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梦想之花为何远离故乡才能开放?

(2014-02-11 18:55:05)
标签:

杂谈

 

舒圣祥

 

随着春节结束,人们又再次告别长假,重归忙碌。无论是返程的游子,还是离家的学子,对每个人而言,春节都是一次亲人重聚、难以忘怀的假期。针对“春节假期占用时间最长的事情”和“春节假期最令你难忘的事情”两个问题的媒体调查显示,近半受访者称今年春节占用自己时间最长的是在家陪伴父母;对于最难忘的事情,52%的人表示是发现父母都变老了。

 

看到这个媒体调查,想起春晚中温馨的歌曲《时间都去哪儿了》,此刻重又端坐办公室的我,心情非常复杂。还记得年前开车回老家,六七个小时的车程,丝毫感觉不到疲惫,一路心情舒畅;可是正月初六返程的那天,漫长的路途中,脑海里满满都是离别时母亲忍住泪花挥手的情景,心情低落到极点,以至于在分路指示极其坑爹的江西高速公路上,愣是绕着九江周围折腾了两个多小时才找到正确的路。

 

时间都去哪儿了啊,父亲已走,母亲已老,我又离家。过完一个温暖的年,离家的时候突然来了一场雪,仿佛为了配合人们的心境。瑞雪兆丰年,风雪归乡人,连《新闻联播》也温情地提醒离家出行的人,“请放慢脚步,再看一眼雪中的家乡”。春节长假最后一天,《新闻联播》再次播出温馨结尾:对于要出行的人来说,这是要离别的日子,或许这一别就要等到明年才能见到父母亲人,即将远行的人们,赶紧和亲人合拍一张全家福吧。

 

有一个成语叫“疲于奔命”,这是当下很多国人的生活常态;有着“父母在不远游”传统的我们,如今回家看父母的次数竟然也要以年来计算,今年别过父母后就要来年才能相见,回家就像春晚,一年一度,例行公事。一个问题盘旋心头:为什么没能生在大城市、没能生在发达地区的人们,就只有离开父母去城市里当蚁族才有出路?我们的梦想之花为什么总要在远离故乡的角落里才能开放?

 

春运的人流,离别的眼泪,父母的孤独,夫妻的分居,子女的留守,无不是对这个问题的叩问。而那个日益空壳化的乡村,越来越只生活在“望得见乡愁”的诗意吁叹里,没有生机,没有活力。站在国家的角度,发展的目的只能是为了人;站在家庭的立场,拼命挣钱又究竟是为了什么?让父母长年孤独,让子女寂寞留守,让故乡日益沉寂,让新房铁锁把门——若干年后,当我们自己也慢慢老去,回首这样的生活会否感到悔恨和不值?

 

但是,无论明天的我们会对今天的自己说些什么,我们现在还是会选择出发;周遭的环境和人群让我们几乎没有选择的余地,因为假若你没有钱,那么你什么也不是,什么也做不了。区域发展和城乡发展的严重不平衡,让生长在不同土地上的人们,注定会有不同的流动轨迹,那种传统的天伦之乐,与很多人没了缘分,长大离开父母之后,一生中见到父母、亲近故乡的次数,也不过几十次。

 

区域的平衡发展,城乡鸿沟的填补,并不是空虚的宏大叙事,而是直接关涉每个游子离别的惆怅,关涉全家福里除过年几天外总是空空的凳子。父母变老了,孩子长大了,童年的伙伴生疏了,梦里的故乡陌生了,短暂的春节假期对很多人来说变得分外伤感,而在那离别的惆怅里,满满的都是真挚的亲情。只是希望,终有一天,春节能够重新找回儿时的年味,不再只是远隔千山万水,为了长期别离的短暂重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