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标的作用就是让所有电动车都不达标?

标签:
快递专用电动车强制性标准电动车无车达标青蛙在河里归水利局管 |
舒圣祥(微信公众号:书生香评)
以后可能不是什么车都能送快递了,而必须是:最高时速不大于15公里,整车质量小于200公斤,且一次充电后,续航里程不小于60公里。近日,国家邮政管理局发布国家强制性标准《快递专用电动三轮车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并公开征求意见。这是我国出台的首份专门针对快递行业车辆的国家强制性标准。某快递公司负责人说,这样的速度堪比自行车,按照这个标准,公司1000多辆快递车,没一个能达标。
说实话,一个车子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居然是由邮政部门来发布的,确乎有点诡异了。刚看完另一则报道,“青蛙在河里归水利局管,上岸属林业局管”——虽然同样是电动车,因为是用来送快递的,所以归邮政部门管;如果是用来送快餐的,大概就归食药监部门管了吧?邮政部门既然搞了快递专用电动车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其他部门是不是也该按照电动车的实际用途,再分门别类地各搞一个?
电动车就是电动车,具体用来干什么,那是用途上的区别,而没有本质上的差异。用来送快递的电动车,不一定非要在后面搞个车厢,后座架个筐子一样可以;反过来,后面搞个车厢的,也不一定非要专用于送快递。电动车之所以被广泛用于送快递,不是因为有没有车厢,而是因为骑行方便且成本低廉。所以,所谓“快递专用电动三轮车”,本身是一个人造的概念,电动车从来没有“专用”一说,只要企业有实际需要,市场自然会提供相应产品。
既如此,1999年就已出台了《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何需再弄个新标准来?当然,这个十几年前的标准确实太过时了,光是“最高时速不能超过每小时20公里”一条,就屏蔽了市场上几乎所有的的电动车。让国家标准与时俱进是必要的,但是,这个快递电动车新标准却继续将最高时速下降到了15公里,我敢打赌,这种逆技术而动的电动车,市场上绝对找不出一辆来。这也意味着,新标准鼓励技术倒退,反对技术革新。
我知道有人会说,电动车快了不安全,但是,啥车子快了其实都不安全。那么,为什么城区道路限速60,汽车却无需限制最高时速60呢?要不要搞一个城区道路“专用”机动车国家标准,将车辆最高时速限制一下?然后,再搞一个高速公路“专用”机动车国家标准,提高最高时速限制到120?
很多事情,对比之后才能发现荒谬;更荒谬的是,当一项新的国家标准推出之后,市场上几乎连一个达标产品都没有——不是技术落后致使企业普遍落后于标准,恰恰因为技术先进致使所有企业都“严重超标”。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新国标2012年9月1日起实施,时速20公里以上、50公里以下的电动车皆被视作轻便摩托车纳入机动车管理。值得一说的是,这个标准2009年就通过了,因为舆论质疑声太大而被暂缓实施;等到大家都忘了这茬,2012年又不声不响地突然实施了。依此标准,市场上所有电动车都是机动车,都应该走机动车道,并且考驾照、交保险。但是,真正这样做的地方一个也没有,说明大家都觉得这个标准不靠谱。照此经验,最高时速15的快递电动车国标即便出台,大抵也是废纸一张。
电动车从来不差标准,差的只是达标电动车——标准制定与市场供给之间的差距如此巨大,以至于一辆达标电动车都没有。明明是被市场竞争淘汰的,却是国家标准所要扶持的,难道我们出台一个标准,就是为了宣布现有电动车一律不达标吗?这样的标准,到底是规范,还是捣乱?有一种国标叫达标的皆已被市场淘汰,这种国标其实就是增设行政许可。
2016.4.13
微信公众号:书生香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