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战国策》札记(1)

(2006-01-15 19:37:39)
分类: 杂文时评
  周末这两天在家里除了回答女儿一些英文方面的问题就是看《战国策》。现在看的是《东周策》。以前对这本古代名著也有所闻,但是真正喜欢看,还是前不久的事情。这里面除了讲述当年纵横家和谋士的政治游说活动,还能让人领略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今人读这本书除了欣赏其文学方面的魅力以外,还可以获得不少教益。
  今天看了《杜赫欲重景翠于周》一段,颇受启发。东周人杜赫希望东周重用楚国将领景翠。且看这位杜先生是怎么说的:“君之国小,尽君子重宝珠玉以事诸侯。譬之如张罗者,张于无鸟之所,则终日无所得矣;张于多鸟处,则又骇鸟矣;必张于有鸟无鸟之际,然后能多得鸟矣。今君将施于大人,大人轻君;施于小人,小人无可以求,又费财焉。君必施于今之穷士,不必且为大人者,故能得欲矣”。这段话的意思是告诉国君,物色人才的时候,眼睛不可盯着所谓的大人物,大人物的眼界可高了,你恐怕出不起价码。如果随便找个“小人物”,无才无德,也不是你寻觅人才的初衷。杜赫打了一个比方,张网捕鸟,在没有鸟的地方,张网会把鸟吓走,在没有鸟的地方会一无所获。
  如今我们在寻觅人才的时候,是不是也会从中受到启发呢。如果我们只看到已经取得成就的人才,即使挖过来,也往往不会跟你同心同德,因为彼此没有共过患难。如果你从众人中找来怀才不遇之人或者颇具潜质的凡人,他们会为报答知遇之恩而为你献计献策。这使我想到,不论是一个企业还是一个单位,人才不可缺少,但是不可使用现成人才,现成人才是留不住的,因为你对他没有知遇之恩。我还想到,就一个人来讲,不论是与什么人合作,千万不可与业已成名的人合作,原因很简单,名气有了,身价高了,合作是不可能长久下去的。三国时期的刘备与诸葛亮的关系就是最好的例子。如果不是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也不会为蜀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当然,并不是成名之人一定不可合作,无名之人成名之后就一定不会离你而去。我只是想说,与前者合作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后面的麻烦恐怕不会少,与后者合作虽然需要付出不少成本,但是那是不可不付出的,因为世界上没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2006年1月15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