: 人生启迪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零点咨询研究集团最近发布了一项城市普通居民的入户调查,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花钱“上班”。当然这个“上班”说的不是成年人的工作而是小孩子的课外学习。在被调查的四到十二岁的儿童中,半数以上参加了课外学习班或者特长班、兴趣班。在八个城市有十二岁以下儿童“上班”的家庭中,平均每个月给孩子“上班”花的银子就有二百元。“上班”时间每周最短一到两小时,超过六小时的竟然达到百分之十七点三。这个数字说明如今的父母对自己的孩子真是寄予了莫大的希望。

 

想当年,我女儿四五岁的时候也参加过绘画、速算和书法学习班。我对这种学习班不是一概反对,持这种态度倒不是因为我女儿这样做过,而是觉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一个小孩子喜欢画画,画起画来兴致勃勃,给孩子送到学习班学点绘画技巧倒也无妨。如果孩子学习之前没有感觉,学习一段时间发现兴趣盎然,让孩子学下去亦无不可。我女儿当年参加了几个学习班,然而只有书法学习班坚持了六年,别的学习时间都很短。如今我女儿上了大学,自己的书法特长有时候还真能派上用场。

 

在孩子课外学习这方面,我就碰到两个截然相反的例子。我家上海有个亲戚,她家的孙子很小就学习弹钢琴,实际上这小家伙并不喜欢学钢琴。有一年我跟我妻子去海上旅行住在她家,就曾看见,练琴时间到了,小孩子坐在钢琴前面很不情愿。孩子如此不愿意,父母或者家里其他人还要让他练,这不是给孩子找罪受吗?我有个朋友那天跟我网上聊天,说她的孩子很有一些爱好,可是学校学习负担重,老师再三嘱咐孩子的父母要孩子集中精力学习。你还别说,朋友的孩子就是喜欢下围棋,对围棋的兴趣浓极了。为使孩子的这一兴趣不被消磨掉,我的朋友正在考虑给孩子退学。为了孩子的这一点兴趣就要退学实在是无奈之举。

 

我相信,零点调查的这些家庭中的孩子,会有相当一部分孩子自己喜欢学一些东西。只要孩子觉得有趣,只要孩子不觉得劳累,就应该好好保护孩子的兴趣。像我亲戚家的那种家庭,我相信也是为数不少。如果孩子学了一段时间依然没有兴趣,那就要顺其自然,违背其心愿对其身心的健康成长有害而无利。不顾孩子的想法而盲目送孩子“上班”是很多人在培养孩子方面非常随意的一种表现。

 

除了“上班”小孩子还有一种东西需要学习。那就是独立生活以及独立解决与其年龄相适应问题的能力。我女儿小学三年级就从石景山乘地铁然后转乘公交车去西城区上学。在家我们还有意识让她学着做饭,放暑假的时候给我们做饭、炒菜。我们还带她到北京以外的地方走一走,旅行之中看看人家是怎么处理问题的。我们还安排跟她一起到韩国旅行。如果没有那次韩国旅行,她还真不知道在外国入境还需要出示护照,护照上还要盖章。高中二年级,我女儿就要求住校,这也是锻炼她独立生活的一个机会。学校搞活动需要器材,她主动请缨,去跟学校有关部门交涉,把器材借来使用。虽然锻炼不是很多,至少她知道仅仅知道如何学习是无法适应社会需要的。

 

还有一种现象也挺有意思,那就是很多家长对孩子平时视若掌上明珠,除了学习,什么都不让干。可是孩子要考大学了,有些做父母的却突发奇想,一定要让孩子到外地或者国外求学,美其名曰是为了锻炼孩子。从某种程度上讲,这是家长另一种随意性的有力佐证。然而,若是平时没有基础,突然一下子像放鸽子一样放出去,肯定是不会有好效果的。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北京有一个孩子叫小汪,毕业于一所著名中学。他在人们羡慕的眼光中考入了香港的理工大学,可谁又想到,三个月之后,小汪竟然拎着行李回来了。去香港上学是小汪十八年来第一次出远门。在香港三个月,真是度日如年。生活习惯还不是主要的,如何与人沟通以及如何独立完成学业成了小汪最头疼的问题。人家香港年轻人是在相对宽松独立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而小汪呢?除了啃书本以外就是奔波于奥校班、各种文艺体育考级之间。至于跟人打交道、自行处理自己的事务,那是少之又少,甚至被家长全部包办代替。没办法,经过三个月的苦苦挣扎,小汪最终还是败下阵来。

 

如果小时候忙于“上班”结果是这个样子,那绝对不是我们每一个人所希望的。可是话又说回来,现如今的家长对孩子的呵护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这不是毁孩子又是什么?其实很多做父母的也知道这样做,对孩子有很多不利的地方,然而好像又不能不这样做,原因之一就是看见别人家孩子学这学那,自己的孩子不学点什么从心理“不踏实”。这叫什么逻辑!

 

现在中国的孩子,当然是城市的孩子了,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父母出于对孩子的亲情以及希望,千方百计按照自己觉得最好的办法来培养孩子。而这种所谓最好的办法是很有针对性的,那就是为了孩子考上一个好大学。除了好大学,别的好像都没有想到。可是孩子上了大学,那只是人生的一个新的起点,他还要经历很多转折。后面需要什么,很少有做父母的事先想到。那样一来,不用说走向社会,就是给孩子换个环境,就够孩子受的。看来,我们还是看得远一点,一定要为孩子走向社会考虑,那才是对孩子好,也是对孩子负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