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贾不知亡国恨,赏樱先要啐一口?

标签:
武大樱花商贾不知亡国恨 |
舒圣祥
近日,武汉某企业在东京闹市投放户外广告:“Tokyo看到冇?武汉,世界樱花之乡,欢迎来武大赏樱!”武汉大学校史研究专家吴骁,撰文痛批“商贾不知亡国恨,跨海乱炫彼国花”。——试想,一个曾经饱受侵略战争之苦的受害者,竟然会在昔日的加害者面前极力炫耀对方在自家地盘上留下的遗物有多么地美丽,甚至还狂妄无知地宣称这些东西本来就是我家的!世界上还有比这更荒唐的事情吗?!
作为爱国主义的永恒话题,武大樱花几乎年年都能引发大讨论。樱花美景与民族情绪、汉奸与爱国,每年都会在樱花盛开时发生激烈碰撞,让武大的樱花在横飞的口水面前也相形见绌。诸如2009年的“和服母女拍照被轰”事件,至今还有很多叫好的声音;这一次,武大校史专家的“商贾不知亡国恨”,自然更是如此。爱国二字总有这样的魔力,在不需要个人付出任何代价的前提下,这片土地盛产嘴巴上的爱国者。
“武汉,世界樱花之乡”是不是虚假广告?该称“之都”还是“之乡”?樱花的老祖宗到底出自日本还是中国?百度百科中“武大樱花是由周恩来总理以及多名中日友人转赠的武汉大学的著名景观”的说法对不对?说实话,对这些话题,我没有任何讨论的兴趣。但是,将满腔的仇恨寄托在与人无争的花儿身上,实在不是强者的心态,更不是理智的表现。如果所谓爱国,就是发誓不看樱花,或者必须带着批判的眼光去看樱花,那样的爱国未免虚伪和廉价。
尽管侵华日军在武大校园内种下的第一批日本樱花树确实已经死光了,但是,今日武大校园内的绝大多数日本樱花树,仍是它们的“后代”。——武大校史专家的这一“研究成果”,让人不禁想起要求“根正苗红”的岁月。对花儿也要求“根正苗红”,称之为武大樱花洗不脱的“原罪”;如果珞珈山的先辈们也这样想,武大樱花树的“先祖”,早在1946年就应该被武大师生们砍掉了。当年主张保留的师生,让武大多了一道蜚声国内的风景,也多了一道“国耻”的印记,还好他们没有因此戴上“汉奸”的帽子。
多年前,武大樱花节就能有数百万的门票收入,“欢迎来武大赏樱”的广告如今更是做到了日本,显然是要充分商业化的节奏。一所高校该不该如此商业化?不同的人或许有不同的看法,但是站在市场经济的视角,只要这些钱没有进到领导的私人口袋,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使之产生经济效益并无不妥。虽然这位武大校史专家大骂“商贾不知亡国恨”,但也许,他的工资福利里就有武大樱花节的门票收入。这正是口头爱国的好处,动动嘴皮就爱了国,“商贾不知亡国恨”的好处却可以照拿不误。
在市场经济的语境下,“商贾不知亡国恨”是一种很坏的逻辑。一方面,它意味着商业行为可以被随意打上异样标签,商人只能做爱国的生意,而何谓爱国的生意,并没有明确的标准;另一方面,它更意味着“爱国高于一切”可以肆意侵犯他人正当权益,你说你合法他说你不爱国,你说你在商言商他说你不爱国,你说你在赚日本人的钱他说你不爱国……把樱花当成樱花来看是可耻的,把樱花当成“国耻”来赏则是高尚的,这样的爱国逻辑让人看不懂。
2016.3.21
微信公众号:书生香评
“书生香评”视频版在优酷视频、腾讯视频、搜狐视频、爱奇艺等平台上线。
NO.3 关了烟厂就能禁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