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见死不救罪”实施起来太难!

(2007-04-24 21:30:19)
标签:

教授

刑法

见死不救罪

出租车驾驶员

银行

飞机

分类: 杂文时评

据北京晚报今天报道,昨天在重庆西南政法大学举行的第六次全国应用伦理法学研讨会上,来自广东韩山师范学院的王文科教授提出建议,在《刑法》上制订见死不救罪相关条款,实行分类处罚。这一建议一经提出就受到一些人的支持。报道说,会后记者对市民进行了采访,说大多数市民对这一建议表示支持,但是不知道一共采访了多少市民,要是三个呢?大多数也就是两个而已。

近年来,当突发事件发生、受害人身陷危险的时候,常常得不到旁人的救助,往好了说财物受点损失,重了生命堪虞呀。最近重庆一个市民向国林乘坐出租车,结果遇到歹徒。由于身旁的出租车驾驶员吓得不敢动弹,向国林被刺受伤。向国林将出租车驾驶员告上法庭。最终法庭以出租车驾驶员违反运输合同为由判向国林胜诉。从报道看,这个案子还是根据合同法来判决的,属于民事官司。专家称,如果有“见死不救罪”,出租车驾驶员将被追究刑事责任,弄不好会蹲班房的。

教授先生的本意是相当不错的,我对他提出这样的建议表示敬意,也对支持这项建议的重庆“市民”中的“大多数”表示赞赏。然而,一个建议的提出,不是有好的出发点就行了,还要有可操作性。我们知道任何一部法律的实施都会遇到不少例外,就拿刑法上最重的罪——杀人罪来说还有例外呢,正当防卫就不属于犯罪。我看如果刑法设立了“见死不救罪”,例外情况恐怕要列出一长串。不用等到那个时候,我先给您列出几条来,当然都是假设。

第一,某日王教授乘出租车去广州的某个地区,半路车子抛锚,此时几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上来将出租车团团围住,要对王教授实施抢劫。开出租车的是个二十多岁的姑娘,你说她是冲上前去挡住歹徒的尖刀还是坐在一边哆嗦成一团?其实两个选择都不好受。一个姑娘家的,冲上前去,轻则受伤,重则丢了性命,不冲就要进监狱。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这姑娘还真是拿不准呀。最后,求生欲占了上风,姑娘没冲,辜负了教授的希望,所以教授受了重伤——恕我不敬。

第二,一个中学生从一个市场经过,正在此时,前方五六米远的地方,响起了两声清脆的声音——原来是有人在开枪,市场的人们纷纷往外跑,就听有人高喊“火并了”。这个时候,中学生怎么办?是按照未成年人保护法办事还是遵守刑法?结果,就在中学生思考的十几秒中内,一个人被另一个人开枪打死,中学生是不是有见死不救的嫌疑呢?

第三,忽有一日,一名年轻的解放军干部从田边经过,原来他是回家探望刚刚生了孩子的妻子的。正行走当中,忽听旁边的麦田里有一个女人发出了“救命”的声音,循声望去,只见田里影影绰绰有四个人,其中一个是年轻女性。刚刚做了父亲的解放军干部跑了过去,原来是三个男子在强奸那位姑娘,“住手!“,解放军立即冲了进来。三个歹徒顿时手持两把尖刀朝赤手空拳的解放军干部冲了过来,此时年轻的姑娘早已吓得魂不附体。三个歹徒将军人团团围住,最终因为寡不敌众,解放军倒下牺牲了。你说,这个姑娘是否犯了“见死不救罪”?

第四,一驾中国航空公司的国际航班从国内某大城市飞机场起飞不到二十分钟,就有歹徒声称,飞机被劫持了。据称,歹徒一共有三个人,个个身上都有微型武器,其中一人用枪逼着飞机驾驶员改变航线飞往另一个国家。此时,飞机上只有一名航空安全人员。你说他应该怎么办?是跟歹徒搏斗还是顺从歹徒的要求?搏斗有可能造成机毁人亡——上面有好几百名中外乘客呢,不搏斗就会触犯法律。怎么办?

第五,一天一个抢劫团伙抢劫一家银行储蓄所,而储蓄所里只有三名营业员,一名保安,其中三名营业员都是二十多岁的女孩子。歹徒说了,只要交出保险柜的钥匙,就不会受到伤害。结果,大家乖乖地把保险柜的钥匙交了出来,这是求生的本能呀。趁歹徒卷钱的时候,一个女营业员按响了身旁的报警器,歹徒看到了上前就是一刀,结果那个女营业员受了重伤。由于报警太晚,歹徒来了一个胜利大逃亡——储蓄所的现金悉数抢走。按了报警器且受了重伤的营业员算什么?那些没报警的营业员有没有过失?旁边两个没有跟歹徒搏斗的营业员是不是可以被指控犯有“见死不救罪”?

就举这几个例子吧。如果慢慢想,弄个几天几夜会设想出不少这种模棱两可的例子来。那样一来,刑法就要附加一长串说明,规定什么情况下属于例外。可是话又说回来,人算不如天算,真要是发生一个案子,刑法里面未曾规定属于例外,而众口一词都说属于例外,那又该怎么办呢?

依我看,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不在设立“见死不救罪”,而是对真正的刑事犯罪实施更加严厉的打击,甚至可以效法某些国家的做法,刑期上不封顶,罪大恶极的可以判处一百年徒刑。这样一来,对潜在犯罪者将会起到极大的震慑作用,一般人也会知道如果家里有人犯罪被判一百年,其他家庭成员也会受到影响,多数人都有耻辱感呀。如果王教授能提出这样的建议,我肯定是举双手赞成,不行,举三双手赞成——还有我老婆孩子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