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杂文时评 |
今天一早就起来了,为什么这么早?今天我在外地上大学的女儿回家。她昨天晚上十点半上的火车,今天早上九点二十四分到北京,差不多整整十一个小时。
昨天晚上我就跟妻子说好了,我去接女儿,她在家做饭。既然我负责接站,自然我对女儿的行踪就十分关心。昨天晚上七点四十多分,我给女儿大学的宿舍打电话,问问她是否出发了——我觉得离上车还有三个小时不会走那么早的,可是没想到她宿舍的同学告诉我,她已经走了半个小时了,而且她还是他们宿舍第一个回家的。听女儿说,昨天他们还在考试呢。好家伙,考试一结束就一溜烟地回家了,真是归心似箭呀。
今天早上我离开家的时候还不到八点,出门本想坐一段公交车,然后转地铁,那样快一些。没想到一到车站就来了一辆直通北京火车站北口的公交车,二话不说,我就上了车。真不错,车上人不很多,有好几个座位。由于是星期日,马路上也没多少车辆,公交车速度比平时快得多。没有多一会儿,车就上了长安街,那叫一个爽。再加上,女儿要到家了,真是人逢喜事精神更爽,尽管清晨的气温还很低,小冷风刺得我有些凉意,我还是美滋滋的。
下了车就赶紧往车站走。离老远就看到售票处,走近一看,还真写着“站台票”几个字,不过来到窗口一看,敢情窗口下面还有几个字,大概是说站台票在L23窗口出售。于是我就后退出来,向右转,大踏步向西走,过了进站口,还要往西走。到了车站前广场的最西端,看到窗口有几个大字,这回看清了是卖站台票的地方。要知道,我这可是有生以来第一次去站台接人,就像是刘姥姥进大观园。
拿着站台票,路过进站口,向站岗的保安打听,这才知道,到车站接人要从出站口进去。于是,我三步并作两步来到出站口,出示我的站台票——这个地方还不错,人不多。在门口,我看到电子显示屏上说,我女儿坐的那趟列车将在九点二十四分正点到达北京站,停靠第七站台。我往里走,一直往里走,等走到了第七站台,差不多没有人了。再往前走就是最后一个站台第八站台了。我在通往站台的地下通道中,给女儿发了一个短信,此时正是八点二十四分,离列车到达北京还有整整一个小时。女儿给我回了短信,十分惊讶我来得那么早。她说她刚过天津。看看还有一个小时,我就在地下通道里面走来走去。此时,一大拨乘客从一个出站口出来,好家伙人还真不少,拥挤不堪。此时,还有穿红衣服的服务人员推着行李车在通道里走来走去,看他们的后背还有编号。
等到九点的时候,第七站台的显示屏才打出列车到达时间。于是我就上了站台。可是令我奇怪的是,第七站台的南侧是往返上海北京的第十三/十四次特快列车停在站台上。我又抬头看了看,显示屏上说,我女儿坐的列车将停靠七站台北侧。我回头一看,发现北侧站台上停着二十一次/二十二次,从车窗往里看,只见里面是软卧车厢,上面的床具乱七八糟,看来是乘客才下去不久。这样看来,这辆车一时半会儿是不会开走的。我开始不安起来,甚至怀疑列车是不是会停在这个站台上。带着这种疑问,我往左边一看,有个男子在站台边上走动,于是我就上去问他,他说一会儿那趟列车就开走了。果不其然,还有五分钟的时候,那列火车开走了,而是车走从后面推着这辆有着十七节车厢的火车往东走,慢慢地消失在我的视线中。
然而,等时针到了九点二十四分的时候,火车还不见踪影,可是广播里却说,女儿坐的列车很快就进站了。这边大喇叭说列车要进站,那边列车没有一点踪影。我心理这着急,怎么还不来呢?不光我是这样,在站台上等候的家长们也是个个焦躁不安。时针到了九点二十九分,远远地看见车头进站了,好家伙车头还挺新的,能看见车头里坐着两个司机。原以为我站的地方是最合适的,结果列车的四号车厢慢慢从眼前过去,我只好跟着快步走。列车慢慢停下了,我也站下了。看着列车员举着车厢牌走出车厢,放下踏板,站在车门旁边。很快,乘客就从里面走出来,基本上都是从外地来的学生。出来的学生都跟自己的父母拥抱相聚。等了好一会儿,才看到女儿走出来,出来之后看着我直笑。我问她的同学是否也跟着下来了呢。这时我才看到有几个同学跟着各自家长往外走。家长一边往外走,一边对我表示感谢,因为是我利用我在南京的关系帮助四个孩子买了票。这才保证他们顺利回到北京。
女儿回来了,这是她第一次出远门,而且在外一呆就是四个多月了。看着女儿背着包往外走,我感觉她比离开北京的时候好像硬朗多了,也懂事多了。这仅仅是开始,以后的路还要靠她自己走,希望她能够沿着自己看准的路走下去,虽然不敢说一定要顺利,但是最终一定要成功,也就是成为一个健康而有责任感的人。
二○○七年一月二十一日
昨天晚上我就跟妻子说好了,我去接女儿,她在家做饭。既然我负责接站,自然我对女儿的行踪就十分关心。昨天晚上七点四十多分,我给女儿大学的宿舍打电话,问问她是否出发了——我觉得离上车还有三个小时不会走那么早的,可是没想到她宿舍的同学告诉我,她已经走了半个小时了,而且她还是他们宿舍第一个回家的。听女儿说,昨天他们还在考试呢。好家伙,考试一结束就一溜烟地回家了,真是归心似箭呀。
今天早上我离开家的时候还不到八点,出门本想坐一段公交车,然后转地铁,那样快一些。没想到一到车站就来了一辆直通北京火车站北口的公交车,二话不说,我就上了车。真不错,车上人不很多,有好几个座位。由于是星期日,马路上也没多少车辆,公交车速度比平时快得多。没有多一会儿,车就上了长安街,那叫一个爽。再加上,女儿要到家了,真是人逢喜事精神更爽,尽管清晨的气温还很低,小冷风刺得我有些凉意,我还是美滋滋的。
下了车就赶紧往车站走。离老远就看到售票处,走近一看,还真写着“站台票”几个字,不过来到窗口一看,敢情窗口下面还有几个字,大概是说站台票在L23窗口出售。于是我就后退出来,向右转,大踏步向西走,过了进站口,还要往西走。到了车站前广场的最西端,看到窗口有几个大字,这回看清了是卖站台票的地方。要知道,我这可是有生以来第一次去站台接人,就像是刘姥姥进大观园。
拿着站台票,路过进站口,向站岗的保安打听,这才知道,到车站接人要从出站口进去。于是,我三步并作两步来到出站口,出示我的站台票——这个地方还不错,人不多。在门口,我看到电子显示屏上说,我女儿坐的那趟列车将在九点二十四分正点到达北京站,停靠第七站台。我往里走,一直往里走,等走到了第七站台,差不多没有人了。再往前走就是最后一个站台第八站台了。我在通往站台的地下通道中,给女儿发了一个短信,此时正是八点二十四分,离列车到达北京还有整整一个小时。女儿给我回了短信,十分惊讶我来得那么早。她说她刚过天津。看看还有一个小时,我就在地下通道里面走来走去。此时,一大拨乘客从一个出站口出来,好家伙人还真不少,拥挤不堪。此时,还有穿红衣服的服务人员推着行李车在通道里走来走去,看他们的后背还有编号。
等到九点的时候,第七站台的显示屏才打出列车到达时间。于是我就上了站台。可是令我奇怪的是,第七站台的南侧是往返上海北京的第十三/十四次特快列车停在站台上。我又抬头看了看,显示屏上说,我女儿坐的列车将停靠七站台北侧。我回头一看,发现北侧站台上停着二十一次/二十二次,从车窗往里看,只见里面是软卧车厢,上面的床具乱七八糟,看来是乘客才下去不久。这样看来,这辆车一时半会儿是不会开走的。我开始不安起来,甚至怀疑列车是不是会停在这个站台上。带着这种疑问,我往左边一看,有个男子在站台边上走动,于是我就上去问他,他说一会儿那趟列车就开走了。果不其然,还有五分钟的时候,那列火车开走了,而是车走从后面推着这辆有着十七节车厢的火车往东走,慢慢地消失在我的视线中。
然而,等时针到了九点二十四分的时候,火车还不见踪影,可是广播里却说,女儿坐的列车很快就进站了。这边大喇叭说列车要进站,那边列车没有一点踪影。我心理这着急,怎么还不来呢?不光我是这样,在站台上等候的家长们也是个个焦躁不安。时针到了九点二十九分,远远地看见车头进站了,好家伙车头还挺新的,能看见车头里坐着两个司机。原以为我站的地方是最合适的,结果列车的四号车厢慢慢从眼前过去,我只好跟着快步走。列车慢慢停下了,我也站下了。看着列车员举着车厢牌走出车厢,放下踏板,站在车门旁边。很快,乘客就从里面走出来,基本上都是从外地来的学生。出来的学生都跟自己的父母拥抱相聚。等了好一会儿,才看到女儿走出来,出来之后看着我直笑。我问她的同学是否也跟着下来了呢。这时我才看到有几个同学跟着各自家长往外走。家长一边往外走,一边对我表示感谢,因为是我利用我在南京的关系帮助四个孩子买了票。这才保证他们顺利回到北京。
女儿回来了,这是她第一次出远门,而且在外一呆就是四个多月了。看着女儿背着包往外走,我感觉她比离开北京的时候好像硬朗多了,也懂事多了。这仅仅是开始,以后的路还要靠她自己走,希望她能够沿着自己看准的路走下去,虽然不敢说一定要顺利,但是最终一定要成功,也就是成为一个健康而有责任感的人。
二○○七年一月二十一日
前一篇:给“颠覆”、“恶搞”者一点劝告
后一篇:与老外如何“谈”版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